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研究鼻内镜下行前庭囊肿揭盖术治疗的效果,分析有效改善鼻内镜下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患有鼻内镜下行揭盖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分析实际的临床统计效果。结果:60例术后患者无复发性问题,无并发症产生,经过一段时间后患者的面部隆起程度逐步消失,囊肿程度降低,术后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鼻内镜下行前庭揭盖囊肿手术治疗操作方式简单,手术后的时间短,术后未产生各种并发症问题,术后反应副作用低,伤口感染程度低。手术属于微创方式的治疗,在临床上采用揭盖前庭鼻内镜下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推广意义价值较高。
关键词:鼻内镜;囊肿;揭盖术
引言
鼻内镜前庭囊肿是鼻翼根部和梨状孔前方位置,经过上颌位置牙床表面组织,通过合理的单纯性囊肿问题。鼻内部的生长较为缓慢,未出现有效的症状,患者随着鼻内部囊肿程度增加,变大,疼痛水平加剧。临床治疗上主要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为主。传统方式是对唇龈沟下进行切口经过,采用完全剥离的方式,切除囊肿。鼻内镜下根据实际有效实施的手术,可以清楚的完成对鼻壁下最大程度的清理,实现对壁囊肿的有效闭合处理,防止可能产生的复发性问题。本文将针对实际鼻前庭囊肿的患者,采用合理的揭盖手术进行治疗,分析实际临床治疗效果,对实际需要采取处理的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不断提升临床治疗满意度水平。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取入院治疗的60例手术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病程均在2个月至6年之间,其中右侧囊肿的患者有35例,左侧囊肿的患者有25例。患者的囊肿直径范围最大的有3.6cm,最小的有1cm。根据实际患者并发症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研究显示有7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问题,感染并发炎症经过治疗后出院。鼻翼囊肿主要临床表现为向下囊肿,囊肿性包块大,但无强烈的压迫疼痛感。其中有5例采用穿刺方式抽出黄色囊肿液体,13例采用X光射线检查的方式,发现成梨状孔,底部有低密度阴影,周围无骨质破坏的状态,边缘状态清晰可以观察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60例患者均住院进行治疗,患者均采用仰卧位置,对铺巾进行消毒处理。采用鼻腔内局部麻醉的方式进行处理。采用1%的卡因,肾上腺素片,按照鼻腔粘膜表面进行麻醉治疗2次,再使用1%的利多卡因配合进行治疗,使囊肿位置进行局部化的麻醉处理。在0℃条件下,观察患者鼻内镜实际的检测水品个,采用小刀沿着鼻囊肿位置下进行鼻前庭的弧线切开处理,保证皮肤,粘膜的分开,使囊肿位置暴露出来,在囊肿和囊腔内形成一个环路。按照囊肿实际底壁存在的部分,利用生理盐水对其进行清理囊腔位置,采用凡士林对囊肿位置进行处理。术后2天至3天后,拆去纱布条,注射抗生素静点5天,使用止血药物2天。观察患者实际的术后恢复情况,控制手术时间在20分钟范围内,特别需要重视患者鼻子前庭皮肤情况,防止患者手术后,鼻腔出现严重的狭窄现象。
2 结果
60例患者经过手术后均恢复良好,患者术后囊肿压力水平得到减轻,术后边缘治愈效果良好,术后囊肿底部出现太高的现象。经过术后一周的恢复,囊肿逐步凹陷,变浅。术后对囊肿周围进行填充处理,经过2个月左右的时间,患者的鼻腔大小基本与周围鼻腔大小一致,面部隆起程度逐步消失,囊肿与鼻腔成为一体化形式标准。在术后1个月至2年的观察实践内,患者术后无出血现象产生,未出现浮肿现象。术后患者的鼻前庭瘘,鼻腔未出现狭窄的现象,术后鼻腔粘连性良好,无并发症产生。
3 谈论分析
患者鼻前庭囊肿现象时常见的病症,多发于30岁至50岁的患者,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较多。分析实际发病原因,主要可能是在胚胎期球状体与上颌融合部出现的残留细胞引起的问题。分析鼻前囊肿细胞存在的粘膜管堵塞情况,分析造成分泌物治疗的原因。鼻泪管系统受发育的影响,往往存在鼻前庭囊肿的问题,这可能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患者的鼻前庭囊肿往往存在鼻翼下方,在软组织下部。根据囊肿实际的发展情况,从梨孔进入,对肿块下的唇龈沟外软组织进行处理,对可能发生严重鼻前庭膨胀的问题进行规整。下鼻甲的上台或内衬容易造成鼻塞性问题。根据患者鼻前庭囊肿水平,合理的分析实际手术标准方法,按照实际唇龈沟切口位置,逐步剥离囊肿,彻底切除囊肿壁。按照实际可见性的处理方式和原则,根据实际并发部位,准确的分析实际暴露位置,对切口较远位置的囊肿进行手术操作处理,这可能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可能对患者的鼻翼造成一定的损伤。手术过程中需要引流,操作困难,容易走阿城感染问题,甚至造成鼻瘘。为了有效改善患者实际的唇龈沟进路缺点问题,根据患者鼻内镜下揭盖手术处理方式,对患者的鼻前庭进路进行合理的治疗,改善患者鼻囊肿窗状皮肤的有效吻合性,配合实际组织进行术后的修复处理。减少囊肿,逐步保证囊肿的有效消失效果。根据囊壁实际的线维和血管组织结构,采用内网膜的皮肤进行修复化的处理,对皮肤上皮细胞的鼻内腔体粘膜进行分离,保证切除囊肿后的手术位置合理性,按照实际手术变化和程度,对鼻腔内的功能水平进行分析,防止患者术后鼻内的异常产生。
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上,需要根据患者不同鼻囊肿大小,患者年龄,机体状况程度进行合理的分析,确定适合实际手术的时机,保证手术镜下操作的成功率,手术观察患者实际的恢复情况和感染等问题,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上采用鼻内镜下手术,行结囊肿盖手术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鼻前庭组织受到损伤,最大限度的改善手术后的囊肿壁受损问题,防止术后的复发现象产生。传统采用口唇龈沟切口手术的方式,操作方法简单,手术时间段,但手术后容易产生感染,影响实际手术的治疗恢复效果。采用鼻内镜下的微创手术,在实际的治疗效果上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和推广型意义,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手术后的鼻腔内的囊肿问题,逐步实现鼻腔与鼻翼高度的吻合性。
参考文献:
[1] 吴兴宇,佘文胜,周林. 鼻前庭囊肿揭盖术与唇龈沟径路切除术的疗效比较[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05)
[2] 慕继霞,职良喜,赵勇. 鼻内镜下揭盖法治疗鼻前庭囊肿临床分析[J].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5(03)
[3] 王晓茜,张鸿彬,李志坚. 鼻内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鼻前庭囊肿[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12)
论文作者:王晓丹,夏明明,张月亭,王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囊肿论文; 患者论文; 前庭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鼻腔论文; 方式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