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水利建设中如何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成为其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提高相关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结合实际工程情况,严格执行生态设计标准,是水利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建设;应用
1传统水利与生态水利工程
为了将生态理念更好地融入水利工程设计当中,建设生态水利工程,高效率发挥生态水利工程的作用,需要对设计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应对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更好地提升设计效率,优化生态水利工程的整体效果。
根据水利工程的发展可以分为传统水利工程与生态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产物,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够长久生存。传统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通过特定的方式寻找水资源,建设水利工程,进行水资源集中配置管理,根据需求运送水资源。传统水利工程只是掌握天然的地下水资源,并未考虑之后带来的后果与影响,一味的开采使用。
生态水利工程则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生态理念和科学技术建设的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要满足人们当前用水的各种需求,还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再次利用,维护水生态之间的结构与平衡,在不破坏生态结构、自然平衡的前提下使用水资源,满足人们生活用水与生产用水的需求。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必须要充分的考虑自然问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建立水循环系统,将自然与生态进一步融合,将人融入自然当中。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2.1设计理念转变工作不到位
受绿色与可持续理念的影响,生态水利工程正逐步发展,设计人员必须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适应其发展。而就实际情况而言,水利设计人员设计理念的转变还不彻底,严重影响了生态水利工程的实际质量与效用的发挥。
2.2设计目标不明确
生态水利工程的作用实质是促进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为此设计目标应是在保证其原有功能基础上,使工程的生态修复与保护作用到达预定标准。而实际上生态环境的变化因素较多,生态功能标准界定困难度较大。这使得设计人员难以确定设计标准范围及其实际效果,导致其设计缺乏明确的目标。
2.3改造工程不协调
我国水利工程发展时期较久,已建立的水利工程较多。因此,为降低工程建造的成本,多是在现有的水利工程上改造,使其成为生态水利工程。但从实际改造效果来看,改造后的水利工程缺乏协调性。水利工程在修建之初是根据当地的环境及发展需求进行设计的,改造势必对工程原本的协调性造成影响。此外,生态改造会改变工程的功能与结构。而水利工程结构与功能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在改造过程中很难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所以这一问题较为严重。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3.1空间异质性应用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不仅需要重视对其生态结构的构建,对其生态环境内的生物多样性同样需要进行重视,因此,设计中需要考虑空间异质性来对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常见的水利生态空间异质性。比如,在某水利生态工程的设计中,其无机环境内具有的生物空间异质性越高,其有机体相关物质的分布就会越多,生物链的稳定性也就越高,越发可以促进其环境系统内动植物的平衡发展。生态工程的设计需要保证其建设系统空间的异质性与原来的空间异质性程度一致,从而避免其生物多样性减少[3]。
3.2水利经济设计与安全施工协调发展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涉及内容比较繁杂复杂,不仅要注重对河流的综合治理。比如蓄水、灌溉、防洪、发电、旅游等,还要考虑其工程区内的河道以及河岸等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从生态水利工程的选址至设计以及从施工至建成都需要结合水利工程学、水文学以及生态学等学科规律和原理,对河流自身的生态系统进行充分分析和考虑,掌握其河流泥沙的运移和淤积规律以及河流的侵蚀和冲刷特性等。工程设计还要尽量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对其周围的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确定其使用效果以及使用周期。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还应对经济发展与施工安全进行全面考虑,分析水利工程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必要的加固设计,延长生态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保持工程建设周边水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破坏、林木乱砍滥伐以及林业的过度开发等情况导致我国水土流失情况日发严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因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必须重视对工程建设周边水土的保持。比如,在某工程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相关设计人员在设计中融入一定的修复技术:自然退化生态修复技术以及护坡设计等,这些都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应用比较多的技术形式,其对工程周围的水土保持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需要从尊重自然以及尽量减少临时占地的理念出发,在施工中,尽量避免大规模扰动原有的地表土壤,减少环境破坏[4]。
3.4流域尺度及整体应用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不仅需要注重对新建工程的生态化设计,同时还需要注重对水利工程施工带来的的环境影响进行修复,从而提高水利工程整体的生态化程度,实现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平衡。尽量避免资金或者技术人员短缺造成局部环境改善不完善的现象,以实现水利工程修复实现全面性、整体性。局部修复不仅达不到有效的生态保护效果,也会造成资金浪费。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时,一定要从长远的角度对生态修复进行分析,制定整个生态流域的设计方案。比如,在一些水利生态工程设计中,设计一定的护岸林。护岸林对附近流域的水土稳定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森林树木还能够有效的改善自然气候,实现动植物生长的多样性,对水环境稳定性产生积极的影响。
4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问题的处理措施
4.1加强学习彻底转变设计理念
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应加强组织设计人员进行学习,做好思想理念转变的教育引导工作,促进设计人员工作理念的彻底转变,为新型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提供良好的思维导向。从根本上促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水平提升,才能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与改造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4.2明确设计目标
环保部门及相关单位应根究施工地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准确的生态标准,为当地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制定目标提供参考。设计人员在设计前要对工程的生态功能标准进行科学分析,制定明确的设计目标,进而可促进设计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保证工程在实际应用中可达到设计目标的相关要求。
4.3促进传统水利工程改造的协调性
由于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在实际施工中以传统工程改造为主,所以设计人员必须提高改造设计的协调性,以提高水利工程改造的实际应用效果。在进行改造设计时,必需考虑生态功能与传统功能的协调性,保证两项功能都达到最佳状态。同时,注意工程改造后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以保证设计的可行性。
结束语
水利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类型,涉及诸多的内容,不仅需要对人们的需求进行考虑,同时还需要注重环境的生态保护。近年来,国家对环境生态保护越来越重视,推进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而如何实现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是目前水利各个相关部门广为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冯志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12):227-228+231.
[2]李龙波.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四川水泥,2017(12):84.
[3]郑惠芬,黄欣.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原则[J].低碳世界,2017(33):21-22.
[4]刘彦朵,袁琳,张玲.刍议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2):151.
[5]唐美妮.浅谈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9):239.
[6]孙巍,刘明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面临的问题与相关理论探讨[J].吉林水利,2016(02):4-6+56.
[7]刘梓新.浅谈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J].山西农经,2016(18):41.
[8]赵静.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6):5-6.
[9]王辉.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具体运用[J].民营科技,2016(06):203.
[10]查仕韡.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15):279-280.
论文作者:贠宁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生态论文; 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设计论文; 工程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建设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