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自然灾害与预防”的教学建议(选修5)_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自然灾害与预防”的教学建议(选修5)_地理论文

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教学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然灾害论文,教科书论文,人教版论文,课程标准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地理新课标”)赋予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智力情况、心理特点,贴近生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由此可见,教学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还要从学生角度研究“学法”,需要深入了解学生。高中地理新课程当中的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作为一门新课,没有教学经验可借鉴参考,这无疑给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所在显得尤为重要。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教材共3章11节。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介绍了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及其理论,包括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其影响,主要自然灾害(地震、干旱、洪涝等多个灾种)的形成原因、特点、分布,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集中介绍了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别就我国的地质灾害、水文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分析其致灾特点和成灾概况,灾害多发区及其成因。第三章《防灾与减灾》介绍了工程防御与非工程防御措施,政府和社会的救援与救助,个人在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教材的突出特点在于兼顾地理学与灾害学的交叉和特性,用自然灾害系统的观点来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过程与减灾。本册教材内容编排体现基础性、研究性和实践性的三结合,将最新的科研成果教学化、科普化;内容表达强化感染力和视觉感受,使用了大量的实景照片、遥感影像和序列动态变化地图等。它将有助于建立高中生对灾害发生、分布和危害性的科学认识,培养他们对受灾地区和灾民同情、援助的人文精神,以及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笔者根据该教材上述的主要知识点,结合地理新课标的要求,采用主客观两种问答形式,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程度和兴趣点,设计了调查问卷。然后对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市第123中学、北京市21世纪实验学校等四所中学的300余名高中在校生,以及刚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的137名来自不同省区的高中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400余份,收回有效问卷共345份。本文在对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一、找准知识连接点和切入点

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体现了地理学科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教学以基础地理知识为背景,要求掌握自然灾害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地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需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基础地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架桥铺路,正确引导学生获取新的灾害学知识。

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繁,强度大,损失多,影响范围广。因此,各地的学生都会听说或者经历过某种自然灾害,对于灾害的危害有所了解,但是对于灾害的成因可能不甚清楚。在调查问卷中,列举了地理新课标要求掌握的主要灾种名称,让学生判断对它们的熟悉程度,统计结果显示:学生比较熟悉地震、洪涝和旱灾三种灾害,40%以上的学生对这三种灾害“非常了解或有切身体验”;学生不太了解泥石流、台风、虫鼠害等,75~80%的学生选择了“只知道一点或只听说过名称”;学生比较陌生的是寒潮和滑坡灾害,分别有19%和16%的学生“没有听说过”。那么,在讲解各种灾害的形成原因、特点时,就可以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灾种入手,通过灾害现象来分析灾害成因机制;进而分析孕育该灾害的圈层,通过分析孕灾环境,联系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等基本知识,说明各圈层自然灾害的主要成因,再讲解该圈层的其他自然灾种。不同地区的学生对于各种灾害的熟悉程度不一,要考虑地方特色,选取学生所熟悉的自然灾害为切入点。

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明显,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灾害的分布,理解灾害多发区的特征。调查显示,学生最为熟悉的是我国长江流域暴雨—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区,58%的学生达到了了解水平;相对陌生的是我国的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区,59%的学生仅仅是“听说过”。所以,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联系1998年大洪水的多方位报道,首先分析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特征,然后引导学生理解该流域灾害多发、损失巨大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理解自然灾害的链发性、群聚性等特征。在分析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基础上,结合自然灾害成因的基本理论知识,可以由学生自己分析西南地质灾害多发区、华北气象灾害多发区的成因,从而了解我国的灾害地域差异。

可见,找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固定知识点,以此为连接点,通过分析、比较、概括、推理,纵向延伸或横向拓展引出新知识,帮助学生固本拓新,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查漏补缺,纠正偏差

由于自然灾害贴近现实生活,学生或者经历或者听说过大量的实例,加之初高中地理学习的基础,学生多少获得了一些自然灾害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形成了一定的观念和经验,这是进一步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受学生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制约,以及对学习内容概括、抽象、比较能力的制约,学生学习时会产生一些思维障碍。思维障碍可能是由于先入为主的错误观点、相近概念的混淆、相似现象的类比不当、概念内涵和外延模糊、思维定势干扰等原因造成,它们使得学习中出现各种错误,阻碍了正确知识的获取。

在问卷调查中,请学生填写出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约46%的学生回答是“环太平洋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多数学生将火山地震带片面地理解为主要自然灾害带。因此,教学时要特别提醒学生认识环太平洋和北纬环球自然灾害带,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别、分析差异,明白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关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造成了负面影响,但其中只有不到1/4的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灾害也有正面影响。这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耳濡目染充分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却忽略了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对增加孕灾环境稳定性、降低承灾体易损性等方面的防灾减灾成就。在此,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多方论证,以获取全面、客观的认识,纠正旧有观念中的偏差部分。

还有部分学生在回答问卷时就其中的一些名词提问,比如,热带气旋和台风的区别、干旱与旱灾的区别,可见学生存在一些概念的混淆。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比如,“为什么我国旱灾严重地区在黄淮海平原,而不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等,以引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讨论和讲解,加深学生印象,明辨基本概念。

可见,教学过程中注意查漏补缺,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有利于学生形成全面完整、客观合理的认知结构。

