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外源化合物反应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中国人外源化合物反应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汪海健[1]2003年在《中国人外源化合物反应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基因组多态性的主要形式,SNP计划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复杂疾病基因组学和药物基因组学有重要应用价值。外源化合物反应系统介导了药物毒物等的代谢、处置和效应,对这些基因群SNP的发掘和关联或相关性研究,是着眼于个体化治疗的遗传药理学和着眼于人群预防的肿瘤遗传流行病学的重要内容。 本研究是中国人SNP计划的遗传药理学子项目,包括叁个层次的研究内容:基于中国人群参考样本和PCR-Resequencing的SNP发掘技术平台,建立候选基因SNP系统目录,同时,着眼于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模式和单倍型结构,建立基于SNP数据的遗传分析方法;通过基因型与药动学表型的相关性分析,研究重要药物反应相关基因的遗传药理学;通过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外源化合物处置相关基因SNP与我国常见肿瘤的易感性的关联。 在本研究论文中,我们首先建立了中国人20个重要外源化合物反应相关基因的SNP系统目录,共发掘了271个SNP,并对候选基因的SNP分布、核苷酸与单倍型多态性,以及LD模式进行了初步描述;其中,我们解析了两个ABC转运体基因的LD模式和单倍型结构,发现尽管基因内重组等使LD模式很不规则,但均可解析出单倍型多态性较低的少数LD模块,说明LD和单倍型分析可为遗传关联研究的标记选择和实验设计提供重要信息。这样,通过SNP发现和多态性数据遗传分析的平台,为整个项目奠定了研究材料和方法的基础。在遗传药理学方面,通过对组胺甲基转移酶基因HNMT表型已知人群的SNP筛查和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调控区的几个常见SNP与酶活表型在女性中有相关性,提示HNMT可能受雌激素等调控,从而深入了对HNMT的遗传药理学和表达调控的认识;在肿瘤易感性方面,通过大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烟气主要致癌物NNK的代谢酶基因CYP2A13的一个功能SNP与肺癌尤其是其中的腺癌风险降低显着关联,首次在群体水平证实了该基因在肺癌病因学中的作用。

陈小平[2]2005年在《黄曲霉毒素B1反应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肝癌易感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物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污染和慢性HBV感染是我国肝癌高发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重要的风险因素。然而,在相同水平AFB1暴露和HBV感染的情况下,肝癌的发病风险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提示遗传因素可能是肝癌重要的病因。为阐明遗传因素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我们在中国人群基因组多态性项目组所选定的代表性中国个体中对AFB1反应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进行了系统的发掘,并通过分子进化分析、遗传药理学研究以及病例-对照研究,评估了自然选择在人类CYP3A家族基因核苷酸变异模式形成中的作用、中国人群CYP1A2遗传多态性与咖啡因代谢表型的关系、以及CYP3A4、CYP3A5、CYP1A2、XRCC1和ADPRT共5个基因的SNP与广西扶绥肝癌高发区肝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如下:(1) 整个CYP3A基因簇在非洲以外的人群中受到正性自然选择的作用;滑动视窗分析的结果提示,CYP3A4和CYP3A7在整个人群中受到正性自然选择的作用,而CYP3A43和CYP3A5分别在非洲以外人群和高加索人群中受到适应性选择的作用;(2) 在中国人群中,CYP1A2 G-3113A位点与体内低咖啡因代谢活性相关,该基因有2种和5种单倍型组合基因型分别与体内高和低咖啡因代谢活性相关;(3) 首次发现CYP3A5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与我国肝癌高发区肝癌的发病风险相关,与基因型为CYP3A5*3纯合子的个体相比较,携带野生型等位CYP3A5*1的个体患肝癌的风险显着下降,比值比(Odds ratio,OR)为0.70(95%置信区间[CI]:0.53-0.91,P=0.009);(4) 首次发现CYP1A2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与肝癌的易感性相关,基因型为-3860G/-3113G/5347C单倍型纯合子的个体患肝癌的风险显着增加(OR=1.65,95%CI:1.11-2.46,P=0.014),且该单倍型纯合子基因型增加肝癌风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HBsAg阴性人群(OR=2.69,95%CI:1.43-5.06,P=0.002)和吸烟人群(OR=2.00,95%CI:1.13-3.53,P=0.017)。本研究中发现的与肝癌易感性相关联的基因可为高发区高危个体的早期筛查和检出提供理想的遗传标记,为高发区肝癌化学预防药物的研制提供潜在的靶标,同时也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促进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张焜和[3]2009年在《多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与乙肝肝硬化风险的分子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乙肝肝硬化一般不可逆转,应重在预防。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只有少数发展为肝硬化,多数可长期处于无症状HBsAg携带状态,因此从中筛选出肝硬化高危个体并实施个体化预防措施,才是经济而有效的乙肝肝硬化预防策略。基于临床危险因素难以定量预测慢性HBV感染者肝硬化发生风险。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占人类可遗传变异的90%以上,是目前诠释疾病遗传易感性最好的遗传标记,可用于疾病风险的定量预测。遗传背景差异可能是慢性HBV感染者肝硬化发生风险高低的重要原因。乙肝肝硬化属多基因病,必须筛选出一组相关SNP才能有效地判断个体的发病风险。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对乙肝肝硬化发生过程中各个环节相关的多个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与肝硬化易感性的关系,同时建立数学模型对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硬化发生风险进行个体化的分子定量预测。目前尚未见乙肝肝硬化易感性相关的多位点基因多态性的系统分析及相应的分子预测模型研究报道。方法:本研究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方案,病例组为乙肝肝硬化患者,对照组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选择11个基因的17个多态性位点(IL-1A-889C/T、IL-1B+3953C/T和-511C/T、IL-10-592A/C、IFN-γ+874T/A和+2109A/G、TNF-α-308G/A和-238G/A、CD14-159C/T、CTLA-4-318C/T、MEH Tyr113His和-613C/T、GSTM1null/normal、MMP-9-1562C/T、ER1+29T/C、AGT-20A/C和-6A/G)进行分析。采取酚-氯仿法抽提患者血凝块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或PCR-SSP技术对各基因位点进行基因型分析。计算不同组别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乙肝肝硬化发生的相关性及其强度(OR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筛选独立的相关基因型或等位基因,建立乙肝肝硬化发生风险的分子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共有323例患者入选本研究,男226例,女97例,平均年龄51岁。乙肝肝硬化组168例,HBsAg携带组155例。两组间各年龄段例数构成比以及按性别分层统计的两组间各年龄段例数构成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43~0.241)。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易感性的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总样本的单因素分析显示,IFN-γ+874T/A多态位点与乙肝肝硬化易感性相关,其中TT是保护基因型(OR=0.55,P=0.039),TA是易感基因型(OR=1.93,P=0.025),A是易感等位基因(OR=1.82,P=0.036);IL-10-592A/C多态位点与乙肝肝硬化易感性弱相关(P=0.057~0.077),其他多态位点无关(P>0.1)。多因素分析显示ER1+29TC为易感基因型(OR=2.00,P=0.024),ER1+29T等位基因、AGT-20AA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与乙肝肝硬化弱相关(P=0.059~0.072)。(2)基于男性样本的单因素分析显示,IL-10-592A/C位点与男性乙肝肝硬化相关,其中AC是易感基因型(OR=1.86, P=0.042),AA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与肝硬化弱相关(P=0.076);IFN-γ+874T/A位点TA基因型也与男性乙肝肝硬化弱相关(P=0.074);其他多态位点无关(P>0.1)。多因素分析显示IL-10-592A/C位点的AC基因型(OR=3.79,P=0.002)或A等位基因(OR=3.70,P=0.049)、C等位基因(OR=3.70,P=0.049)均为危险因素。(3)基于女性样本的单因素分析显示,ER1+29T/C多态位点与女性乙肝肝硬化易感性相关,其中TC为易感基因型(OR=3.28,P=0.006),T为易感等位基因(OR=3.10,P=0.013),CC为保护基因型(OR=0.32,P=0.013);IL-1B+3953C/T位点和MEH-613C/T位点与女性乙肝肝硬化易感性弱相关(P=0.076-0.089),其他多态位点无关(P>0.1)。多因素分析显示危险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有ER1+29 TC基因型(OR=5.33,P=0.019)或T等位基因(OR=7.63,P=0.017)、CTLA-4-318CT基因型(OR=8.84,P=0.017)或T等位基因(OR=6.33,P=0.031)、IFN-γ+2109 AA基因型(OR=4.38,P=0.032),保护性基因型或等位基因有IL-1B+3593 CT基因型(OR=0.076,P=0.036)或T等位基因(OR=0061,P=0.026)、IFN-γ+2109 G等位基因(OR=0.174,P=0.012)。(4)基于男女混合样本、男性样本和女性样本的基因多态性检测数据,能分别建立起3个相应的乙肝肝硬化风险预测模型。3个模型对各自的建模病人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0.1%、69.3%和79.4%,对各自对应的全部病人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67.1%、67.5%和77.9%。以各模型对所对应的全部病人的预测概率值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2、0.670和0.813。结论: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如下:(1)所检测的多个基因多态性位点中,只有少数与慢性HBV感染者肝硬化易感性有关,多数关联不强或不相关;(2)与乙肝肝硬化相关的基因多态性主要集中在免疫相关基因和雌激素受体α基因,尤其是细胞因子基因;(3)男性与女性患者乙肝肝硬化易感性相关基因多态性位点有所不同,男性主要涉及细胞因子基因,女性患者除细胞因子基因外,还涉及雌激素受体α和细胞免疫相关基因;(4)女性患者的乙肝肝硬化与遗传变异的相关性强于男性患者,更多的基因多态性位点与女性患者相关,提示男性乙肝肝硬化的预防应该更重视环境因素控制,而女性乙肝肝硬化的预防应该更重视遗传因素的影响。(5)基于不同的基因多态性数据(混合样本、男性样本和女性样本),均能建立起有意义的乙肝肝硬化风险预测模型,女性患者的预测模型的预测效率良好,优于男性和不分性别的预测模型。

