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浦贝中学 651109
摘 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反思能力 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在平时教学中,我通过观察、与学生谈话、与同事交流,发现农村学生反思意识非常淡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错误原因分析意识较差。
在教学中,我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当告诉学生这道题做错了,学生会毫不犹豫将原有的做法擦去,重新做一遍,特别是在订正选择题及判断题时,往往只是把A改为B,把“×”改成“√”或是把“√”改成“×”,却不去思考“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怎样才能避免做错”,因此虽然教师讲解了,学生也作了订正,但考试时再出现类似题目,大部分学生又会重现原来的错误。
2.实验探究能力弱,新情景问题的思维方式较差。
学生在做实验时,只会按课本或教师提供的实验方案“按部就班”地进行验证性实验,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异常现象,以及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装置?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很少有学生去作反思,探究性实验也极少开展。大部分学生对于课堂上讲过和平时经常做的题型或内容往往“得心应手”,但遇到没有做过的题型或新情景问题,就“无从下手”。
3.对所学知识整理意识较差。
当一个单元上完后,大部分学生不能自觉整理单元知识,习惯于依赖老师帮他们复习整理所学的知识。
学生产生上述问题,究其原因,没有养成反思的习惯和意识,反思能力差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二、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性和心要性
学生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通过反思,可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通过反思,可以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产生新的发现。因此,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积极的反思,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非常重要。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提出要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一至理名言说明了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会学生反思的方法,让学生养成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那么,怎样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呢?结合教学实践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三、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1.明确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和反思的动机。
学习是经验获得及行为改变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干扰,学生如果学习目的不明确,很容易知难而退,最终完不成学习任务,而有积极情绪支撑的反思过程是一个高效能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学时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教育学生把理想同眼前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习化学的动机和兴趣。其次每一节课要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目标越明确,学习时注意力就越容易集中,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最后要注意营造民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反思的热情和动机,让学生觉得宽松、自然,敢于质疑。
2.让学生在自我提问中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反思的方法,让学生养成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在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自我提问的方式来训练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形成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例如在学习分子、催化作用、化合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等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时我设计了一系列学习的自我提问问题:
(1)这个概念或原理叙述的是什么?(若不懂,再读一遍)
(2)如何理解这个概念或原理呢?(从头到尾仔细推敲每一个字、词、句,再找出关键的字、词、句)
(3)现在我能理解它了吗?(默想、口述或默写一次,与书中的对比是否一致?)
(4)它使用范围或前提是什么?
(5)与它相关的概念还学过哪些?与它对立或相似的概念有哪些?找出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
(6)能用它解决问题吗?做几个题试一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7)应用概念或原理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如果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如学习O2、CO2等元素化合物知识时设计了以下自我提问问题:
①这种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是什么?
②这种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什么特点?
③这种物质的物理性质是什么?(色、态、味、熔沸点、密度、溶解性……)
④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叙述反应的现象。
⑤实验室中怎样制备这种这种物质?依据什么原理?选用什么装置?怎样操作?为什么这样操作?能用其他方法制备它吗?
⑥这种物质有哪些用途?并与性质联系起来。
⑦画出这种物质与其他物质能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3.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探究中,可引导学生在实验前后对实验方法、原理、装置、操作等进行反思,提高学生反思能力。
例如:在教学“探究空气的组成”时,我先让学生自学课本了解拉瓦锡探究空气的组成的过程、方法、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引导学生反思拉瓦锡实验原理、装置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实验的方案,然后指导学生按教材图—4进行分组实验,实验结果有的小组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而有的小组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1/5进行,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再引导学生反思,寻找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①可能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②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③可能是温度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至此,再让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和反思心得,这样通过层层递进反思,不仅使学生在知识理解和学习方法上得到积累和升华,还让认识到科学实验的严谨性,也亲身体验到反思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4.在练习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反思能力。
教学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做练习、考试中经常不假思索,以完成为满足,检查的习惯很差,或面对错误看不出来,结果通常是错误百出。一些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困难但又不能用恰当的语言描绘出困难所在,更不知道该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反思意识薄弱,反思能力低,对所学知识往往是不求甚解、满足于一知半解,针对这种现状,我引导学生答题时想一想:题目的要求是什么?题意理解对了吗?解题格式正确吗?计算正确吗?这是不是最好的办法?做这类题时,在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我犯了类似的错误吗等等;订正时多想想:这题错在哪里?我为什么会做错?我以前有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以后我怎样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在学生解题之后,对较为典型的题目要求学生整理思路,说思考过程;在批改之后让学生保留错误的解法,先反思,并到小组长处说反思过程,再动笔订正;或建立错题记录本,抄下错题原型,写上经反思得出的错题原因及订正方法,每过一段时间对错题进行再反思。让学生对练习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及时矫正学生对知识的错误认识,强化、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作业与应试的质量,使学生尝到反思的“甜头”。而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还要求他们在完成作业后对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反思:解题思路是否正确、严密?解题方法是否灵活、有创意?还有没有别的解法?有几种解法?怎样解答最具技巧性,而且最简单?这类题目的解答有何规律?
例如在学习了《金属的活动性》一节知识后,先让学生对实验过程及相关知识进行反思,而后体验完成下一练习: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进行探究,下列试剂你认为不可行的是(B)。
A. Ag、Fe、CuSO4溶液
B. Ag、Cu、FeSO4溶液
C. Ag、Cu、稀盐酸、AgNO3溶液
D. 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学生答题后,而是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比较这些方法,你认为那种方法更简单?请对几种方法进行评价?今后遇到这类题时,你应该怎么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过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既有了深刻的认识,也掌握了解答这类题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
5.让学生在课堂总结、单元小结中发展反思能力。
每节课结束时,我都要让学生自己来作反思性的总结。让学生总结在这一节课里进行了什么样的活动?采用的是什么方式?自己有哪些收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得当?反思自己学习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反思自己在以后的课堂学习中打算如何做得更好一些。每一单元学习结束时,也要引导学生对这一单元的内容从知识点和方法上进行反思性总结,反思自己对这一单元中各个知识点的认识是否达到要求,反思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根据反思自行编制知识网络,使知识更加系统化,这样降低了学习化学的难度,使学生增强了学习化学的信心,逐渐养成反思性学习习惯。总之,对学生而言,化学学习仅仅是一种经历,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把经历提升为经验,学习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6.让学生在扮演教师角色中加强反思的深度。
“活动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学生做十道题不如会讲一道题,为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迁移、拓展的能力,我采取学生小组互助学习方式,让成绩好的学生以小教师的角色帮扶成绩差的学生,让好的学生将课堂中的难点、重点、作业及考试中出现的错题进行反思,并把这些重点、难点、错题讲给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听,这样做可使好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理清解题的思路,在多种解题方法中找到有效,省时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对知识的运用、迁移、拓展的能力,同时采用学生小组互助学习,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了解同伴的想法,丰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增强反思的深度,实现自我创新。
总之,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能力,是21世纪实施创新教育的需要。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应该在教学的实践中,着力营造能激发学生的反思动机、促进学生积极反思的学习氛围,精心设置反思问题情境,有意创造反思机会,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
[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渠东剑把数学思考引向深入[J].中学教研(数学),2004,2,3。
论文作者:杨正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5月总第2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方法论文; 知识论文; 过程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5月总第27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