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长石乡中心小学校 万源 636350)
【摘 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应遵循课程目标和要求,借助现代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有效教学形式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培养 思维能力
数学是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学习小学数学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习题是思维的磨刀石。笔者在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谈浅见。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将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吸引到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上,设计一个好的开头至关重要。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才能产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多想多做,才会积极思考,去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例如:在教学“分数初步认识”一节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个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教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二和小三,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2个月饼呢?学生迅速伸出1个手指。老师接着说现在有1个月饼平均分给阿三和阿四,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弯着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表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老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就产生了,进而引入新课“分数……”。这样也就营造了一种师生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数学教学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肯想敢想的情感,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教学课堂提问方式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
在教学活动中,一堂教学要承担很多问题,如何提问,先提什么,再提什么,几个问题按怎样的关系组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务必在课堂提问方式的优化上认真考量。课堂提问方式的优化才能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这不仅能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新知识的目的,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幅射式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学生在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后可以这样提问:①联系我们过去学的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想一想它们与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异同?②联系我们学过的“分数、除法与比的关系”的知识,谁能用商不变性质、分数基本性质来说明比的基本性质?这样提问,不但揭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而且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掌握了知识,也培养了思维的拓宽性。2.渐进式提问,有利于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渐进式提问就是甲问题是乙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乙问题是甲问题的深入和继续,这种提问方式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有很强的逻辑性,能有力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如:学习小数乘法4.38×1.3时,在小数乘以小数乘法法则推导进程中,可以这样提问:①被乘数和乘数各有几位小数?②怎样使被乘数和乘数都变成整数?这时,积会发生什么变化?③要使积保持不变,应如何处理积的小数点的位置?④根据计算过程,说说小数的计算方法吗?这四个问题层层深入,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概括出小数乘小数的乘法法则,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3.矛盾式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矛盾式提问就是有意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以制造矛盾,引发学生展开思维交锋,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4.发散式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发散式提问就是从多方面、多角度,正面或反面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以求得对所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这种提问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根据这一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可能回答:①乙数是甲数的几倍?②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③乙数比甲数多几分之几?④甲数是甲乙两数差的几倍?……这样对于同一条件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寻求多种答案,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性。
三、设计好练习题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和掌握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学生状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1.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如: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而且要弄清这一点,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质数,然后应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数里面有没有一个数,它的约数只有1和它本身。想到了2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可以断定上面的判断是错误的。2.通过一题多变或多解或多解的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一题多变或多解,沟通各种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已学的知识形成系统,同时掌握了问题间的变异规律,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如:有一个修路队,原计划10天修路1000千米,实际提前1天修完原定路程,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修多少千米?解法一:先求出计划每天修多少千米,再求出提前1天修完的路程,提前1天修完原定路程又恰好要实际天数(10一1)天完成,平均1天修多少就是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的路程,列式为:1000÷10×1÷(10一1)或1000÷10÷(10一1)。解法二:把路程看作单位“1”,那么原计划每天修的路程应为“1/10”实际每天修的路程为(1/10),那么实际每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1/(10一1)一1/10……。于是列式解答。这样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总之,小学是培养人才的基础阶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新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究,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袁春典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4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思维论文; 小数论文; 练习题论文; 路程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4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