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中的科学定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定律论文,学中论文,生物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934(2016)06-0019-05 我们通常认为,科学的主要目的是寻找自然规律(law of nature)——科学哲学中通常称其为“定律”。科学家们最引以自豪的也是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定律,例如开普勒定律、焦耳定律、孟德尔定律等。与此同时,我们也大多认为科学定律应该具有四大特征:(1)逻辑或然性,即有经验内容;(2)普遍性,适用于所有时空;(3)真理,没有例外;(4)自然必然性,即并非偶适概括。[1]246例如万有引力定律可以同时满足这四大特征:它并非逻辑恒真句;可以在宇宙中普遍适用;任何有质量的东西都不例外;它在物理学中是必然的。 当代著名生物学哲学家罗森伯格(Alex Rosenberg)列举了生物学中的一些典型概括。[2]35-36但是如果按照上述标准,生物学中的所谓“定律”似乎很难满足(2)、(3)、(4)这三条标准。我们还未找到外星球的生命;孟德尔定律①似乎只适用于地球;它可以有例外(染色体可能会发生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它可能是自然界进化的偶然结果,不一定是必然的。 对此,生物学哲学界主要有三种反应:(1)生物学没有定律,如贝蒂(John Beatty)、布兰顿(Robert Brandon)与伍德沃德(James Woodward)等人;(2)生物学有定律,但我们需要改变对定律的理解,如米切尔(Sandra Mitchell)等人;(3)生物学有定律,主要是其他情况均同(ceteris paribus)定律或抽象(数学)定律,如索伯(Eliot Sober)等人。本文将分别讨论这三派观点,并给出笔者的观点。 一、贝蒂:生物学没有定律 贝蒂是资深生物学哲学家,现在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哲学系任教。他提出了“进化偶然性”(Evolutionary Contingency)命题:“所有生物学特有的概括都描述了大自然进化的偶然状态。”[3]46他主要列举了四个论证,来表明生物学中没有定律。 首先,他区分了生命世界的两种概括:(1)数学、物理或化学概括(或是它们加上先行条件的演绎结果),例如生命体也服从概率定律与牛顿力学定律;(2)生物学特有的概括,例如孟德尔定律。对于前者,贝蒂认为我们不会称它们为“生物学原理”;对于后者,它们描述的是进化的偶然结果,贝蒂认为不是定律。[3]50-52 其次,他强调了进化偶然性。他区分两种进化偶然性:(1)弱进化偶然性,进化所依赖的因果结构等条件可能随时间而变化。例如,如果人类起源的初始条件稍有变化,人类进化的路径可能会有很大不同。(2)强进化偶然性,同样的条件(环境与选择压力)可能产生不同(但功能等价)的结果。因此,生物体往往既有制造规则能力(rule-making capacity),也有打破规则能力(rule-breaking capacity)。贝蒂主张,“说生物学概括是进化偶然的,就是说它们并非自然定律——它们并不表现出任何自然必然性;它们可能为真,但是没有什么能在本性上保证其必然为真”[3]52。 贝蒂还反对数学模型的定律性。在生物学中,很多定律是以数学模型的形式出现的。例如哈迪-温伯格定律(Hardy-Weinberg law):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如果满足五个条件(1)种群大;(2)个体间交配是随机的;(3)没有突变发生;(4)没有新基因加入;(5)没有自然选择,那么基因频率在一代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贝蒂认为,自然定律应该是经验事实为真的问题,不仅仅是逻辑与数学的问题。因此,这些数学模型都不是定律。[3]56 最后,贝蒂还主张生物学的理论多元主义(theoretical pluralism):生物学领域本质上是多相的(heterogeneous),需要多元的理论或机制来解释它……没有单一的理论或机制——哪怕是综合的、多因的——来说明生物学领域的一切东西。[3]65例如,在生物学中至少可以分为“分子-细胞-有机体-生态系统”等四个层次,贝蒂反对可以找到牛顿式的大一统理论(万有理论)来统摄所有的生物学现象。 针对贝蒂的四项论证,笔者也试图提出四点反驳。首先,贝蒂区分生命世界的两种概括,但实际上这些学科是连续的,这就为定律的连续性带来了可能。实际上,我们现在也有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等交叉学科,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来研究生物学。如果物理学、化学中有定律,与之密切相连的生物学就很可能也有定律。 其次,贝蒂强调生物学概括是进化偶然的,没有自然必然性,因此并非自然定律。然而,沙夫纳(K.Schaffner)[4]121与考夫曼(S.Kauffman)[5]等人提出,偶然性有程度之分。很多物理学概括同样是宇宙进化的结果,不能在本性上保持必然为真。例如,开普勒定律很大程度上也是太阳系演化的偶然结果。当然,生物学概括的偶然性往往大于物理学概括,但仍可以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我们既然把物理学概括当作科学定律,那么生物学概括也可以成为定律。 至于贝蒂反驳生物学中数学模型的定律性,对此,我们可以转引蒯因(W.V.O.Quine)对“分析-综合”二分的反驳。蒯因认为,经验论的教条之一“分析-综合”的二分并不成立,无论是经验知识还是数学逻辑,科学就像一个力场,它的边界条件是经验。[6]20-46实际上,物理学中也有数学定律,例如热力学第二定律。② 最后,贝蒂的理论多元主义反驳的是还原论[7]8-13(将生态系统还原为有机体,再还原为细胞,最终还原为分子),强调了生物学各个层次的自主性。然而,这仍然保留了“多元定律”的可能性:分子、细胞、有机体、生态系统等各个层次都有定律,只是这些层次的定律可能无法还原为低层次的定律。 二、米切尔:科学定律的维度 著名生物学哲学家米切尔曾任匹兹堡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主任,也是科学哲学协会(PSA)的候任主席(2017-2018)。她提出,科学定律可以有三大进路:(1)规范进路(normative approach):给出定律的规范或定义,然后看生物学概括是否满足这些条件。[8]30-43(2)范例进路(paradigmatic approach):选择一系列定律的范例(通常从物理学中选取),然后与生物学概括做比较。(3)实效进路(pragmatic approach):关注定律在科学中的功能,并且探究生物学概括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起到这样的功能。[9]S469 米切尔主张从功能的角度来认识定律。通常而言,科学定律具有以下功能:(1)定律是科学想要发现的;(2)定律说明什么会发生,为什么会发生;(3)定律能帮助我们预测;(4)定律提供我们干预世界的工具。生物学中也能实现这些功能,因此生物学概括也是定律。[1]242-265例如,孟德尔遗传定律是生物学想要发现的;它说明了某些遗传现象;它甚至能够预测一些遗传现象;我们可以利用孟德尔定律来改造世界,如育种、优生等。 米切尔反对科学定律与偶适概括(accidental generalization)的二分,主张从理想定律到偶适概括是有连续性的。例如以下概括都可以称为科学定律:[1]253 质能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元素周期律 铀235的直径不超过100米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金块的直径不超过100米 孟德尔定律 口袋中的硬币都是铜做的 米切尔提出了“科学定律的维度”:有本体论维度(如:稳定性/力度),表征维度,抽象程度(如:简单性/认知)等。如果用较为直观的三维图像(见下图)来表示,她总结了科学定律的三维度:稳定性、力度、抽象程度。[1]260-263生物学中的科学定律_科学论文
生物学中的科学定律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