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备课的思考论文_韦伟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备课的思考论文_韦伟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礼乐中学 529060)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深入,高中的数学教学课堂也不断地融入了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和新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师来说,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怎样更加完善的准备高中的数学教案,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师的一项要务。以往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黑板+粉笔,课堂是由教师来主导的,但是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多数的学校在教学课堂中已经应用了多媒体技术以及相关的硬件设备,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注重积极的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充分的利用信息化的教学的资源备课,促使教学的过程和方法多样化。文章对于高中数学的备课实践做出了相应的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备课

对于教师来说,备课是上好课重要的前提。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大多数的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新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但是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前教师都应该注重备课的环节。备好一堂课需要教师结合教学课本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数学教师备课现状分析

高中的新课程对于教学方式提出了六个新的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高中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将这些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新课程实施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地到更好的、更全面的发展,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传统的备课方式和备课的内容也就要做出相应的改变[1]。

以往教师的备课方式是以考点,要点为主,单纯的强调课本和备课的重要性,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在备课的检查方面也只是注重教学形式的统一,从而忽略了高中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和教师不同的教学个性,因此对于大多数的高中数学教师来说,写教案是一件很头疼的工作,从而也导致教师在平时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写教案上,忽略了对学生的研究,而且大部分的教师备课时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这样的备课方式不仅达不到备课的目的,而且对教师的自我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没有任何的作用。

二、以学生为主体,明确备课目标

学生区别于工业产品,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和特点。高中数学教师要了解和明确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不同的个体差异,在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对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差异出相对应的分析,找出数学新知识教学的切入点。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学习基础不同的客观事实,有的同学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比较强,对于新的知识接受的也比较快,相反的,还有些同学初中的基础知识本就比较薄弱,在学习高中知识的衔接上就会感觉到很吃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充分的考虑和重视这些因素,备课时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概念,全面的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备课设计上兼顾这两类学生,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都可以感受到获取知识的愉悦感和成就感[2]。

三、基于教材,创新备课方式

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能否顺利的进行,这与教师怎样备课有着很大的关系。高中数学科目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搜集典型性的例题和学习资料拓展课本的知识。比如教师在备课时积极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抽象的立体几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动态的PPT来将这些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用直观的、动态的方式演示出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学习。教师也要用全新的方式来看待备课这一工作,在应用教材的同时超越教材,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也拓展了教师备课的渠道和备课资源,对教师的自我提升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有很重要的作用[3]。

四、围绕教学重点,重视备课过程与方法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在备课时选择合适的方法,对高中数学的教学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注意备课层次的多样性和备课形式的灵活性。对每个高中数学教师来说,要能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应用教案,将教案的教学内容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从而发现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时的不足和问题,以便于及时的解决并正确的引导学生,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而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在备课时要明确好教学的目标,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备课,加快高效课堂的构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使教学课堂充满生命力和活力。教师在备课方面也要改变以往形式化的备课方式,同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洋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思考[J].山西青年,2017(19):128.

[2]陈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集体备课探究[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7(04):22.

[3]陈建华.浅谈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师的集体备课[J].新课程(中学),2016(12):161.

[4]张永益.新要求·新方法·新途径——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备课初探[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6(07):34-35.

论文作者:韦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备课的思考论文_韦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