李向阳[4]2010年在《候选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它正成为21世纪全球新灾难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30年将有3.66亿人患有糖尿病。如今,更好地对T2DM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大量证据表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产生会引起高血糖症,并最终提高各组织的氧化应激。如果内源性抗氧化剂缺乏一个适当补偿的回应,机体系统就会由于氧化还原失衡变得不堪重负,导致应激敏感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一个主要的结果是基因编码产物使细胞损伤,最终可能发展为糖尿病并发症晚期。在大多数情况下,2型糖尿病的确切原因似乎是多基因性的,但具体机制还不清楚。多基因表达紊乱的最初不利结果是导致慢性高血糖。而慢性高血糖对β细胞会产生不利影响,并引起β细胞损伤的恶性循环。深入研究影响人类β细胞功能的遗传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T2DM有极大帮助。在众多候选基因中,我们发现HO-1、Nrf2、NOS3和FTO基因与氧化应激诱导的疾病相关,氧化应激可直接作用β细胞使其功能受损。而SLC30A8基因参与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因此,本研究拟对HO-1、Nrf2、NOS3、SLC30A8和FTO基因多态性与T2DM易感性进行相关分析,为预防和治疗T2DM提供理论指导。第一部分Nrf2,NOS3和HO-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联研究目的:试图确定在中国汉族人群HO-1、Nrf2和NOS3多态性的风险等位基因是否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存在相关性。同时,也探讨这多态性与氧化应激和抗氧化状态的关联。方法:检测了2517名试验者的HO-1、Nrf2和NOS3多态性,包括新诊断T2DM884名,IGR 306名和NGT 1327名。HO-1、Nrf2和NOS3多态性等位基因分型是在ABI7900HT型荧光定量PCR仪(Applied Biosystems, Foster City, CA, USA)上,采用TaqMan探针法进行的。运用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方法分别分析HO-1、Nrf2和NOS3多态性与T2DM易感性的关联。同时,用ANOVA分析了风险等位基因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氧化应激和抗氧化状态的可能联系。结果:对Nrf2rs6721961 SNP来说,校正年龄和性别等影响因素后,AA基因型患T2DM或T2DM/IGR的危险显着增加,分别为CC基因型的1.562倍(95%CI1.110-2.200;P=0.011)和1.480倍(95%CI 1.071-2.044;P=0.017)。与基因型CC携带者和基因型CA携带者相比,基因型AA携带者的TAOC、SOD、CAT、GSH和GSH-Px水平均显着降低,而和IR脂质过氧化的代谢产物升高。在NOS3 rs1799983SNP中,校正年龄和性别等影响因素后,等位基因T携带者(基因型GT和TT携带者)相对基因型GG携带者发生T2DM和IGR合并T2DM的危险性有显着性差异,ORs值分别为T2DM:0.766(95%CI0.607-0.966;P=0.025);IGR合并T2DM:0.796(95%CI0.644-0.984;P=0.035)。与基因型GG携带者相比,基因型TT携带者的β细胞功能、SOD、CAT和GSH-Px的水平显着高于基因型GG携带者的水平,而MDA浓度显着降低。结论:在本研究人群中,Nrf2rs6721961 SNP和NOS3 rs1799983 SNP与2型糖尿病存在显着相关性。Nrf2 rs6721961 SNP能够提高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而NOS3rs1799983 SNP可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此外,它们的相关性与氧化应激和抗氧化状态有关。第二部分FTO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肥胖和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目标: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例对照研究人群中,进行FTO基因rs9939609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否与肥胖的风险相关。同时,也进一步了解这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否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相关。方法:对2587名受试者进行了FTO基因rs9939609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成功分型。这2587名受试者包括:肥胖243名、超重976名和正常体重1368名;或者新诊断的糖尿病人877名、IGR 305名和NGT 1368名。FTO基因rs9939609单核苷酸多态性等位基因分型是在AB17900HT型荧光定量PCR仪上,采用TaqMan探针法进行的。通过SDS 2.2.1软件对结果进行基因分型判断。运用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方法分别分析rs9939609 SNP构建的等位基因或基因型与IGR、T2DM以及IGR结合T2DM发病危险的相关性。肥胖的判断标准为:BMI≥28 Kg/m2;超重的判断标准为:24 Kg/m2≤BMI<28Kg/m2。所有受试者为没有血缘关系的汉族人,均知晓本研究的意义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结果:在T2DM病例对照研究中,与NGT组相比,T2DM组的BMI显着增高(P<0.001)。rs9939609 SNP的次等位基因频率(MAF)为0.13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肥胖、超重和正常体重组的次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58、0.151和0.115;T2DM、IGR和NGT组的次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51、0.144和0.120。在肥胖病例对照研究中,与等位基因T相比,A等位基因患肥胖和超重的风险分别是1.447倍(95%CI1.104-1.896;P=0.007)和1.363倍(95%CI 1.149-1.617;P<0.0001)。在T2DM病例对照研究中,与NGT组相比,患糖尿病风险的A vs.T的OR值为1.305(95%CI1.097-1.552;P=0.003),患IGR结合T2DM风险的Avs.T的OR值为1.280(95%CI1.089-1.503;P=0.003)。校正年龄、性别和BMI等影响因素后,患T2DM和IGR结合T2DM风险的Avs.T的OR值分别为1.270和1.241(95%CI 1.048-1.540;P=0.015和95%cI 1.035-1.489;P=0.020)。我们也证明了肥胖或超重与糖尿病风险有很强的关联性(P<0.0001 andP<0.0001)。在基因型TT携带者中,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肥胖人群患IGR风险要提高4.351倍(95%CI 2.293-8.258;P<0.0001),患T2DM的风险要提高3.578倍(95%CI 2.385-5.368;P<0.0001)。在基因型AA/AT携带者中,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肥胖人群患IGR风险要提高6.758倍(95%CI 2.456-18.597;P<0.0001),患T2DM的风险要提高4.898倍(95%CI 2.409-9.960;P<0.0001)。同样,在基因型TT携带者或AA/AT携带者中,与正常体重人群相比,超重人群与IGR和T2DM的风险显着相关(P<0.0001;P<0.0001;P<0.0001和P=0.0004)。结论:在汉族人群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病例对照研究中,rs993960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肥胖和糖尿病的风险显着相关。第叁部分SLC30A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的相关性研究目的:试图确定在中国汉族人群SLC30A8rs13266634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风险等位基因是否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和糖调节受损存在相关性,以及对以前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SLC30A8 rs13266634 SNP对T2DM易感性的影响程度。也进一步探讨这SNP是否与p细胞功能有关。方法:检测了2918名试验者的SLC30A8基因rs13266634单核苷酸多态性,包括新诊断T2DM 1036名,IGR 343名和NGT 1539名。SLC30A8基因rsl3266634单核苷酸多态性等位基因分型是在ABI7900HT型荧光定量PCR仪上,采用TaqMan探针法进行的。运用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方法分别分析rs1 3266634 SNP与T2DM易感性的关联。使用RevMan 5.0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并评估是否有发表偏倚。同时,用ANOVA分析风险等位基因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可能联系。结果:与等位基因T比较,等位基因C与T2DM和T2DM/IGR的风险存在显着相关(OR=1.199,95%CI 1.059-1.358,P=0.004;OR=1.214,95%CI 1.081-1.364,P=0.001)。CC基因型患T2DM或T2DM/IGR的风险显着增加,分别为TT基因型的1.365倍(95%CI 1.081-1.723;P=0.009)和1.398倍(95%CI 1.124-1.740;P=0.003)。然而,基因型CC和等位基因C患IGR的风险更高(OR=1.506,95%CI 1.078-2.103,P=0.016;OR=1.259,95%CI 1.056-1,500,P=0.010)。对前期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后,OR值为1.15(95%CI1.10-1.20)。与携带基因型TT受试者比较,携带基因型CC试验者的HOMA-beta显着减少(P=0.003)。结论:在本研究人群中,SLC30A8 rs13266634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风险等位基因C与2型糖尿病和IGR的风险存在显着相关,其相关性是通过影响胰岛p细胞功能实现的。

