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金红红1,姜婷 2通讯作者

金红红1 姜婷 2通讯作者

(1甘肃省临夏市民族医院;2甘肃省临夏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临夏731100)

摘要:目的:B超判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探讨。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60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主体,在取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允许下进行本次的临床研究。首先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心脏B超检查,之后通过对比前后检查结果数据,判断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准确性。结果:心脏B超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左房内径、右室流出道、主动脉内径等等,通过观察对比B超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的各项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准确性较高,准确率达到了84.91%,但是仍然低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准确率。结论: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准确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较为灵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心脏B超;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临床应用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人群多为老年人,由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作息和习惯,近些年来发病逐年增长,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根据调查,现如今,我国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位居世界第二名,对我国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要加紧对冠心病的临床研究。对于冠心病而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因此首先要提高冠心病检测的准确率。冠心病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三种,分别是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心电图以及心脏B超,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是检查冠心病的金标准,检查的准确率高达100%;心电图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其准确率较低,灵敏度也不高;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我院60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的B超检查结果,然后将其与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形成对比,判断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具体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该段时间内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60例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为案例。我院在取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允许下将其作为研究样本展开临床研究,纳入样本条件为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如果患者存在认知以及精神方面的障碍,肝肾功能障碍、对造影剂过敏等状况,则不可作为样本,其中60名患者中,有38名男性22名女性,患者年龄最高为72岁,最低为43岁;患病时间最长为9年,最短为2年;患者均表现出一定的临床症状,患者在各方面差异不大,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我院就诊后首先要接受常规检查例如X线和凝血指标等,其次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之前进行备皮、以及过敏实验,然后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在此过程中使用的心导管应为特定的型号,首先进行皮下穿刺,到达下肢,然后按顺序穿刺至降主动脉以及升主动脉,观察左右动脉口情况,此时将人造影剂注入,此时就可以清晰完整的观察冠状动脉的各项情况,例如是否狭窄、有无病变、位置在哪、病变程度、血管壁的情况等等,然后记录分析各项数据,对症治疗。最后在进行心脏B超检查,叮嘱患者平复心情,平卧,重点观察患者的左心室长轴、长周切面,心脏切面,系列短轴切面,以及左心室两腔、心尖四腔,划分之后仔细观察各个切面的节段性室壁运动情况,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冻结画面,对异常方面进行估算与分析,得出最终结果。然后将B超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准确性与灵敏性。

1.3判断标准

在试验结束之后,医护人员应该将患者心脏B超的检查数据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对比。征询患者的检测反馈,将其作为试验结果分析的重要一部分参考。在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以χ2检验验证组间差异,以t检验验证组间差异;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检查图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患者心尖圆钝,全心都有增长的情况,但是左心室的这一趋势表现的最为明显,患者的右心室并没有出现血栓回声,而且患者心脏内部各房、各室之间的间隔都完好的存在,通过彩色的室壁运动图像,我们可以看出,当处于静止时,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微弱无力,左心室前臂乳头肌运动减弱无力,无矛盾运动。

心脏B超的诊断结果显示,左房内径大于40毫米的患者有26例,左室舒末径大于55毫米的患者有11例,主动脉内径小于25毫米的患者有12例,左室流出道大于35毫米的患者有4例。也就是说,在我院的研究过程中,60例患者进行心脏B超检测,诊断出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情况有53例,因此,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准确性有88.33%。具体情况见下表。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及早的诊断和治疗有利于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我国的冠心病患者死亡率位居世界第二,因此有必要对冠心病进行研究,提高诊断的正确率,为治疗方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减少误诊、漏诊等现象。

冠心病的检查方法有三种,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是行业内最准确的方法,也是金标准;对于心电图而言,它是最常用的诊断手段,因为它无创伤,但是误诊率较高,很多时候在患者并没有患冠心病的情况下,心电图检测也可能出现异常,或者患者心绞痛发作心电图却显示无异常,灵敏度较低;当患者的心电图显示无异常时,可以使用心脏B超进行诊断,它不仅可以较为准确的捕捉到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情况,而且还可以检测出一系列的并发症,灵敏度高达88.33%。然而,心脏B超诊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心肌缺血等疾病的B超检查结果与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进行辨别时比较困难,而且心脏B超检查的穿透力较差,无法进行深入探测,检测过程中也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因而导致结果失误。

根据以上的数据以及分析,虽然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灵敏性较高,达到了88.33%,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的使用,但是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还要不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魏苇. 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34):70-71.

[2] 温福林, 丁辉, 刘国江, et al. 应用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研究[J]. 临床医学工程, 2017(11):17-18.

[3] 宁晓婷, 肖音. 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34):77-77.

论文作者:金红红1,姜婷 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3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金红红1,姜婷 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