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九十年代的财政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政策论文,美国论文,启示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美国联邦政府预算盈余629亿美元,这是29年来美国首次出现预算盈余。1999年,美国联邦政府又实现1230亿美元的财政盈余。这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尤其是财政部门和财政学界。因为在克林顿执政之前,美国财政赤字一直居高不下,美国债务负担居世界之首,到1992年布什政府时期,联邦赤字高达293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记录。尽管在克林顿的第二任期内美国财政赤字消失并出现盈余,是其国内外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其中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克林顿政府的财政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90年代美国政府采取的主要财政政策及其成效
克林顿入主白宫后,针对当时美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政府债务负担沉重、经济衰退,于1993年2月17日在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上提出了振兴财政经济的计划,他把大幅度削减财政赤字视为直接关系到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决定采取与前任不同的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克林顿政府在90年代为实现减少联邦财政赤字、发展经济的目的而采取的财政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推行机构改革,裁减员工,减少财政支出。克林顿签署的削减财政赤字的法案中规定,5年内必须压缩2550亿美元的财政支出。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精简政府机构,压缩行政费用。为了紧缩开支,美国连续五年大幅度裁减政府雇员。到1997年底已削减了30万联邦工作人员,每年节支达100亿美元以上。二是大力削减军费开支。这是节支的最重要措施。克林顿把布什执政时期的军费总额(约3000亿美元)砍掉了500亿美元。
2、提高所得税税率,加强征管,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削减财政赤字的另一重要措施就是增加财政收入。克林顿签署的削减赤字法案规定,自法案生效的5年内削减赤字4960亿美元,其中增税2410亿美元。增税的途径主要是提高所得税税率。法案中规定,年收入超过18万美元的富人应缴个人所得税,税率从31%提高到36%;对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富豪们还征收10%的附加税。该法案规定,年应交税收超过1000万美元的公司,其所得税率由34%提高到36%。克林顿主张严格执行税法,坚决查处美国公司以及在美国开设的外国公司的偷税漏税行为,仅此,联邦财政每年可增加150亿美元的税收。克林顿的增税计划还包括增加富人的社会保险福利税和全面提高能源税,据此每年可增加财政收入270亿美元。
3、调整支出结构,发挥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针对前任福利支出过大造成的财政压力,克林顿执政期间减少了社会保险、医疗照顾和退伍军人的福利津贴等消费性支出,另一方面却增加了机场、住房等在短期内启动美国经济,以及教育等对美国经济长期发展和繁荣有重要作用的投资支出。为解决当时美国几百万人的失业问题,克林顿曾建议政府增加3000多万美元的拨款用于修建高速公路。这些政策措施,对减少美国财政压力、减少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4、实行有利于增强美国经济竞争能力的财税优惠政策。美国政府为了争取21世纪经济竞争的主动权,充分利用财税政策,扶持和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1)运用财税政策鼓励企业科技创新。1996年前,美国允许公司所得税应税所得中扣除当年科研费用增长部分的25%(与前3年平均费用相比),尽管1996年税改把这个比例降为20%,但美国政府采取了加大高科技产品的政府采购份额和更广泛的税收优惠措施鼓励企业科技创新。(2)支持风险资本发展,为高科技产业融资。克林顿上台后,虽然政府因实行削减赤字法案而进行增税改革,但美国仍进一步降低资本收益的税率,从而使风险投资的投资额年增长率高达4.6%,风险资本激增至上千亿美元。(3)利用财政资助和补贴加大科技投入。美国联邦政府的研究与发展经费多年来的支出一直呈上升趋势。克林顿上台后,更是注重这方面的支出。1993年—1996年4年内政府用于K*D的开支合计达到2900亿美元,1998年K*D经费预算达750亿美元,而1984年只有443亿美元,增加近一倍。美国政府意识到,为基础研究筹措资金是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最重要问题,为了加快基础研究的发展,政府加大了经费支出中基础研究部分的比重。1994年美国政府民用研究与开发预算中,基础研究的比重扩大到40%。1998年,美国联邦预算为国内60%的基础研究提供了资金。(4)加大人力资源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在美国政府的经济和预算中,特别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包括:A、改善儿童的健康和成长环境;B、加强学校教育;C、开展有偿的社区服务计划,使所有有资格上大学的人都能得到上学所需费用的贷款:D、强化职业培训,设立总统青年研究奖,旨在培养优秀的技术人员。
自克林顿推出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以来,联邦财政赤字由1992年的2930亿美元降到1997年的226亿美元,是1974年以来赤字的最低水平,1998年财政盈余692亿美元,1999年财政盈余1230亿美元;另一方面,由于加大了发展高新技术和发展教育等投入,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其表现为利率下降,失业减少,低通账,经济稳定持续增长。
二、美国政府财政政策措施对我国的启示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美国政府所采取的财政政策措施,逐渐降低了美国赤字并最终消灭赤字实现盈余,经济实现低通胀的稳定持续增长,这对我国当前制定财政政策、降低债务负担、促进经济发展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
