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肿瘤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研究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治疗因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的30例患者的资料,患者进行逆行输尿管金属支架置入术或者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研究分析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患者治疗前的尿素氮水平和肌酐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的血尿、尿路感染和尿路刺激的例数均少于逆行输尿管金属支架置入手术,慢性疼痛高于逆行输尿管金属支架置入手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逆行输尿管金属支架置入手术或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恶心肿瘤致输尿管梗阻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恶性肿瘤;输尿管梗阻;金属支架管;经皮肾穿刺造瘘术
输尿管梗阻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1],主要是指患者的输尿管腔部分或全段小于正常值,引起不同程度的上尿路梗阻和肾积水。轻度的输尿管梗阻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重度的输尿管梗阻的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患侧腰痛、腰胀等。治疗目的是恢复输尿管腔连续性及其功能,解除梗阻,根除感染,挽救和保护肾功能。引起的病因主要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后天性的主要是输尿管损伤、炎症和手术瘢痕等。利用治疗输尿管梗阻的方法治疗直肠癌和宫颈癌等,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损伤,临床上一般不采用。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微创手术是治疗输尿管狭窄有效方法,本文将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治疗因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的30例患者的资料,探讨此类患者的治疗方法选择和治疗效果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治疗因恶性肿瘤致输尿管梗阻的30例患者的资料,其中女性25例,男性5例,年龄30至75岁,平均年龄(48.6±3.2)岁,所有患者均经过检查确认为恶性肿瘤,且输尿管梗阻均是由于恶性肿瘤引起,恶性肿瘤患者分期为III至IV期,其中宫颈癌23例,直肠癌7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批准和经患者知情同意。
1.2治疗方法
患者在进行输尿管硬镜下逆行输尿管金属支架置入手术时,患者依据医生的指导仰卧位和取截石位,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将输尿管硬镜9.8 FWolf从尿道逆行插入膀胱,进入和指引输尿管采用4F输尿管导管,注意检查输尿管的情况并找到狭窄位置,将0.035英寸的斑马软导管逆行在狭窄位置插入输尿管,通过输尿管狭窄部位再次将输尿管硬镜放入,依据导丝的指引插入ResonanceTM金属支架在输尿管内,然后拔出导丝,将输尿管硬镜取出。假如患者进行逆行输尿管金属支架置入手术失败,患者则进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经皮穿刺造瘘术筋膜扩张器,在导丝的引导下有8F逐渐变成16F,穿刺的位置沿着导丝置入输尿管硬镜进行确定,将10F气囊造瘘管置入在穿刺位置,10F气囊造瘘管进行加入1.5ml至3ml的水,将造瘘管固定,致使患者的尿液能引流通畅,后接上外引流管和引流袋。
1.3评价标准
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指标和并发症,相关指标包括尿素氮水平和肌酐水平来了解肾功能。患者的并发症包括血尿、尿路刺激、慢性疼痛和尿路感染。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患者治疗前的尿素氮水平和肌酐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患者手术后并发症
在本次研究中,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的血尿、尿路感染和尿路刺激的例数均少于逆行输尿管金属支架置入手术,慢性疼痛高于逆行输尿管金属支架置入手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输尿管当患者盆腔和腹腔发生癌变和肿瘤转移时压迫输尿管[2],致使输尿管梗阻进而导致患者发生肾衰竭。常用治疗输尿管梗阻的方法有经皮肾造瘘术和输尿管支架植入手术,但是对于恶性肿瘤致使输尿管梗阻的患者采用哪一种手术方式还存在争议。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是治疗恶性肿瘤致使输尿管梗阻的常用方式,能有效地减少手术时间,解除输尿管梗阻的情况,减轻患者的痛苦,但要在患者体外放置引流管和引流袋,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逆行输尿管金属支架置入手术具有较好的引流效果,且金属具有耐腐蚀性,但金属需要定期进行更换,花费的费用较高,且有可能发生支架脱落等不良情况。在本次研究中,患者治疗前的尿素氮水平和肌酐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的血尿、尿路感染和尿路刺激的例数均少于逆行输尿管金属支架置入手术,慢性疼痛高于逆行输尿管金属支架置入手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逆行输尿管金属支架置入手术或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治疗恶心肿瘤致输尿管梗阻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周, 吴玲, 任黎刚, et al. 内镜下输尿管金属支架逆行置入在肿瘤性输尿管梗阻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8, 33(4): 318-320.
[2]陈建军, 陆东权, 李强, et al. 不同引流方式在临床治疗输尿管结石梗阻致尿脓毒症中的疗效研究[J].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8, 7(05):40-44.
论文作者:刘侃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输尿管论文; 患者论文; 支架论文; 统计学论文; 手术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金属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