梁戈玉[5]2005年在《汉族人群肺癌易感基因及其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肺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研究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检测比较了汉族人群CYP1A1、CYP1B1、CYP2C19、CYP2D6、CYP2E1、GSTM1、GSTT1、GSTP1、mEH、NAT2、NQO1、XPA、XPD、XRCC1、XRCC3、hOGG1等代谢酶和修复酶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布及其与该人群肺癌易感性之间的关系,并调查分析了汉族人群肺癌发生的环境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的统计学分析与单纯病例研究方法,初步确定了基因-基因,基因-环境在汉族人群肺癌发生中存在的交互作用。同时还探讨了两个新发展的SNP快速检测技术——diASA-AMP技术和双色荧光杂交芯片技术在人群中进行肺癌相关基因筛检的可行性,以期为肺癌病因学研究,高危人群筛检,以及肺癌的一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平台。本论文具体内容如下:1.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和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按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原则选择原发性肺癌患者及对照227对,每例收集血液3ml,提取基因组DNA。运用PCR-RFLP、diASA-AMP及双色荧光杂交芯片技术对CYP1A1、CYP1B1、CYP2C19、CYP2D6、CYP2E1、GSTM1、GSTT1、GSTP1、mEH、NAT2、NQO1等代谢酶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携带CYP1A1突变基因型,GSTT1缺失基因型, NAT2 M3等位基因可增加患肺鳞癌的危险性,OR值分别为2.07(95%CI=1.10-3.92),1.90(95%CI=1.09- 3.30),1.63(95%CI=1.03-2.59)。携带CYP2C19突变基因型者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2.07倍(95%CI =1.34-3.17)。经组织病理学分类后分析发现,CYP2C19突变基因型可同时增加患肺鳞癌和腺癌的危险性,但以患肺鳞癌的危险性增加较多(OR=2.25,95%CI=1.14-4.44)。CYP1B1、CYP2D6、CYP2E1、GSTM1、GSTP1、mEH、NQO1基因在肺癌组和与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分布无显着性差异。CYP1B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肺癌易感性的关系为首次报道。2.修复酶基因多态性和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运用PCR-RFLP、diASA-AMP及双色荧光杂交芯片技术对XPA、XPD、XRCC1、XRCC3、hOGG1修复酶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携带XRCC1突变基因型可增加患肺腺癌的危险性(OR=1.91, 95%CI=1.12-3.23)。携带XPD突变基因型者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3.13倍(95%CI=1.78-5.49)。经组织病理学分类后分析发现,XPD突变基因型可同时增加患肺鳞癌和腺癌的危险性, OR值分别为3.20(95%CI=1.57-6.51)和3.00(95%CI=1.19-7.56)。XPA、XRCC3、hOGG1基因在肺癌组和与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分布无显着性差异。XPA与XRCC3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肺癌易感性的关系为首次研究,其中XPA A23G位点突变频率在汉族人群的分布为首次报道。3.代谢酶基因与修复酶基因多态性在肺癌发生中的交互作用研究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在α=0.05水平上发现,CYP1A1突变基因型与GSTM1缺失基因型(OR=2.23),CYP2C19突变基因型与NQO1突变基因型(OR=2.61),mEH-exon3突变基因型与NQO1突变基因型(OR=2.47),CYP2C19突变基因型与XPA突变基因型之间对肺癌的发生存在协同作用(OR=4.55),同时携带两种突变基因型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比单独携带其中任何一个突变基因型明显增加。4.肺癌环境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对所有病例-对照以回顾性问卷询问的方式进行肺癌环境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一般社会学特征、肺部疾病史、吸烟状况、烹调油烟接触状况、职业接触史、煤烟接触状况、家族肿瘤史等19项环境危险因素。结合组织病理学的诊断结果,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对江苏汉族人群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筛检和危险度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结果表明肺部疾病史、吸烟指数、职业有害物质接触史是肺鳞癌发生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同时消除这些因素其发病可减少67.24%;肺部疾病史、吸烟指数、烹饪时厨房充满油烟味、煤炉使用年限、肿瘤家族史是肺腺癌发生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同时消除这些因素其发病可减少58.92%。5.基因-环境在肺癌发生中交互作用的单纯病例研究应用单纯病例研究分析了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表明,CYP1A1基因多态性、hOGG1基因多态性分别与吸烟对肺癌的发生存在有协同作用。携带CYP1A1突变基因型或hOGG1突变基因型而又同时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OR值分别为2.29(95%CI=1.31-3.98)和2.30(95%CI=1.00-5.27)。GSTP1基因多态性、XPD基因多态性分别与煤炉使用年限对肺癌的发生存在有协同作用。携带GSTP1突变基因型或XPD突变基因型可增加接触煤烟不超过20年者肺癌发生的危险性,OR值分别为2.23(95%CI=1.09-4.54)和3.12(95%CI=1.42-6.85)。6.