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林(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125001)
【摘要】目的 分析胃肠间质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术前均形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肿瘤发生于胃部3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2例,回肠1例,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平扫:肿瘤呈均匀等密度的3例;肿块周边等密度,中间呈略低密度或低密度者4例。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3例;周边强化,中央坏死液化4例。结论 胃肠道肿瘤为富血供肿瘤,但CT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仍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关键词】 胃肠道 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0-0098-02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指从食管一直到直肠的消化道的非上皮、非淋巴造血组织、呈梭形细胞分化为主的肿瘤。为了提高及更新对该病的认识,参考文献,回顾性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以期提高对该肿瘤CT表现的认识。
一 材料与方法
本组7例患者均有完整的螺旋CT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肠间质瘤。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42—68岁,50岁以上6例,患者多以黑便、腹部不适就诊,部分患者有贫血及腹部触及肿块,也有患者无症状及体征,而于体检时偶然发现。
采用采用SIEMENS SENSATION 64层CT扫描仪行腹部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患者禁食6h以上,扫描前15~20min肌内注射山莨菪碱20 mg,而后口服温开水800-1000 ml充盈胃。常规取仰卧行三期增强扫描,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射对比剂碘普罗胺或碘(300 mg I/mi)100 ml,注射流率为3 ml/s,分别于注射开始后25-30 s(动脉期)、60-70 s(门静脉期)和3-4 min(延迟期)进行扫描。
二 结果
2.1 GIST的大小、部位及形态
病变发生于胃部3例,其中一例伴有肝脏转移(图1-3),十二指肠1例,空肠2例,回肠1例,肿块大小不一,最小约20mm×30mm,最大者约60mmX80mm,病灶多呈圆形及类圆形。
2.2 GIST的CT表现
平扫:呈均匀等密度者3例;肿块周边等密度,中间呈略低或低密度的4例。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3例;病灶呈周边强化,中间见囊状坏死者4例,2肿瘤周围见增粗的血管,追踪其走行,见肠系膜上动脉为供血动脉,并有明显增粗。
2.3 胃肠间质瘤的边界及邻近结构
肿块邻近边界清晰,邻近结构为轻度或明显受压改变者3例,其中良性2例,恶性1例;肿块边界不清,与邻近结构粘连明显或直接侵犯周边器官者4例,病理类型为恶性胃肠道间质瘤。
2.4 病理学检查
肿瘤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多边形,排列成编织状、漩涡状或栅栏状。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34表达强阳性,CD117抗体呈强阳性。
图1 图2 图3
图1-3分别为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胃体小弯侧间质瘤伴肝内多发转移。
三 讨论
3.1 GIST占胃肠道肿瘤的0.1%-0.3%,是除了食管之外的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
3.2关于GIST的良恶性判定,目前尚存在一些分歧,但多数学者,但多数学者认为肿瘤的大小及有丝分裂率是判定肿瘤良恶性的主要标准。目前认为GIST属于恶性潜力的肿瘤,因此强调用低恶性风险来描述小的GIST[1]。
3.3 GIST的CT表现,文献报道较少[2],有研究认为小肠间质瘤较明显的影像特点是多血供、病灶大、有明显囊变。CT增强的动脉期强化明显至静脉期强化依然显著[3]。小的GIST,CT上多表现为突入腔内的粘膜下肿块,边缘光滑,可有坏死囊变,但大多密度均匀,增强CT可见肿块呈均匀强化,若出现坏死囊变,则强化不均匀。大的GIST,增强CT表现为周边强化,代表存活的肿瘤组织,而不强化的中央低密度区代表出血、坏死囊变。
3.4出现转移是恶性GIST的确切证据。影像学以肿瘤最大径>10cm(小肠5cm)为恶;直径<5cm(小肠2cm)为良性;介于两者之间为交界性。
总之,GIST,CT定位准确,但CT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仍依赖病理学检查。作为影像科医生,在鉴别诊断时考虑到这些疾病也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龙江,祁吉.胃肠道间质瘤:-种新确定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综述).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9):998-1000.
[2]方松华,罗叶旋,孟磊,等.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21(4):280-282.
[3]祝跃明,何剑,金中高,等多层螺旋CT对小肠间质瘤的血供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5,20(11):980.
论文作者:张晓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5
标签:肿瘤论文; 肿块论文; 间质论文; 胃肠道论文; 病灶论文; 均匀论文; 动脉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