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方华联合实业有限公司 浙江省 312500
摘要:现如今,人们的对生活质量不断地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也成为人们重点关注内容之一。后浇带施工技术可实现对墙体裂缝的科学控制,并能够对混凝土材料结构的收缩以及膨胀进行控制,保障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在建筑施工中,要以科学的设计为前提,重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充分发挥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的功能以及作用,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功能作用;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是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运用所拥有的物质,并且按照科学的规律和一定的美学原理所创造的非自然环境。在现代建筑中,尤其是大城市的商业用楼和居民用楼,其建筑高度往往高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建筑物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人们是否能安全正常的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因此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及其财产安全,在建筑物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运用多种方法及其技术保证其质量。在现代通用的施工中,后浇带因为能够有效防止建筑项目因为自身沉降或收缩的不均匀而出现裂缝,致使建筑物的质量出现安全问题,所以在建筑项目的施工中被广泛应用。
1后浇带施工功能分析
1.1优化建筑结构问题
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具有优化结构、完善基础设计等优势。在建筑整体性施工中,很多建筑的地基承重能力受到影响,甚至产生了地基沉降,导致建筑结构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对建筑浇筑时间、建筑结构等强度参数进行计算、核对,并对整体建筑产生的内部应力进行模拟计算,可有效解决裙房的结构问题,优化建筑基础设计。
1.2强化建筑工程质量
后浇带施工主要功能是避免温差过大、施工不当等所造成的建筑结构收缩以及膨胀,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若产生了严重温差,会导致其产生一定的应力,导致其出现挤压力量,使墙体结构出现严重的形变,甚至产生严重裂缝。后浇带施工以预留裂缝方式,对温度应力等进行综合考虑,并在混凝土结构凝结收缩过程中,实现保护整体建筑结构的作用,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2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做法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具体做法是将高层建筑的裙房和主楼基础梁和上层结构梁连接在一起,但要注意在连接过程中,必须要预留出后浇带的位置,等主楼施工完成后,再采用膨胀度较低的混凝土将浇筑施工进一步完善,这能够使板梁以及地梁密切连接。这种技巧有利于对沉降现象的控制,在高层主楼施工完成后就能够确定整个施工沉降量的80%,其余20%的部分一般设置永久性变形缝,之后将混凝土添置在后浇带的位置上,这样不仅能够缩小差量,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后浇带的设置,应该在主体施工完成以后的2个月以内,进行下一步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利用好这个时机,能够使混凝土的收缩量达到一半,甚至是一半以上。
3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的技术
3.1规划好合理的建筑断面构造和后浇带的施工时间
在后浇带的施工中,其建筑断面构造的选择至关重要,合理的断面构造可以有效地减少甚至是避免其建筑构造因为建筑自身压力的问题而出现的变形状况,在规划好合适的后浇带之后,要避免后浇带内部因为垃圾、踩踏、建材等多种原因出现变形的情况,不利于后面后浇带的施工和保养。在现阶段,为了保证后浇带能够有效且稳定的发挥作用,且施工时间通常选择在两个月之内,具体情况视建筑物的环境、建设状况而定。
3.2后浇带施工材料选择技术
后浇带施工与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息息相关,其与建筑后期的应用质量具有一定的联系。在后浇带施工中,要给予施工材料高度重视,尽可能选择质量较好、浇筑成本较低的施工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后浇带浇筑工作开始之前,需对建筑结构中存在的缝隙进行综合清理,保障后浇带缝隙的清洗程度,并在施工之前排除缝隙中的水分。在混凝土材料选择过程中,尽可能选择应用无收缩、膨胀性质的混凝土材料,在混凝土振捣工作中,在混凝土之中加入一定量的减水剂,保障混凝土的密实度,避免混凝土材料出现严重的收缩、膨胀等情况,影响整体建筑的施工质量。
3.3后浇带预设模板施工技术
后浇带施工需要借助模板进行,模板预设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有关规定,以施工图纸作为后浇带施工的参照文件。在后浇带施工浇筑之前,要预设安装钢丝网模板,保障钢水网规格、参数的统一,避免出现钢丝网粗细不一等情况。另外,施工单位要对模板的物理性能参数进行实验,确保模板的物理性能、稳定性等能够满足施工质量的需要。若后浇带的体积比较大,要在钢筋上下位置安装支撑模板,并对模板的两侧进行封堵,避免其在浇筑的过程中发生漏浆情况。另外,在预设模板施工过程中,设计方案中为后浇带增加垫层,需要在施工部位坐高物理增强处理,并对其进行防水处理,减少外界因素对后浇带施工的影响。
3.4后浇带混凝土建筑技术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是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在浇筑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对杂物进行全面清理,并排除混凝土结构、施工区域的杂质。后浇带浇筑过程中,要保障两侧构件表面的湿润程度,保障其可维持一天以上的湿润度。针对后浇带施工中的钢丝网,要对其进行积水、杂质的清理工作,避免其出现锈蚀情况,导致后浇带质量受到影响。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清除周围松散的混凝土,避免其出现连接裂缝,影响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科学连接。若浇筑类型属于水平后浇带,需要控制钢丝网承受的侧压力,在保障钢丝网稳定基础上,实行后浇带混凝土的振捣作业。在振捣过程中,要利用振捣器,控制与模板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混凝土浆流失情况。
3.5垂直施工缝的处理
垂直施工缝的处理是非常严格的,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观察其初凝时间,初凝时需要用压力水进行冲洗,直到骨料出现后停止,然后再将钢丝网冲洗干净。有时候可能会出现错过冲洗时间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就要使用专人进行检查,根据施工图纸对时间进行预设。
3.6后浇带养护施工技术
在混凝土后期养护中,需做好后浇带的的清洁工作,避免其出现积水,进而严重影响后浇带的施工质量。通常情况下,施工队伍会在后浇带两侧位置安装挡水砖,实现对两侧积水的拦截,并在后浇带内壁位置涂抹防水材料,避免积水对后浇带的侵入。并在后浇带生面位置铺盖大量的铁皮材料、木板材料,在后浇带周围安装大量的围栏,利用砂浆挡水带实现对积水的防护,避免周围的环境、垃圾等污染后浇带。后期养护的重点在于防止积水的侵袭,避免影响其温度,进而提高保障后浇带发挥良好的功能。
结语
后浇带工程建设在调整建筑内部应力、缓解收缩裂缝问题、加强工程结构的整体性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因此,在后浇带的实际建设中,应该综合考虑后浇带宽度、间距、断面等方面的设计,确保施工流程的规范性与专业性,从而延长建筑项目的使用期限,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冯金龙.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0):138.
[2]朱炳芳.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后浇带设置与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8(2):87-88.
[3]金向向.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2(6):125-126.
[4]刘晓凤.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对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影响及其技术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202.
[5]齐亮.建筑施工中后浇带功能作用及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4).
[6]王海旭.建筑施工中后浇带功能作用及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5):252.
论文作者:马瑶雅,徐新妃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裂缝论文; 模板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