人工修饰双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法(diASA- AMP)在肺癌易感基因筛选中的应用本研究首次应用课题协作组成员华东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周国华教授等发明的一种新的快速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diASA-AMP技术(发明专利公开号:1446928)对汉族人群肺癌相关易感基因CYP1B1、GSTP1、hOGG1和XPD进行检测和筛选,并对该技术应用于人群SNP筛检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对照组各等位基因频率(CYP1B1: C 84.1%, G 15.9%; GSTP1: A 77.1%, G 22.9%; hOGG1: C 39.4%, G 60.6%; XPD: A 93.3%, C 6.7%),与现有的中国人资料结果相近(CYP1B1: C 83.0%,G 17%; GSTP1: A 75.6%, G 24.4%; hOGG1: C 44.9%, G 55.1%; XPD: A 92.8%, C 7.2%)。CYP1B1、GSTP1、hOGG1基因各随机选取15例样本进行测序,结果与diASA-AMP法结果完全相符。XPD基因随机抽取115例样本进行PCR-RFLP分型,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有4例不相符,二者检测相同结果的吻合率为96.5%,经χ2检验两种方法的基因型分型结果具有很好的关联性和一致性(Kappa=0.90,95%CI=0.81-1.00)。7.双色荧光杂交芯片在肺癌易感基因筛选中的应用本研究首次应用课题协作组成员东南大学吴健雄实验室陆祖宏教授等创建的一种新的高通量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双色荧光杂交芯片技术对汉族人群肺癌相关易感基因CYP1A1、XRCC3进行了检测和筛选,并对该技术应用于人群SNP筛检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152例样本的CYP1A1基因双色荧光杂交芯片技术分型结果与PCR-RFLP结果完全相符。XRCC3基因在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C 94.1%, T 5.9%)与现有的中国人资料结果一致(C 94.1%-95.2%,T 4.8%-5.9%)。XRCC3基因随机抽取125例样本进行PCR-RFLP分型,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有2例不相符,二者检测相同结果的吻合率为98.4%,经χ2检验两种方法的基因型分型结果具有很好的关联性和一致性(Kappa=0.97,95%CI=0.92-1.01)。综合分析上述研究结果,可获得以下初步结论:1. CYP1A1、CYP2C19、GSTT1、NAT2、XPD、XRCC1基因与汉族人群肺癌易感性相关。其中CYP1A1突变基因型,GSTT1缺失基因型,NAT2 M3等位基因增加了患肺鳞癌的危险性,XRCC1突变基因型增加了患肺腺癌的危险性,CYP2C19突变基因型、XPD突变基因型同时增加患肺鳞癌和肺腺癌的危险性。CYP1A1与GSTM1,CYP2C19与NQO1,mEH-exon3与NQO1,CYP2C19与XPA基因对肺癌的发生存在交互作用,同时携带两种突变基因型个体更容易发生肺癌。2.肺部疾病史、吸烟指数、职业有害物质接触史是汉族人群肺鳞癌发生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肺部疾病史、吸烟指数、烹饪时厨房充满油烟味、煤炉使用年限、肿瘤家族史是肺腺癌发生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3. CYP1A1、hOGG1突变基因型与吸烟对肺癌的发生存在协同作用,GSTP1、XPD突变基因型与不超过20年煤炉使用年限对肺癌的发生存在有协同作用,两种因素同时存在时均使肺癌患病危险性升高。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之间的联合检测有助于筛选肺癌发生的高危人群。4. DiASA-AMP技术与双色荧光杂交芯片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度。与传统PCR-RFLP方法相比,diASA-AMP技术简便、快速、经济,适用于较大规模人群SNP位点的快速检测;双色荧光杂交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和自动化的特点,在大规模人群SNP筛检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刘长青[6]2005年在《山东省地方鸡种风味特性候选基因ADSL与ATIC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地方鸡种种质资源,素以肉汁细嫩、肉味香浓等特性而着称于世。山东省地方鸡种种质资源是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地方畜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是未来畜禽品种改良的遗传基础。在畜禽肉制品中,谷氨酸钠盐和肌苷酸是主要鲜味物,目前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以肌苷酸的含量作为肉类风味以及新鲜程度的衡量指标。 畜禽肉类风味特性属于数量性状,有些数量性状基因座位(QTL)具有较大的效应,甚至是主效基因。影响肌苷酸(IMP)生成及其含量的基因都是影响肌肉风味特性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以山东省四个重要地方鸡种寿光鸡、济宁百日鸡、莱芜黑鸡和琅琊鸡为研究对象,选用肌苷酸合成途径中催化最后叁步反应的关键酶基因ADSL与ATIC基因作为控制鸡风味特性性状的候选基因。通过分析其对肌苷酸合成酶系以及嘌呤核苷酸循环酶系活力的影响,确定影响鸡肉肌苷酸含量的主效基因,以期能找到不同鸡种之间肌苷酸含量差异的根源,为鸡肉风味特性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 腺苷酸琥珀酸裂解酶(ADSL)是催化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与嘌呤核苷酸循环的双功能酶。本研究发现在ADSL基因cDNA全序列共出现17处碱基有差异,其中8处为错义突变,并无碱基缺失与插入现象(Indel)发生。济宁百日鸡中存在两个碱基错义突变造成的氨基酸残基的替换,可能影响ADSL的活性,其中T340C碱基突变造成的C114R氨基酸残基替换恰好位于延胡索酸超家族叁个高度保守区域的1区,而且距离与AMP结合的残基His108很近,可能会影响到AMP与ADSL的结合;A887G碱基突变造成的K296R氨基酸残基替换恰好位于延胡索酸超家族高度保守的基元内,该基元涉及与底物SAICAR和延胡索酸盐的结合,K296R氨基酸残基替换必然会影响济宁百日鸡ADSL酶的活性。 通过分析各鸡种ADSL基因5′侧翼调控区的差异,发现寿光鸡ADSL基因5′侧翼调控区-27bp处发生C→T突变,使得本来不是NRF-2(核呼吸因子2)结合位点的CTCC突变为NRF-2结合位点CTTC,而且在-18bp处具有另外一个潜在的NRF-2结合位点。-27bp发生的C→T突变与人类ADSL基因调控区第一个NRF-2结合位点发生突变导致ADSL缺陷的位置非常相似。寿光鸡这两个潜在的NRF-2结合位点在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基因调控上可能起

