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30)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建筑业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施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已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做好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已成为施工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现本人结合自己多年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经验,针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与安全措施实践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问题;管理措施
1引言
建筑工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建设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新型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越来越多,这些建筑机械和工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却由于施工环境或者施工技术不熟练,导致发生了许多安全生产事故,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数量,相比较于我国其他行业,其发生数量、频率、规模远远大于其他行业。这样的发展现状,无疑对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在这个时候,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就显得极为重要,建立和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办法迫在眉睫。
2建筑木工程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2.1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领导管理意识不强
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都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和明确了具体指标,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完善。领导在管理时,尤其在用工管理、机械检测、持证上岗方面的规章、措施相当薄弱。安全工作要走规范化的道路,强大的制度是保证。但领导重视不够,片面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在大大小小会议上讨论最多的往往是经营、效益和利润,安全管理搁置一旁。在资料收集方面也很混乱,施工设计组织方案针对性不强、不准,施工安全资料伪造,方案未能认真如实审查,施工安全技术方案、交底不能按规范标准。
2.2土木工程施工操作不规范,质量难以达到质检标准。
首先,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手工操作比重较大,操作人员的素质偏低,对各种机械设备的操控不够熟练,失误比较多,因此不规范操作、违章操作的现象频发发生。其次,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各种砂浆、混凝土、石灰浆等不按标准比例配置,为节约施工成本,谋求额外利益,经常偷工减料,这样对工程质量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最后,缺乏系统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各种施工标准和施工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力度不够。在某工程中由于不规范操作搭设现场手架,导致施工人员随钢管从600m高处一同坠落的安全事故,经送医院抢救,终因失血过多,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这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46多万元,其中怃恤金、伤亡费40左右万元;抢救费3万元,其他费用7万元。
2.3设备材料控制管理不科学
为了大力节省施工成本,购买各种质量低劣的工程物料。同时,采购环节暗箱操作严重,抽取提成,拿回扣等情况普遍。其次,材料堆放位置不合理,分类不科学在材料管理存储过程中,各种材料发生潮湿,霉变,挥发,磨损情况严重。其次,质检制度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失误较大,检测结果缺乏真实性。最后,土木工程建设中,各种砂浆,混泥土,石灰浆等配比不合理。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或者施工人员为了减少工作量,经常会擅自去掉其中几个规格的砂浆,对于搅拌用水缺乏检验检测,忽略了水质对于物料的影响,这样给工程质量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3结合案例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措施
广州某企业项目二期扩建工程在浇筑楼板混凝土过程中,发生一起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分析安全事故原因
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同时发现违反操作规程施工,虽口头指出,但未能严厉制止。施工人员冒险蛮干,未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证书,在搭设过程中对关键部位操作要领不清,完全凭习惯做法搭设。该工程在搭设支撑系统脚手架时,违反《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有关规定,既没有设置纵向和水平剪刀撑,也没有设置纵向和横向扫地杆,钢管发生变形、弯曲,在遇到外力或振动时极易发生坍塌。政府监管部门监管不力。该市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在事发前曾去工地要求企业办理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手续,并下发了停工通知书,但在企业没有认真对待未停止施工,有关部门没有严格执法并采取坚决予以停建的有效措施。
3.2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3.2.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管理法规
这起事故产生根本原因是由于承包单位无视国家建筑法律规定,将该工程层层转包给无资质、无施工能力的包工头,造成现场管理人员不懂管理,施工人员不懂技术随意蛮干。针对这些现象,必须加强承包商的管理,对资质不健全的单位一律不准承包工程,对于承包商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杜绝违法分揽承包工程,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其次,作为土木工程施工单位,要设置专门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形成独立的监管体系,与施工单位紧密联合,全面建立各岗位都有安全管理的人员进行勘查的组织,在安全生产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的建立方面进行完善,明确各自的责任。
3.2.2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培训
事故不是偶然的,而是由于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国家建筑法律规定的严肃性认识不够、执法不严以及缺乏经验造成的。加强安全教育,首先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在施工过程中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在施工过程的不安全行为,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要及时、要有针对性,利用这一手段能有效地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对于现场作业人员进场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对各个施工环境、现场条件等会引发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关安全措施等内容进行学习,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经过学习、考核达标后才能进入现场施工。
3.2.3 加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检查、验收、事故发生的处理
任何一个工程项目的项目部要定期的做好检查,同时还要做好平时不定期抽查。检查和抽查的结果要记录在案,特别是在检查期间发现安全隐患,马上通知停止施工然后整改,将“严”深入到每个角落部位。对设备起重机、塔吊、电气线路、脚手架等设备要随时进行检查,在项目结束还要进行详细的验收,防止下次使用时出现安全事故。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安全事故,相关单位一定要查明原因,并且承担相关责任,特别是对人身安全产生危害的相关管理人员,项目经理要做好索赔,对于事故发生后要停工整顿严格惩罚奖励制度。
3.2.4加强施工环境场地的管理
环境的优劣是影响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企业应该对施工场地要加强管理工作。如在施工场地上,那些不必要的设备和多余的材料,都要进行及时处理。材料的堆放上要井然有序,保持施工场地道路的通畅,确保意外时候能进行及时救援。对一些危险设备的处置上。对于一些如施工用电、危险设备、布料杆的使用,应该经过企业的安全主管部门审批验收,在审批合格之后才可以投入进行使用。
4结语
造成建筑安全事故居高不下的原因十分复杂,要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必须要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理论的方法,对建筑企业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对建筑安全问题进行积极的分析,结合我国国情,从安全管理制度上和管理方法上提出对策,并最终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预控系统,才能进一步预防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挺生,李小瑞,邓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3
[2]李海峰,土木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研究,广东科技 2013.
论文作者:熊国崴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发生论文; 万元论文; 建筑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操作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