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输液接头护士针刺伤的临床观察论文_林金香,陈湘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内科 广州 51063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输液接头针刺伤的发生率。方法:将180例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90例,A组:使用恒压无针输液接头连接,B组:使用普通肝素帽连接。结果:针刺伤发生率为A组为0.00%,B组为7.77%,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37,P=0.001);结论:恒压无针输液接头能有效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

关键词:无针输液接头;针刺伤

针刺伤是临床工作中最严重的职业性危险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引起血源性疾病职业感染和传播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为21.40~88.97%[1-2].针刺伤后12.00~77.80%的医务人员会感到严重的心理压力[3]。为预防护士针刺伤,选择最佳的输液接头非常重要。本研究对比恒压接头、肝素帽两种输液接头针刺伤的发生率,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5年1月~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内科留置双腔PICC导管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及清醒的患者。共入选1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90例。

1.2判断标准

针刺伤:护士在静脉治疗时使用头皮针连接输液接头时发生的针刺伤。

1.3方法

A组 采用恒压输液接头连接PICC导管,执行输液治疗时,输液器末端利用螺口连接至恒压接头。B组 采用肝素帽连接PICC导管,执行输液治疗时,输液器末端通过头皮钢针连接至肝素帽,输液器与头皮钢针针连接紧密,头皮钢针全部插入肝素帽内。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资料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输液接头针刺伤的比较

针刺伤发生率A组和C组均为0.00%,B组为7.77%,三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仍采用肝素帽连接PICC进行静脉治疗,较少采用恒压接头进行输液治疗。本研究对比恒压接头、肝素帽连接PICC导管进行输液治疗时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以期临床规范静脉治疗提供依据。

静脉治疗护理学会的《静脉输液标准(2016版)》[4]明确指出无针输液接头能避免护士在连接注射器、输液器与血管通路装置时的针刺伤,有效保护医护人员,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正压接头具有螺口设计,与输液器通过螺口连接,避免护士接触钢针,更具有安全性。

本研究中的针刺伤中,7例针刺伤的暴露者均是护士,均使用头皮针连接肝素帽,提示使用肝素帽作为静脉输液接头易发生针刺伤。其中,拔头皮针胶布未完全撕开被针刺伤有3例,二次分离头皮针有3例,头皮针插入茂菲氏滴管1例,提示护士操作规范有待进一步加强。

综上所述,恒压输液接头能降低针刺伤发生率,能降低护士因针刺伤带来的心理压力及感染血源性病原体的可能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Kasatpibal,N.,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needlestick injuries,sharps injuries,and blood and body fluid exposures among operating room nurses in Thailand.Am J Infect Control,2016.44(1):p.85-90.doi:10.1016/j.ajic.2015.07.028

[2]米光丽,唐彦,柳萍.379名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08):1136-1137.

[3]Wicker,S.,et al.,Needlestick injuries:causes,preventability and psychological impact.Infection,2014.42(3):p.549-52.doi:10.1007/s15010-014-0598-0

[4]Infusion Nursing Society.Infusion Therapy Standards of Practice[S].2016

基金项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基金项目(201402)

论文作者:林金香,陈湘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不同类型输液接头护士针刺伤的临床观察论文_林金香,陈湘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