张荣秀[7]2018年在《新疆哈萨克族、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细胞色素P450 3A5基因多态性与氨氯地平预期降压疗效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细胞色素P4503A5(CYP3A5)基因多态性的民族差异与氨氯地平预期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纳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94例(哈萨克族203例、维吾尔族191例),提取外周血DNA,采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荧光探针技术及DNA测序技术检测CYP3A5基因多态性。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样本中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YP3A5基因型的民族差异及与氨氯地平预期降压疗效的关系。结果:哈萨克族CYP3A5*3*3频率(79.3%)较维吾尔族(66.5%)频率高,两民族CYP3A5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95,P=0.013)。调整基线血压、体质量指数、血脂、性别及年龄后,39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氨氯地平预期疗效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低度敏感的频率分别为:73.10%,24.87%,2.03%;其中203例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为79.3%,18.7%,2.0%;191例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为:66.5%,31.4%,2.1%;对氨氯地平预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Logistic回归分析CYP3A5基因民族差异与氨氯地平预期降压疗效有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OR=2.105,P=0.035)。结论:新疆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YP3A5基因存在民族差异,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较维吾尔族患者对氨氯地平敏感性更高,民族与氨氯地平预期降压疗效相关。

杨月珍[8]2008年在《重组人CYP2D6的体外表达、活性研究及其在药物筛选中的初步应用》文中提出人细胞色素2D6是药物代谢酶P450家族中一种重要的成员,也是最具多态性的CYP酶之一,其基因的多态性导致酶活性的增高,降低或者丧失,在表型上表现为弱代谢,中间代谢与强代谢叁种。CYP2D6在肝脏中的含量不到5%,但临床上常用药物近30%由此酶代谢。本研究克隆CYP2D6野生株(wild type,WT)及五个单核苷酸突变株(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A237S,E418Q,R343G,T107I和V11M的cDNA到半乳糖可诱导的表达载体pYES2/CT中,利用酿酒酵母表达重组酶,通过免疫印迹杂交验证目的蛋白表达,进而用CYP2D6的传统探针底物丁呋洛尔和相对特异性的荧光底物AMMC检测重组酶的活性,比较不同SNPs与WT在代谢这两种底物的酶动力学方面的差异,并利用高通量的荧光检测技术对23种药物进行抑制筛选。成功地建立了稳定的P450酶的异源表达系统,初步搭建了在体外利用重组P450酶进行药物代谢研究的平台。通过PCR方法从商品化的质粒中获得CYP2D6野生株的cDNA(全长约为1.5kbp),克隆到半乳糖可诱导的表达载体pYES2/CT中。以野生株的cDNA为模板,利用PCR定点突变的方法引入单核苷酸突变位点,由此获得五株SNPs(A237S,E418Q,R343G,T107I,V11M)的cDNA。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pYES2/CT-CYP2D6及其五株SNPs转化到酿酒酵母中,诱导表达重组酶蛋白,通过Westernblotting验证目的蛋白表达。在验证目的蛋白得到表达之后,大量诱导重组CYP2D6蛋白,通过机械裂解法破碎酵母细胞,进一步通过差速离心法获得蛋白微粒体。利用Bradford assay测定微粒体中的蛋白含量。取适量微粒体蛋白与CYP2D6相对特异性荧光底物AMMC及传统的探针底物丁呋洛尔分别进行酶动力学反应,通过荧光检测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析,反应在产物的生成量与酶浓度及反应时间都成线性的条件下进行。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法计算K_m、V_(max)值,根据CL_(int)=V_(max)/K_m计算内在清除率。比较不同SNPs与WT代谢两种底物的异同。荧光底物AMMC的检测结果表明:A237S,E418Q,R343G与WT相比K_m值没有明显变化,而V_(max)值显示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A237S与WT接近,E418Q降低一半,R343G约为WT的1/4。V11M的K_m值降低了一半,而V_(max)值增加了一倍。有趣地是,T107I突变大大降低了底物的亲和力,K_m值为野生株的4倍,V_(max)值没有明显变化。探针底物丁呋洛尔的检测结果表明:除T107I外,其余四株SNPs(A237S,E418Q,R343G,V11M)的K_m值与WT相比都降低了一半,而T107I呈现出与WT相似的底物亲和力。同样,V_(max)值与WT相比显示不同程度的差异,A237S与E418Q的V_(max)值降低了一半,R343G与T107I分别降低了85%和70%。而V11M的V_(max)值增加了一倍。特异性抑制剂奎宁丁对CYP2D6野生株催化代谢AMMC与丁呋洛尔的活性都呈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用这两种底物检测求得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分别为0.09±0.01,0.11±0.02μM.利用荧光检测技术筛查了抗抑郁药等8类23种药物,其中抗抑郁药物氟西汀,舍曲林,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和抗精神病类药物氯丙嗪,硫利达嗪对CYP2D6的野生株及突变株都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抗糖尿病药和降胆固醇类药物对CYP2D6都无抑制作用;同一种药物对不同SNPs的抑制程度不尽相同。用HPLC分析了上述23种药对CYP2D6野生株催化代谢丁呋洛尔的抑制情况,结果表明这些药物对两种底物的作用基本是一致的。本研究成功地克隆了CYP2D6野生株及5个单核苷酸突变株的cDNA,并构建了酵母表达体系。利用高通量的荧光检测技术和灵敏的HPLC方法测定了CYP2D6的野生株及SNPs的酶动力学参数,分析比较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对酶活性的影响。初步建立了高通量的药物筛选平台。

