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茬温室西葫芦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葫芦论文,栽培技术论文,温室论文,秋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秋冬茬西葫芦多在7月末至8月中下旬播种,8~9月份定植,9~10月份上市,采收期可至翌年1月份。
一、品种选择
早熟、矮蔓、抗病的西葫芦品种适宜在温室内栽培。
二、培育壮苗
播前浸种催芽,当芽长至2~3毫米长时开始播种。采用营养钵育苗,苗床上支好拱架,上面覆盖薄膜防雨,覆盖薄膜时可在苗床拱架两侧留30厘米宽的缝隙,以利通风。光线较强时可在薄膜上喷涂泥浆,以降低苗床的温度,也可利用遮阳网进行覆盖栽培。出苗后要保持苗床土壤见干见湿,浇水时间应选在早晨或傍晚。
三、栽培管理
1.整地定植。日光温室栽培西葫芦宜采用宽窄行种植,一般宽行行距为1米、窄行行距为60厘米。种植前施足底肥,整好地后起高垄,在垄上按50厘米的株距三角形定植,定植后浇透水促进缓苗。为提高地温,可在窄行上覆盖地膜,用刀划破植株顶部的地膜,掏出幼苗,四边用土压住。有条件的应先在温室上覆盖薄膜,前期高温多雨时可起到防雨的目的。为保证通风,应将前底角膜卷起,下雨时再放下。
2、肥水管理。在前期高温多雨季节,追肥上要采用少施勤追的办法。如果是露天栽培,大雨过后要用井水冲灌,以降低温度,然后再将地面的水及时排出,以保证根系正常生长发育。定植时浇1次缓苗水,此后一直到根瓜坐住时不再浇水。当根瓜长至6~10厘米长时,浇1次大水。以后进入盛果期要加强肥水管理,每隔5~7天浇1次水,每浇2次水追1次肥。追肥时应交替使用有机肥和化肥,化肥可选用二铵和尿素等,每次每亩施10~15公斤。每次采收前2~3天浇1次水,采收后2~3天浇1次水。
3.覆盖与保温。在外界气温降至15℃时,应覆盖保温。开始栽培时气温较高,要加大通风量,随着气温的下降,通风量应适当减小。当外界气温降至8℃以下时,要盖草苫进行保温。秋冬茬西葫芦如果保温得当,采收期可大大延长。
4.植株调整、保花保果。秋冬茬西葫芦在温室内栽培时可用尼龙绳吊蔓,使瓜蔓直立生长。西葫芦生育前期温度较高,昆虫多,不需要进行人工授粉。后期随着温度的降低,昆虫逐渐减少,靠昆虫传粉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要进行蘸花处理或人工授粉。蘸花可用2,4-D或防落素,浓度为50~100毫升/升,人工授粉应在每天上午9~10点进行。
5.及时采收。当瓜条长到长20厘米左右、直径达4~5厘米时即可采收。采摘时,对长势旺盛的植株可适当晚收,对长势弱、瓜条多的植株适当早收。此外,在市场价格高时可重采,价格低时适当轻采。
(联系电话:0311-8581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