蒋春梅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急救部 重庆 400038)
【摘要】目的:分析给予被毒蛇咬伤患者急救护理路径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30例被毒蛇咬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10例)采用常规毒蛇咬伤护理措施,观察组(20例)患者则开展急救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入院处置完成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长、吸氧时长和紧急气管插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入院处置完成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紧急气管插管率也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毒蛇咬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入院行初步急救措施完成的时间,从而有利用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急救护理路径;毒蛇;咬伤;急救时长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210-02
毒蛇咬伤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多发于每年的5~9月份,由于该症病程较短、伤情发展迅速,如处理不及时,极易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目前毒蛇咬伤的死亡率约为5%~10%,而致残率约为25%~30%左右,而被剧毒毒蛇咬伤后,死亡率则可高达90%以上[1]。由于毒蛇咬伤后大多毒液是随血液循环而作用于机体全身的,故而如何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对于降低患者致死、致残率有着重要的意义[2]。本次研究就急救护理路径在毒蛇咬伤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共计30例,根据患者应用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10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为9~71岁,平均年龄为47.27±5.82岁,咬伤至就诊时间为1~7.5h,平均为3.16±1.03h,咬伤部位:上肢为5例,下肢为3例,其他部位2例。观察组20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为10~71岁,平均年龄为47.41±5.21岁,被毒蛇咬伤至就诊时间为1~7.4h,平均时长为3.17±1.08h。咬伤部位:上肢为11例,下肢为6例,其他部位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咬伤情况相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具有典型的蛇咬伤牙痕,伤口周围存在肿胀、疼痛、麻木等表现。
1.2 护理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毒蛇咬伤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服务。其具体方案为:
1.2.1急救护理路径制定 参考目前国内外关于毒蛇咬伤相关护理路径,结合毒蛇咬伤相关处理研究进展,结合我院实际急救情况,由两名急诊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小组成员和1名急诊科主任医师共同制定毒蛇咬伤急救护理路径。该路径以时间作为纵轴,以患者急救措施的实施时间和效果评价作为横轴,自患者入院立即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其内容主要包括:(1)迅速、准确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伤口的蛇咬牙痕的形态、深浅、数目以及毒牙之间的距离,结合患者全身和局部症状,及时对患者的伤情和毒蛇类型进行评估,立即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并开展肝肾功能、心肌酶和凝血指标等生化检测,同时对患者病情的可能发展情况进行评估;(2)及时对患者进行清创和物理处理。如患者为肢体部被咬伤,则需要将其伤肢抬高约15~20°,降低肢体水肿和伤口渗血等情况,使用生理盐水对伤口表面进行清洗,涂抹艾力克进行伤口消毒;(3)及时给予患者抗蛇毒血清。通过所建立的静脉通路,及时给予患者抗蛇毒血清进行治疗,同时行抗过敏治疗;(4)气管插管。为了确保患者血氧饱和度不低于90%,应及时预见性的给予患者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而对于出现呼吸骤停或者血氧饱和度低于80%的患者,应立即行紧急气管插管;(5)病情监护。由于被毒蛇咬伤的患者与其他疾病患者不同,部分患者在被毒蛇咬伤后的1~3个小时左右才会表现出昏迷、呼吸麻痹等症状,故而在患者入院后,要密切观察其伤情变化情况,及时开展相应的治疗工作;(6)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大部分患者均认为被毒蛇咬伤后会死亡,故而患者多存在绝望、恐惧等情绪,此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者和家属进行毒蛇类型分析和相关知识的讲解,告知患者治疗的内容和预后,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后急救措施完成时长以及患者住院时长、吸氧时长和紧急气管插管率。
1.4 统计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各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以率(%)表示,两组比较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急救措施完成时长、住院时长、吸氧时长以及紧急插管率等指标方面具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毒蛇咬伤是我国南部地区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患者如不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则极易出现致残、致死等情况。尤其是患者被神经毒素类毒蛇咬伤后,神经性毒液能够快速导致横纹肌发生松弛性瘫痪,进而麻痹患者外周性呼吸肌[3],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将快速引起肝肾功能衰竭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现实中在被毒蛇咬伤后除了要立即进行现场自救外,还应及时到医院抢救,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及早注射抗蛇毒血清,也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内容。本次研究中所应用的急救护理路径,是以被毒蛇咬伤患者的救治为主要干预目标,以我院实际情况为根本,参考目前先进的毒蛇咬伤救治和护理措施提出的一种可靠性、实用性均较好的急救护理方案[4]。毒蛇咬伤急救护理路径以患者被毒蛇咬伤后并发症发展趋势作为分级,以患者被毒蛇咬伤成功救治的时机和措施为主要内容,从早期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预测,通过预见性的给予患者相应的急救监护和人工通气支持,以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为主要内容,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长。由于毒蛇咬伤急救护理路径改变了日常被动护理的服务模式,在时间上对患者下一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和干预,从而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急救护理路径的应用,能够促使护理人员安置路径的程序对患者进行救治,所有医护人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使得相关操作更加有效,降低了护理人员的操作失误情况[5-6],也进一步缩小了高年资与低年资护理人员之间的差距。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急救护理路径,护理人员自患者入院即立即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工作,包括及时进行病情评估,建立静脉通道,合理应用抗蛇毒血清,有效的稳定了患者的病情。同时通过预见性应用机械通气,有效的确保了患者血氧饱和状态,降低了紧急气管插管率[7]。而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工作,则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能够正确面对伤情,主动配合治疗工作,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4.结论
在毒蛇咬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入院行初步急救措施完成的时间,从而有利用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蛇伤急救学组.毒蛇咬伤的临床分型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9(1)18.
[2]梁子敬,黄伟青.毒蛇咬伤急诊救治指南(讨论稿)总则[A].//2006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6.
[3]郭春玲,江敏,胡友珍.毒蛇咬伤程序化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836-837.
[4]蒙燕清,韦之平,曾运红.预见性气管插管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2)938-939.
[5]伟青,梁子敬,苏雪娥.毒蛇咬伤的早期预测与程序化救治的疗效观察[J].蛇志,2004,16(3):7-8.
[6]俞菽萍,周根娣.毒蛇咬伤患者院前早期程序化急救护理方案的实施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5):695-697.
[7]杨志芹,范玉梅,陈楚云,等.急救护理路径在毒蛇咬伤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2):251-252.
论文作者:蒋春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患者论文; 咬伤论文; 毒蛇论文; 路径论文; 时长论文; 气管论文; 情况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