田丹丹[9]2012年在《UGT1A9多态性对丙泊酚靶控输注药效学及单次注射药动学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丙泊酚(propofol)是一临床应用广泛的速效强效静脉麻醉镇静药物,其具有诸多优点:诱导迅速平稳、体内代谢速度快、停药后苏醒快、安全范围较大、不良反应少等,已经成为全球用量最大的成人临床麻醉和ICU镇静的静脉麻醉药。但文献报道其镇静效应及药代动力学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代谢酶等遗传因素的改变可以影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而镇静药物临床镇静效应的个体差异可能就是受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 tansferase, UGTs)基因1A9多态性对良性乳腺肿块切除术女性患者停止靶控输注丙泊酚后,患者意识恢复期丙泊酚镇静效应个体差异的影响,以及对单次静脉注射丙泊酚后药代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麻醉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案,为实现以基因为导向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与分组选择150例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良性乳腺肿块切除手术女性患者,ASA分级:I或Ⅱ级,年龄在20-50岁之间,体重指数范围(1±20%)。术前常规检查心、肝、肺、肾功能均无异常,排除标准:有吸烟史、酗酒史、精神病及癫痫病史、糖尿病、甲亢、内分泌功能紊乱、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肾脏病、肝脏病史、近期使用过肝药酶诱导剂或抑制剂、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的患者。根据UGT1A9基因型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野生型纯合子、突变型杂合子和突变型纯合子叁组。此研究设计方案通过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了解本试验过程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纳入该试验。2.麻醉方法2.1药效学部分本试验中纳入的所有患者均采用统一的静脉麻醉方法,丙泊酚应用靶控输注(TCI)给药模式,麻醉诱导:丙泊酚TCI血浆靶控浓度为3μg/ml,待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置入喉罩并机械通气;麻醉维持:术中所有患者均以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3μg/ml,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和间断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在手术结束前30min和5min分别停用顺式阿曲库铵和瑞芬太尼,手术结束即刻停止丙泊酚的靶控输注,同时静脉注射阿托品和新斯的明进行肌松药的拮抗,并对患者进行丙泊酚镇静效应的评估,待患者神志清醒并且自主呼吸恢复良好后拔除喉罩。2.2药动学部分所有患者采用统一的全凭静脉麻醉方法,麻醉诱导:30例患者于20s内恒速静脉推注丙泊酚2mg-kg-1、瑞芬太尼1.5μg·kg-1、顷阿曲库铵0.15μg·kg-1待患者意识消失并且肌肉松弛良好后,置入喉罩进行机械通气管理,维持患者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35-45mmHg范围内波动;麻醉维持:持续吸入1%~2%七氟烷,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0.3μg·kg-1,依麻醉深浅随时调整维持麻醉药物剂量以确保所有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毕及时停药和进行肌松药的拮抗。检测患者UGT1A9基因型,分别分为UGT1A91399C/C(野生型纯合子)I399C/T(突变型杂合子)1399T/T(突变型纯合子);-1818T/T(野生型纯合子)-1818C/T(突变型杂合子)-1818C/C(突变型纯合子);-1887T/T(野生型纯合子)-1887T/G(突变型杂合子)-1887G/G(突变型纯合子)。3.丙泊酚镇静效应的评价评估并记录停止靶控输注丙泊酚至患者警觉-镇静评分(OAA/S)达到4分的时间、效应室浓度和BIS值,患者意识恢复时(BIS>80)的时间和效应室浓度,以此作为评价停止丙泊酚靶控输注后意识恢复期患者镇静效应的指标。4.基因型检测术前采集患者静脉血样1ml,于一周内应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患者的基因组DNA,而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及直接测序技术,对UGT1A9I399C>T、-1818T>C、-1887T>G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分析。5.血标本采集药效学部分,停止丙泊酚靶控输注后,于患者BIS升至80时经对侧肘静脉抽取血样3ml,药动学部分,于丙泊酚单次静脉注射后采集患者血样,采血时间分别为:1、3、5、10、15、30、45、60、90、120、240和360min经给药对侧肘静脉抽取血样3ml,EDTA抗凝后3000r/min离心10min,抽取上层血浆2ml保存在EP管内,冻存于-80℃冰箱待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血浆中的丙泊酚浓度。本实验应用由中国药理学会专业委员会编制的DAS药动学软件处理丙泊酚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选择最佳房室模型,绘制曲线并求得药动学参数。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本研究的实验数据,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x2检验检测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x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检测不同种族间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多组间数据,采用LSD法用于各组间比较。为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代谢酶不同基因型组间丙泊酚镇静效应的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采用x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比较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来分析计量资料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直线相关与回归进行处理丙泊酚标准曲线回归方程,检验水准a=0.05。结果1.一般情况纳入本实验的各组患者的年龄、BMI、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相关麻醉药品的使用量、术中失血量、输液量、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中UGT1A9等位基因频率在中国汉族乳腺手术患者UGT1A91399C>T、-18181>C、-18871>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2.3%、41%和9.3%,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其中,UGT1A91399C>T等位基因频率与文献报道的中国汉族(55.0%)无差异(P>o.05),但比日本人群(64.4%)低,比高加索人(38%)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GT1A9-1818T>C、-18871>G等位基因频率与文献报道的中国汉族(47.6%和9.5%)无差异(P>o.05)。