三、充分利用图像和案例

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向活跃状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点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在问卷中,针对教学内容的信息传达方式进行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传达方式是图像。一半以上的学生不是仅满足于教材的文字讲解,而是更喜欢图像展示或者图文结合的传达方式。图像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教材中有各类地图、景观图、示意图、框图、卫星图片、统计图表等共计103幅,充分利用好这些直观、具有感染力、视觉冲击力强的图像,有助于了解灾害发生发展的表象特征、掌握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致灾成灾减灾之间的内在联系。

比如,讲解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成因时,用框图将地理环境要素与人为原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简单化、条理化,除了利用框图分析问题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梳理复杂问题,并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用框图表达出来。再如,通过不同年代的土地利用图和洪涝灾情图的对比,可以看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导致不同的灾情,理解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灾害灾情的调控作用。

图像还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事物。根据调查,学生对“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运用”这一问题的认知水平普遍较低。大约31%的学生完全“不知道”,53%的学生仅仅“听说过”一点儿,只有4%和12%的学生表示“十分了解”“了解”。充分利用对有用信息提取后的卫片、航片等图像,可以帮助学生明白运用遥感技术远程获取实时动态信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有助于进行灾中监测、灾后评估,进而让学生更好地认识高新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以及它在未来的利用前景。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还发现,对于自然灾害的原理分析与案例两种表述方法,学生对案例更感兴趣。通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了不让教学枯燥乏味,就需要充分利用案例进行教学。案例可以把各种抽象的原理、概念具体化,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从例到理,有助于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地理原理、概念,并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与表现,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材提供了13个案例。部分是典型的自然灾害事件,通过这些案例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分布特征。还有一些案例是辅助说明自然灾害成灾机理的,比如,利用日本北海道强震却人员伤亡少、不同抗震系数的房屋导致不同灾情等案例,阐明在同等致灾强度下,由于承灾体特性不同,可能导致灾情损失不同。理解了这一点,关于自然灾害的内涵,关于相同自然灾害发生在经济发展水平、抗灾水平不同的地区灾情不同,关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成灾特点等问题也就可以一一解决了。还有一些案例,比如,1954年和1998年的长江流域大洪水,需要学生自己对比、分析两次自然灾害的降水强度、灾情损失的区别,理解长江流域洪水多发、灾情加剧的原因,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选择本乡本土的案例辅助说明,因为具有适时性、实用性、真实性、针对性的案例最受学生欢迎。

利用案例进行教学,不是简单举例,是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辩论,在教师引导下理解案例,并进行概括、提升,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四、强调与演练“灾中自防自救”

新一轮课改要求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通过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基础地理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在“自然灾害与防治”的选修课程中,对学生生活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无疑就是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自防技能,它能帮助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临危不惧、有效避灾、减小危险。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也发现,学生对于实用的、与社会生活及个人联系紧密的知识和技能最感兴趣。针对多个知识点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86%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想了解”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但在进一步调查学生的避灾常识时发现,学生对于某些灾害并不知道如何自防。比如,问到“你在教室中上自习,如果突然发生地震,你会怎么办”时,24%的学生回答“冲出教室去”,6%的学生回答了其他一些不正确的避震措施;关于洪水发生时的应对方法,有16%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或是答出了其他一些不正确的应对方法;问到“当你在山脚下游玩,突然发生泥石流时,你会怎么办”时,只有13%的学生回答“向垂直于泥石流的前进方向跑”,其他绝大部分学生都表示“不知道”,或者选择了错误的逃避方向;问学生“如果你居住的城市遭遇台风时,你会怎么办”,38%的学生表示“不知道”,相当一部分学生回答“呆在家里,关好门窗”。由此可见,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正确的自然灾害自防自救常识,而他们也很希望得到这方面的指导。

在教材中,有专门的章节讲解自然灾害的自救互救知识,这部分内容不仅需要在课堂上专门讲解,还需要根据地区实际,选择其中一两种本地易发或频发的灾种,组织学生进行逃生、自救、互救的实际演练,使学生基本掌握紧急状态下的自救自防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普及相关常识,增强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技能。演练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假设地震发生,从教师喊出“地震了”开始,给学生10秒的时间躲避,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并纠正错误行为,选择其他合适的时间再进行一次演练,避灾效果会有所好转;还可进行火灾的疏散演练,让学生熟悉学校的安全通道;也可请学校医务人员讲解如何做人工呼吸;另外,还可以模拟灾后互救,设置部分学生被困的情景,让其他学生去救援。

简化大社会中实际的自然灾害案例,实现小课堂上可操作的实践情景模拟,有助于学生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五、小结

综上所述,针对高中地理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中生对于这门课程基本知识点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最后,我们提出了以下四点教学建议。要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连接点,比如,从学生熟悉的灾种入手,通过分析、比较、概括、推理,纵向延伸或横向拓展引出新知识的生长点。但要注意学生认知中是否存在缺漏,纠正学生的认知偏差,帮助其形成全面完整、客观合理的认知结构。学生对于图像和案例很感兴趣,因此要充分利用图像和案例更为直观、准确、深刻地理解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危害。另外,该课程最实用的是自然灾害的自防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一定要通过灾害发生情景模拟进行实际演练,增强学生的应急能力,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标签:;  ;  ;  ;  ;  ;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自然灾害与预防”的教学建议(选修5)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