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云南景观雕塑初探论文_刘璐颖,李楠,包蓉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云南景观雕塑初探论文_刘璐颖,李楠,包蓉

西南林业大学设计学院 昆明 650224

摘要:本文从历史和现状两个角度剖析了云南地域文化的特色,分析了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产业文化在景观雕塑中的体现,阐述了广场景观、公园景观、道路景观和校园景观中的雕塑如何从内容题材的选择、形式的塑造和材料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设计,以体现云南独特的地域文化特性。

关键词:地域文化;云南;景观;雕塑

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内历史深厚、独具特色,并且传承至今仍然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区域民俗、传统和习惯等文明的表现。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这些文化与环境相融合,给地域形象打下了烙印。景观雕塑是设立在城市户外公共环境中,能唤起人们视觉与心灵美感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雕塑艺术作品[1]。在城市景观形象塑造中,雕塑又是景观形象极具艺术性与审美性的对象物[2]。好的景观雕塑艺术作品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表现文化内涵,体现地域精神,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共鸣。

1云南地域文化特色

云南地域文化极富资源特色和民族个性,体现在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和产业文化四个方面。

1.1历史文化璀璨

云南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全省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元谋是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元谋古人类文化区则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古文化区。早在汉朝以前,滇池、抚仙湖一带就建立了古滇国。以青铜文化为代表的古滇国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晋唐时期遗存于曲靖地区的爨文化则是汉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相融和所造就的,包含礼乐、诗歌、习俗、典祀、服饰、饮食、医药、建筑、工艺等在内的历史文明。曲靖借盘江水利质变和乌蒙牧草之丰,形成高原农畜并存的独特地域文化特征。作为历史上特殊的、强大的地方政权,南诏国和大理国在佛教文化在海内外享誉盛名。“云南”作为省一级区划名称自元代开始载入史册。在矿冶业、盐业的带动下,云南在明清时期手工业、商业迅猛发展,经济、文化强盛一时。道路近代,在推翻清朝的封建帝制,建立和维护民主共和国和的进程中,以及抗日救国运动、爱反内战、争民主的爱国运动中,云南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2民族文化丰富

居住在云南这篇土地上的汉族和25个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独特多样的民族文化。如洱海地区的白族文化以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著称。白族人民崇拜本主,信仰佛教,大本曲、洞经音乐、白剧、白文等文学艺术成就斐然,《南诏图传》《大理国张胜温梵像卷》等绘画珍品,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形式独树一帜,剑川石窟石雕、木雕、大理石工艺、白族蜡染等工艺美术名扬中外。丽江地区的纳西文化以神奇的东巴文化为核心。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无不体现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诸多方面的文化内涵,展现深厚的文化历史和丰富的内容。楚雄地区彝州文化借火把节这一重要节庆,形成了民众文化与经贸活动联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活动,体现了彝族对火和其他自然物的崇拜。

1.3宗教文化多样

云南境内多种宗教并存,分布广泛,宗教类型多样,颇具特色。云南全国唯一的佛教三大部派汇聚并存的省份,包括南传、汉传和藏传佛教三大部派。其中南传上座部佛教为全国独有。除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五种世界性宗教只外,云南还存在有各种与民间信仰、原住民信仰密切关联的原生性宗教,在宗教分布上呈现出立体交叉分布、和睦相处的格局。此外,宗教的跨境、跨民族、跨地域发展特征,在云南体现得突出。世界性宗教与许多少数民族固有的民族宗教、原始宗教及巫术等文化相互影响和渗透,呈现出独特的文化性。许多宗教活动民俗化,和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水乳交融。这些神奇的宗教文化现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1.4产业文化独具特色