3.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丙泊酚TCI药效指标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意识恢复期丙泊酚的镇静效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停止靶控输注丙泊酚至患者OAA/S达到4分的时间5(3,7)min相差18倍,效应室浓度102~209μg·ml-1(2.2±0.4μg·ml-1)相差2.5倍,BIS值51~80(69±7)相差1.9倍;患者BIS>80的时间8(6,11)min相差15倍,效应室浓度0.9-2.8μg·ml-1(1.9±0.4μg-ml-1)相差3.3倍。患者意识恢复期丙泊酚的各项镇静效应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呈现较大的个体差异。4.UGT1A9多态性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丙泊酚镇静效应的影响所有患者根据UGT1A9I399C>T、-1818T>C、-1887T>G基因型检测结果分为野生纯合子组、突变杂合子组和突变纯合子组。一般情况比较各组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患者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靶控输注丙泊酚后患者意识恢复期各丙泊酚镇静效应指标在UGT1A9I399C>T、-1818T>C、-1887T>G各基因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的年龄、BMI和手术时间作为协变量对实验结果进行协方差分析后的结果表明丙泊酚镇静效应各基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靶控输注丙泊酚后患者意识恢复期丙泊酚镇静效应指标,与UGT1A9I399C/C-1818C/T组比较,I399C/T-1818C/T组和I399C/T-1818T/T组患者OAAS达4分的时间较长,此时的效应室浓度较低、BIS升至80的时间较长,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丙泊酚浓度丙泊酚标准色谱图保留时间分别为11.1min和7.1min,此结果显示丙泊酚和内标完全分离,本研究中的丙泊酚检测浓度范围为0.05~25.6μg·mL-1,丙泊酚检测低限0.01μg·mL-1.所得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0.0185X+0.0089,相关系数:r=0.9989。采用0.1、1.6和25.6μg·ml-1叁种浓度检测丙泊酚回收率,其检测结果:101.21%、102.07%和99.98%,RSD均小于5%;日内精密度RSD为3.26%~11.00%及日间精密度为2.55%~8.00%。6.UGT1A9多态性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丙泊酚单次注射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应用DAS软件对各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和模型识别,根据拟合结果绘制的药-时曲线,均符合叁房室开放模型的特点。UGT1A91399C/C、 C/T、T/T各组患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为(1.31±0.11vs1.28±0.11vs1.45±0.10) min、T1/2β为(29.88±3.00vs19.68±1.28vs21.59±l.18) min、T1/2γ为(209.65±31.45vs156.76±13.15vs215.85±20.36) min、为(111.38±3.71vs110.89±2.64vs108.45±3.28)μg·min-1·ml-1、CL为(0.0152±0.0004vs0.0151±0.0003vs0.0151±0.0005) ml·kg·min-1、Cmax为(8.71±0.62vs8.88±0.64vs8.52±0.83) μg·ml-1,叁组间比较药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UGT1A9-1818T/T、 T/C、C/C各组患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a为(1.35±0.12vs1.33±0.08vs1.43±0.16) min、T1/2β为(26.71±2.22vs21.84±1.64vs20.00±1.25) min、T1/2γ为(209.52±26.75vs184.98±16.93vs194.58±28.64)min、AUC0→t为(113.808±3.659vs107.342±2.641vs111.959±3.204)μg·min·ml-1、CL为(0.0146±0.0005vs0.155±0.0003vs0.015±0.0003) ml·kg-1·min-1、Cmax为(8.56±0.75vs8.68±0.71vs0.1046±0.0058) μg·ml-,叁组间比较药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UGT1A9-1887T/G、G/G组患者例数较少,所以合并为一组,与-1887T/T组比较,两组患者(T/T vs TG/GG)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为(1.16±0.22vs1.39±0.34) min、T1/2β为(24.65±8.62vs22.23±5.83) min、T1/2γ为(194.02±48.34vs192.78±71.90) mi、AUC0→t为(0.131±0.022vs0.146±0.021) μg·min·ml-1、CL为(0.0150±0.0012vs0.0151±0.0013)ml·kg-1·min-1、Cmax为(8.87±0.63vs8.66±0.74) μg·ml-,两组间比较药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结果显示UGT1A9代谢酶的多态性不是丙泊酚镇静效应及药动学个体差异的遗传因素,但表观遗传学及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相互作用,以及样本量等因素均是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因此后期研究中增大样本量、在体外单细胞实验中研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丙泊酚代谢的影响,以排除混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真正探究丙泊酚应用过程中产生个体差异的原因,实现以基因为导向的个体化麻醉。结论1.中国汉族良性乳腺肿块切除女性患者UGT1A9I399C>T、-1818T>C、-1887T>G等位基因的变异频率分别为52.3%(157/300)、41%(123/300)、9.3%(28/300);2.静脉停止靶控输注丙泊酚后患者意识恢复期的镇静效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UGT1A9I399C>T、-1818T>C、-1887T>G多态性对此镇静效应无显着影响,这些位点不是影响丙泊酚镇静效应的遗传标记物;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泊酚血浆浓度,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丙泊酚血药浓度的检测;4.各组患者丙泊酚的药-时曲线均符合叁房室模型,单次静脉注射丙泊酚后,UGT1A9I399C>T、-1818T>C、-1887T>G多态性对丙泊酚的药动学无明显影响

