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师范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63712
摘要:学生评教已经成为高校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评教在我国从萌芽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现实中学生评教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结合实践以D师范大学为例,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求学生评教工作的“脱困”之路。提高学生评教的信度与效度,发挥其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学生评教;高校;脱困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评教的效果研究”(项目编号:GJC1316173)
学生评教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至今,从整体效果看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境,我们曾以D师范大学为例,分析了地方高校目前在学生评教工作中存在如前期宣讲力度不够、评教组织实施不完善、评教成绩失真、评教指标体系合理性欠佳、评教沦为奖惩性评价的手段之一等问题。下面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找到学生评教工作的脱困之法。
一、加大对学生评教的宣讲力度提高师生对评教的认识
在学生评教工作开展之前,各学院对学生评教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在师生范围内进行宣讲教育与解释说明,由此提高师生对学生评教的认识,只有对学生评教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才能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做到对学生评教的重视。学生评教前的宣传教育与解释说明,是为实施评教活动做思想及知识准备。评教前,做好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的宣讲工作,让教师明白评教对改进教学所起的作用,减少教师对学生评教的抵触情绪;让学生谨慎地行使其评教的权利,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评教工作流于形式化。提高学生对学生评教的认识,使学生明白其作为评教的主体,对评教的认识、理解决定了其评教的态度与参与程度。要提高学生对学生评教的认识,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学活动是教学相长的,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互动活动,学生应当意识到自己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教学活动的直接感受者,教师教学方法是否适合他们,只有学生自己最清楚,因此他们对教师教学的优劣感受最深刻,也最有发言权。
其次,让学生明白通过对教师的评价能够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受益者还是学生本身。所以评教不仅仅是对教师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学生更应积极主动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学生评教并依据实际情况对任课教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最后,各二级学院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培训与指导,向学生解读评教的指标体系以及在评教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评教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评教的认识,进而提高评教的信度与效度。
二、精心组织学生评教的实施工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学生评教除了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外,为了保证学生评教的效度与信度,还需精心的组织工作来配合。评教过程是关乎评教工作成败的重要环节,一旦评教工作组织不利,在具体的评教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问题,都会使得评教结果的信度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应精心织学生评教,排除各类因素的干扰。
评教工作的组织者。评教工作组织者最好选择与评教结果无直接厉害关系的第三方。如果学校有负责学生评教的专门部门或机构,可以直接由其部门的相关人员组织,以D师范大学为例,评教工作的组织者是高教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总之,评教的组织者在选择上需慎重考虑,尤其是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评教,如果任课教师在场,极可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评教工作的时间。评教时间主要有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三个时间段比较适合学生评教,时间选择是否得当,可以说直接关系到学生评教结果的信度与效度。如果安排在学期初进行评教,则会由于师生之间接触不多、教学时间过短,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没有全面的了解,导致评教结果不能如实反映教师真实水平;如果安排在期末进行评教,可以说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评教的信度与效度就更有说服力些,D师范大学就是在每学期期末考试前开展评教工作。但通过学生座谈会,也有学生反映由于是期末考试前评教会担心评教结果影响自己的成绩的情况,评教结果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受到影响。教师则认为最合理的评教时间是学期中,因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评教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有充裕的时间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参加座谈的教师也认为这样是比较合理的,对此是较为提倡的。
评教的方式。目前我国高校采取的评价方式主要有问卷调查、网上评教和访谈。这三种评价方式各有利弊。问卷调查虽说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但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时可能会由于统计分析工作的量比较大,不得不放弃一些工作;网上评教方式相对比较方便、快捷,不占用过多时间,学生一次可以对几门课程进行评价,这样节省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其统计分析工作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持及统计分析人员计算机使用的熟练程度,D师范大学采取网上评教方式,并有专职人员进行统计分析;访谈可以集中不同院系的学生,让他们对教师的教学各抒己见,获得大量的文字资料,但存在学生只谈论教师教学好的一面,对于教师的不足的避而不谈,且访谈结果的整理、分析也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人力,这种方法往往流于形式,而没有什么实际效果。至于选择哪一种评教方式或几种方式相结合,需要权衡利弊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置校情于不顾。
三、坚持发展的评价观对教师进行评价
发展的评价观是在以重视过程、反馈及时、促进发展为目的的现代评价观。在学生评教工作中树立此种评价观,可以说不仅重视学生评教在教师课堂教学上诊断、激励、导向、调控等作用,而且更有利于教师未来的专业化发展。因为发展性评价是着眼于发展的长远目标,注重的是教师的未来发展。通过发展的评价观,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评价的情况,了解自己课堂教学的优缺点,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地进行反思,能更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评教工作的开展主要就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希望通过自己的评价能够促进教师发展,这才是用发展的评价观开展学生评教工作的主旨。
四、制定科学合理、可行性高的指标体系
通过座谈、调研的方式对学生评教评价指标进行论证,在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内容的考核上增加对应用能力教授的考核,同时要增加学生对学习满意度及人才培养方面的考核。评教的指标体系的制定在以科学性和简易性为指导原则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科、专业、课程的特殊性,例类如文科偏重与基本知识的讲解,而理科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思想。
总之,随着社会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视,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可以说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学生评教作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注定成为高校研究的热门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梅萍 贾月.近十年我国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问题研究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13(4)
[2]董泽芳 申晓辉.高校“学生评教”的困境反思与价值重构[J].大学教育科学,2013(2)
[3]商弘 章飞军.我国学生评教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甘肃科技,2009(1)
[4]陈国良 张萍.高等学校学生评教的可行性、局限性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
作者简介:苏丽娜,1979年生,女,黑龙江省大庆市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李颖,1981年生,女,黑龙江省大庆市人,讲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研究。
论文作者:苏丽娜,李颖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教工论文; 评价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高校论文; 方式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