第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要注意资金投向,并注意谋求财政平衡。财政政策具有作用强、见效快、可预测性强的特点,因此,在经济处于衰退期间,我国政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非常正确的,但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财政资金的投向并注意谋求财政平衡。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可能在未来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因此,财政资金应投向那些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领域。就我国而言,由于经济起步晚,基础设施落后,因此,财政资金应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另外,通过发行国债等手段实施的赤字财政,一方面只会增加政府负担,另一方面还必定会减少民间资本,因而,赤字财政不可长期使用,只能是短期措施,从长远看宜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目前我国的债务负担指标——国债依存度和国债负担率虽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但每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的比重均在50%以上,因此绝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谋求财政预算平衡。
第二,改革税制,加强征管,开辟新税种,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在当前财政刚性支出较大的情况下,我国应改革税制,加强征管,开辟新税种,提高财政收入,以减轻财政的压力。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潜力很大。但由于税制本身的制约和征管手段的落后,我国实际征得的个人所得税远远未达到应交税额。尽管近几年我国所得税增长很快,但占整个税收收入的比重仍极低,约3%左右,大大低于美国等国家。为此,建议提高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研究新的征管手段,并且要及时开征社会保障税和遗产税。
第三,制定和实施《财政监督法》,及时足额监缴财政收入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我国财政困难与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与广泛存在的偷漏税、征收不力、挪用、截留、浪费财政资金密切相关,而这一状况又与我国财政监督不力不无关系。如果能堵塞以上漏洞,不但每年可增加大量的财政收入,而且可大幅度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此,建议尽快制定和实施《财政监督法》,使财政监督有法可依,以克服当前财政监督弱化的状况。
第四,坚决推行政府机构改革,裁减行政人员,减少行政费用支出。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小政府”、“大社会”。所以我国自1998年实施的机构改革,是非常正确的。但机构改革的阻力很大,目前只进行到省一级,而且越往下改,压力越大,这需要政府有很大的决心。迫于省以下财政紧张的压力,政府机构改革不宜徘徊观望,应一鼓作气,一次到底。
第五,改革财政支出结构,构建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支出新格局。市场经济要求财政活动的范围应当界定在市场失灵领域,这就要求政府应当退出竞争性领域。我国由于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时期,市场还很不完善,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尚未界定清楚。表现在政府还大量地涉足于竞争性领域,而在一些非市场领域又存在政府“缺位”问题。因此,以后我国财政应逐渐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来,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公共产品和提供公共服务。其具体做法,就是将企业和个人更多地推向市场;在机构改革中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减轻财政负担;在削减非公共需要投入的同时,逐步增加对科技、教育、环境、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需要的投入,增加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
第六,推进税费改革,保护税基。影响我国税收收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税费关系不明,大量收费侵蚀税基。规范的财政体制要求清晰界定税费关系。大量收费的存在不但严重侵蚀了税基,同时也是我国财政分配混乱的重要原因。建议尽快按照公共产品的理论,界定税费关系,全面推行费改税,理顺财政分配关系,保护税基,以增加财政收入,强化预算管理。
第七,积极采取财税优惠措施鼓励高新技术的发展,培育税基,发展经济。在现代经济中,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在一国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欲在科技发展中抢占制高点,我国就应加大财政政策对高新技术的支持。(1)加大研究与开发经济(R*D)支出,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投资,以保证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定比例,并逐年增加。(2)改变我国现行税制只对高新技术盈利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到10%以上,才可按实际发生额的150%直接抵扣当年应纳所得税额的规定。应当规定对所有高新技术企业凡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均可按一定比例在税前抵扣。(3)积极研究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支持。(4)重视高新技术人才,改善其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