路鑫[10]2014年在《凝血因子Ⅶ基因多态性及启动子区甲基化在颅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发生中的作用》文中认为本课题分两部分,分别从凝血因子Ⅶ(factor Ⅶ,FⅦ)基因多态性和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两个方面研究了急性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FⅦ活性(activated factor Ⅶ,FⅦa)水平及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各部分研究摘要如下:第一部分凝血因子Ⅶ基因多态性在颅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中的作用目的:阐述FⅦ基因多态性对TBI患者血浆FⅦa水平的影响,分析不同基因型与TBI后凝血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符合入选条件的84例单纯性TBI患者血液,测定伤后24小时内血浆FⅦa水平,同时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等凝血指标。对患者血液基因组进行提取,并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以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 reaction an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检测FⅦ的-323P0/P10、R353Q、-401G/T、-402G/A、-670A/C和IVS7六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建立二元和多元回归模型,寻找关键的影响FⅦa水平的多态性位点,并确定其与TBI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FⅦ多态性位点-323P0/P10、R353Q、-401G/T、IVS7不同基因型之间的FⅦa差异显着(P <0.05),而在-402G/A和-670A/C两个位点各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323P0/P10的P10等位基因、R353Q的Q等位基因、IVS7的H7等位基因是FⅦa低于77.5%的危险因素。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353Q的Q等位基因[优势比(odds ratio,OR)=4.40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75~15.190,P=0.019)]是导致FⅦa <77.5%的独立危险因素。-323P0/P10的P10等位基因(OR=12.323,95%CI=1.445~105.062,P=0.022)是导致TBI患者继发凝血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倍型为P10-H7-Q的患者发生凝血病的风险显着高于其他单倍型患者(OR=7.624,95%CI=1.325~43.888,P=0.037)。结论:R353Q的Q等位基因与FⅦa下降密切相关,而-323P0/P10的P10等位基因可作为独立因素导致TBI患者发生凝血病。同时,单倍型为P10-H7-Q的患者发生凝血病的风险显着高于其他单倍型患者。第二部分凝血因子Ⅶ启动子区甲基化在颅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中的作用目的:研究TBI患者FⅦ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对血浆FⅦa水平的影响,及其与继发凝血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符合入选条件的84例单纯性TBI患者血液,测定伤后24小时内血浆FⅦa水平,同时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等凝血指标。甲基化百分比参数(percentage of methylated reference,PMR)以4为临界点,PMR>4定义为甲基化。对患者血液基因组进行提取,并进行亚硫酸氢盐处理,运用甲基化荧光检测(Methylight)方法定量检测FⅦ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确定FⅦ启动子区甲基化程度与FⅦa水平和凝血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最后将FⅦ基因多态性纳入回归分析。结果: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代表FⅦ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PMR值与FⅦa呈显着的负相关(R=-0.249,P=0.027),且PMR在凝血病组中为5.98±7.32,显着高于无凝血病患者(2.09±1.98)(P=0.001)。运用双变量回归分析,发现升高的PMR为FⅦa <77.5%和发生凝血病的显着危险因素。联合FⅦ基因多态性和启动子区甲基化分析与FⅦa及凝血病的关系,结果显示:(1)-323P0/P10的P10等位基因、R353Q的Q等位基因、IVS7的H7等位基因及PMR>4是FⅦa低于77.5%的危险因素,而除外-401G/T的T等位基因等。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VS7的H7等位基因(OR=5.024,95%CI=1.143~22.076,P=0.033)是导致FⅦa <77.5%的独立危险因素;(2)运用逻辑回归分析凝血病的危险因素,发现血小板计数<150×109/L,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32s以及PMR>4是发生凝血病的危险因素,而除外-323P0/P10的P10等位基因、R353Q的Q等位基因、IVS7的H7等位基因、-401G/T的T等位基因、年龄>50岁、硬膜外血肿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因素。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显示PMR>4(OR=4.280,95%CI=1.398~13.104,P=0.011)是引起TBI患者凝血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Ⅶ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升高是FⅦa降低和发生凝血病的危险因素。IVS7的H7等位基因是导致FⅦa <77.5%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MR>4是引起TBI患者凝血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外源化合物反应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D]. 汪海健.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3

[2]. 黄曲霉毒素B1反应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肝癌易感的相关性研究[D]. 陈小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5

[3]. 多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与乙肝肝硬化风险的分子预测[D]. 张焜和. 南昌大学. 2009

[4]. 候选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 李向阳. 华中科技大学. 2010

[5]. 汉族人群肺癌易感基因及其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D]. 梁戈玉. 东南大学. 2005

[6]. 山东省地方鸡种风味特性候选基因ADSL与ATIC的研究[D]. 刘长青. 曲阜师范大学. 2005

[7]. 新疆哈萨克族、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细胞色素P450 3A5基因多态性与氨氯地平预期降压疗效的关系[D]. 张荣秀. 新疆医科大学. 2018

[8]. 重组人CYP2D6的体外表达、活性研究及其在药物筛选中的初步应用[D]. 杨月珍. 西北大学. 2008

[9]. UGT1A9多态性对丙泊酚靶控输注药效学及单次注射药动学的影响[D]. 田丹丹. 郑州大学. 2012

[10]. 凝血因子Ⅶ基因多态性及启动子区甲基化在颅脑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发生中的作用[D]. 路鑫. 苏州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  

中国人外源化合物反应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