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认知基础变成认知障碍: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负迁移及其预防对策_数学论文

莫让认知基础成为认知障碍——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及预防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认知论文,小学生论文,对策论文,障碍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例一

在一堂“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课上,有如下一段教学过程:

1.出示图:猴妈妈拿出了一盘桃子(共4个),平均分给4只小猴。要平均分成几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几份?用哪一个分数表示?

生:,因为每只小猴分得了1个桃子。

师小结并出示: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

2.继续分桃:一盘桃子(共4个)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先在脑子里想一想,同桌说一说,指名交流。

生:

师:分母4是什么意思?题中要平均分成几份?老师以课件演示分一分。

师小结:这2个桃子是1份,一共有2份,每只猴子分得这盘桃子的

3.教师出示以及相应的直观图,引导学生比较:为什么同样是分4个桃子,得到的分数却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并贴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

至此,新授过程结束,转入巩固练习。可是在练习中,仍有不少学生出现了类似这样的错误。

实例二

在“认识线段”一课教学中,一位老师安排了以下练习:经过2个点,最多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经过3点呢?4点呢?先画一画,再回答。

有不少学生在数学书上画了起来,如下图:

随后快速得出答案:经过2个点最多可以连成 1条线段;3个点最多可以连成3条线段;4个点最多可以连成4条线段。

很显然,经过4个点,最多可以连成六条线段。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交流讨论,发现并纠正了其中的错误。

归因分析

以上两个教学实例中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学生的错误都是由他们已有的认知基础(包括认识结构和认知策略)引起的。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就是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现象。对上述案例中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分析,我们能够发现造成负迁移现象的主要原因大致有:

1.概念模糊,认识肤浅

在实例一中,学生在认识一个整体的之前,头脑中已经存在了有关分数的认知基础。其一,是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概念,如一个蛋糕的等,在这里,分母4均表示平均分成的4份,也就是4小块蛋糕,分子均表示其中的份数,也就是取的块数。其二,在本堂课一开始,学习了一盘桃子的,明确了把4个桃子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这4个桃子的。正是这样两个关于 的认识过程,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模模糊糊的原始概念:分数是表示取的个数与总个数的关系,其实也就是取得个数、块数与总个数、总块数的关系,就是4个里面的1个。而这种学生自发形成的肤浅认知恰恰是错误的。

此时,老师教学“一盘桃子(共4个)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学生根据以上认识产生了负迁移:一共有4只桃子,每只猴子分得了2只,因此就是4只桃子中的2只,就是

其实学生主要是错在对分数概念中的单位“1”没有真正到位的把握。因此,当学生对基本概念认识不到位、认知结构不完善时,是很容易产生负迁移现象的。

2.思维定势,随意推广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思维定势的情况是常见的。心理学观点认为,定势现象是一种预备性反应或反应的准备,它是在连续活动中发生的。在活动进程中,先前活动经验为后面的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有时是恰当的,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促进作用,然而有时却是不当的,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实例二中,学生在前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只要把各个点首尾相连,就能够得出答案。于是就把这种思维定势推广到后一个问题中,得出答案:经过4个点最多能画出4条线段。显然,这时的思维定势是不当的,影响了学生对问题本质的深入认识。

对策研究

为迁移而教,是一种科学的教学观,然而如何防止学生在学习中负迁移的发生,以避免一些有可能避免的错误呢?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得出以下几点:

1.提升认知水平,促进深刻理解

学生在学习中的负迁移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认知水平有关。在我们平常的教学中也不难看出,学生倾向于事物直观的、形象的认识,对于具体问题的把握也往往习惯停留于表面现象,而对于内在的、本质性的内容却熟视无睹,这导致他们凭着已有的经验和感觉去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尽可能提升认知水平,促进他们对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公式等的深刻理解。正如布鲁纳指出的,所掌握的知识越基础、越概括,对新学习的适应性就越广泛,迁移就越广泛。以上“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的教学就是如此,教师要努力让学生自觉形成单位“1”这个核心概念,从本质上认识分数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一种关系。

2.注重对比分析,加深思维体验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负迁移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还与新旧知识之间的某种相似性有关,这是造成负迁移的外在原因。在教学中,把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加深学生的思维体验,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比如在认识分数时,老师可以安排两个比较的环节:

第一次是让学生把一个物体的和一个整体(4个桃子)的进行比较。

在学生认识了一盘(4个)桃子的之后,头脑中已经出现了两种关于分数的不同认识,此时教师让学生进行比较甄别,一方面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平均分的对象发生了变化,自然地建构起一个整体的概念;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发现这两个分数本质上的相同点,即都是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用几分之一表示,都是表示取的份数与总份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实现了求同存异,完善、修正了学生已有认知基础。

第二次是让学生把一盘桃子(4个桃子)的进行比较。

在学生认识了一盘(4个)桃子的之后,原先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又一次得到重要拓展,实现了分数意义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及时安排学生比较“同样是4个桃子,为什么每只小猴刚才得到的是,而现在得到的是”,目的是要让学生深刻认识、理解分数的本质意义,即表示取的份数与总分份数之间的关系,而非表示取的个数与总个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比较,使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基础进一步得到完善和修正,从原先的自我萌发状态(或者说是原生态的)逐步过渡到有指导的自觉状态。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必要的、可靠的经验和预备知识,有效避免了原有认知经验成为认知障碍的可能。

3.避免机械重复,追求灵活应用

教学中让学生单一地重复练习某一学习内容必然会导致思维僵化,不仅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使其丧失对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造成他们在解决其他问题时发生负迁移。所以,教师对于练习内容的设计、选择和安排,对防止学生的负迁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在二年级乘法的练习课上,有位老师曾设计了这样一组题让学生解答:

(1)5个4是多少?(2)5乘4的积是多少? (3)5个4相加是多少?(4)5与4的和是多少? (5)5与4的积是多少?

尽管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感到挺头痛的,但他们对于乘法的含义,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乘法与加法的区别,感受是相当深刻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在学习乘法后对加法产生的负迁移。

4.突出回顾反思,提高元认知水平

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反思是他们对其自身认知过程的再度感知,是他们对其自身所采用方法及策略的再认识,同时这里也往往包含着批判的因素,一旦发现错误就能及时调整,以避免负迁移的发生或者避免一错再错的现象发生。比如在认识线段一课的练习中,老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回顾并与同桌交流各自的思维过程,在回顾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提出相互批判或自我批判的要求,让学生生能够主动发现思维过程中的漏洞,从而避免负迁移现象,也提高了学生元认知的水平。同时,在汇报过程中,老师还要注意抓住典型错误,引导大家一起反思,弄清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如何解决等,以便让大家掌握反思技巧,养成反思习惯,提高思维能力。

标签:;  ;  ;  ;  

不要让认知基础变成认知障碍: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负迁移及其预防对策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