云南的自然资源丰富,经过开发利用,促成了这里最具特色的普洱茶文化和花卉文化,并且产业化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云南是普洱茶和红茶的重要产地,西双版纳、临沧和普洱有最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是世界上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方,也是世界茶树和茶文化起源中心和核心地带。云南茶文化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茶产业也已经被列为全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着力推进的十大重点产业之一。作为我国花卉的主要产区之一,云南有丰富的鲜花种质资源、温润的气候条件、突出的区位和产业优势,以及丰富的民族文化促就了昆明多彩的花卉文化。目前,全国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建在昆明。这里每天的鲜花交易量居全国之最,交易面辐射整个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花卉产值占地区经济收入比重逐年增加。

2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云南景观雕塑

雕塑属于人文景观,而文化性又是人文景观的本质,文化性是地区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综合体现[3]。云南各地的景观雕塑各具地域特色,有的甚至成为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文化形象。提到玉溪,会想到文笔塔、聂耳雕塑;提到江川会想到牛虎铜案雕塑,星云湖旁的大型铜雕鱼;提到曲靖,会想起“麒麟仙女”和“阿诗玛”雕塑;提到陆良,会想起“大爨碑”“爨龙颜雕像”;提到腾冲,会想起“滇西抗战纪念”“高黎贡山母亲”雕塑······景观雕塑是景观设计的要素,是最常见的景观公共艺术形式,也是传递地域文化最常用的手法。

2.1广场景观中的雕塑艺术

云南地域文化在广场景观雕塑设计中应用广泛。昆明有官南立交桥交通文化主题广场、护国广场景观、金马碧鸡广场、东风广场、官渡广场等;其他州市有楚雄市民族文化广场,玉溪市聂耳文化广场,大理民族广场、下关风车广场,丽江白龙文化广场、玉河广场、束河四方听音广场,建水孔子文化广场,个旧金湖文化广场,景洪勐泐文化广场,瑞丽文化广场,姐告文化广场,曲靖南城门广场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部分广场都少不了景观雕塑的点缀。最为典型的是位于昆明市二环南路和官南路的交汇处的官南立交桥广场。

在占地约200亩的桥下地面空间,官南立交桥广场将昆明交通历史文化与景观紧密结合,建造我国第一个交通文化公园。公园中用雕塑将交通历史、人文、诗词、书法等与景观环境相结合,体现了云南交通文化与广场景观的有机统一。广场入口处,《足迹》的雕塑作为主题公园的开篇,寓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的前方依次展示出土路、毛石路、弹石路、现代路面及公路、铁路到现代交通的过渡,创作者以材料运用的变化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公园中央是一组以浮雕为主,圆雕和书法艺术为辅的雕塑体,表现了 “古道悠悠”“雄关驿道”“涛声帆影”“汽笛破晓”“古城起飞”“汽车轰鸣”“抗日中枢”“现代高速”8个昆明交通史实和《昆明履痕》《滇云道路歌》2首壮丽诗篇;《背夫》《600里加急》《黄包车》《驼峰情》《开山辟路》等5组铜雕有机地组织在公园里,分别描绘了昆明交通历程中最具典型性和特色的片断;19幅柱体浮雕雕刻在立交桥桥墩上,每个柱体浮雕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了昆明历史上要的公路、铁路、桥梁、关卡、驿站、渡口、邮政和人力运输的状况;公园中央的主体雕塑前,以铜条镶嵌而成的古驿道图,在地上形成地面地浮雕,直观地呈现了历史上的云南交通地图。

2.2公园景观中的雕塑艺术

云南地域文化在公园景观雕塑中体现得较为突出,较具代表性的有昆明黑龙潭公园、大观公园、西山森林公园、昙花寺公园,楚雄太阳历公园,瑞丽南卯湖公园、大等喊公园,西双版纳滨江公园,景洪曼听公园,通海秀山历史文化公园,丽江世界遗产公园,大理洱海公园,石屏焕文公园。每个公园都结合自己所在的地域环境建造了不少景观雕塑作品。

楚雄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中的十月太阳历广场和祭天坛雕塑很好地体现了历法的文化内核。公园占地五千多平米的三层圆形广场上矗立着40个浮雕柱,雕刻了各种各样的人物7275位,动物1858只,讲述了三个彝族典型民间故事,与用于观测太阳转动以定冬夏,查看星座斗柄指向以定寒暑、分四季、明节令的祭天坛景观很好地呼应起来。两者的结合很好地阐述了十月太阳历精确的记年记月记日的方法,反映了彝族先民发明和利用十月太阳历的悠久历史。以彝族创始史诗、英雄神话为题材创作的巨型浮雕群《彝山欢歌》,体现不同支系彝族服饰、舞蹈、节庆场面、生产生活内容。此外,保护人们安康幸福的“避山虎”景观元素,带有浓重的母性生殖崇拜色彩的“葫芦女神”元素,表现彝族生活幸福、心情愉悦的“老虎笙”元素在景观雕塑中皆有体现,形成了公园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

2.3道路景观中的雕塑艺术

道路景观是连接区域的重要通道,是体现地域文化的重要场所,云南省道路景观雕塑发展迅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景观雕塑作品。南坪步行街以“老昆明的家”为主题的景观小品通过立雕、浮雕、绘画、书法等形式,表现了老昆明的生活场景,展示了先贤名人名言,反映了昆明民国以来的历史、文化、风情;广福路全线的景观雕塑,展现了昆明的自然、人文和历史,有缅怀昆明军屯史和开发史的大型主题雕塑《屯垦昆明》,有再现官渡史迹、民间传说和民风民情的《官渡鱼灯》《古渡诗情》《河清可待》《官渡花灯》;《滇缅公路雕塑群》用圆雕和浮雕结合的大尺度的设计讴歌了那些不畏艰难,建设滇缅公路,为国家和民族做出重大贡献和业绩的人们,雕塑人物众多、场景复杂,却构图饱满、组织有序,人物形态赋予变化,把修建滇缅公路史诗般地表现出来,体现了云南人民的奋斗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2.4校园景观中的雕塑艺术

校园景观雕塑对文化历史的积淀的体现,校园环境的熏陶以及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

云南地域文化在景观雕塑中的应用,较具代表性的有云南师范大学校园景观。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上人才辈出,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景观中,采用了独具西南联合大学历史文化的语言进行了设计。校门两侧用青石浮雕展现了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求知学习,追求真理,创办报社、杂志社的历史现实,镌刻了“人民、民主”的字样,表达了西南联大师生追求真理,向往自由、民主的精神。校园中心的红烛广场从闻一多先生著名的诗文《红烛》中获得设计灵感,将广场设计成由红砂石的墙体半包围组成的布局,表现闻一多先生的红烛精神;紫铜做成的闻一多先生塑像屹立在红墙上,显示出的强烈历史文化气息。

3总结

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摧残的历史文化、多样的宗教文化和独特的产业文化在广场、公园、道路和校园景观中,通过内容题材的选择、雕塑形式的塑造和地域性材料的应用,展现了独具特色的景观特征。

参考文献

[1]梁家年,万敏.现代城市景观雕塑规划设计探讨[J].装饰,2006(7):111-112.

[2]孙胜银.城市景观雕塑的现实问题批判[J].中国美术馆,2010(2):89-92.

[3]王国荣,王克风.基于地域性文化定位的校园雕塑设计研究——以甘肃兰州高校为例[J].雕塑,2012(4):38-39.

[4]刘少勇.浅析基于历史文化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以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为例[J].艺术科技,2016,29(5):318-319.

[5]董国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督教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41-45.

个人简介

作者简介:刘璐颖(1995—)ꎬ女ꎬ硕士研究生ꎬ主要从事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ꎮ

李楠(1993——)女ꎬ硕士研究生ꎬ主要从事景观设计方面的研究ꎮ

通信作者:包蓉(1981—)ꎬ女ꎬ副教授ꎬ硕士生导师ꎬ主要从事西南少数民族景观方面的研究ꎮ

论文作者:刘璐颖,李楠,包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云南景观雕塑初探论文_刘璐颖,李楠,包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