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妇幼保健院(威海市立第二医院 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 山东 威海 2642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方法:选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体检200例婴幼儿。依据喂养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混合喂养,观察组母乳喂养。儿童保健门诊检查体检的婴幼儿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对比两组婴幼儿贫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36.0%,对照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和观察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喂养方式;辅助喂养混合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对降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中图分类号】R7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187-02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婴幼儿一旦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将会对生长发育产生影响,降低免疫力,容易诱发各类疾病[1]。不同儿童由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具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唯有辨别诱发病因的主要原因,才有助于临床治疗。预防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儿童保健门诊的重要工作。本文研究分析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体检200例婴幼儿。依据喂养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为5个月至2岁,平均年龄为(1.8±0.2)岁,观察组100例,男59例,女41例,年龄为6个月至2岁,平均年龄为(1.9±0.3)岁。此次研究活动均在婴幼儿家属知情且同意的情况下展开。对照组和观察组婴幼儿临床资料并无实质性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混合喂养,观察组母乳喂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儿童保健门诊检查体检的婴幼儿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对比两组婴幼儿贫血发生情况。通过实验检查方式,展开血常规检测。依据婴幼儿贫血判断标准,判断检测结果。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判断标准为,5个月至2岁年龄段血常规检测的Hb、NCH、MCV、MCHC均低于标准水平,以此就可判断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1.3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明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贫血共有36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36.0%,对照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共有10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和观察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婴幼儿一旦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将会对其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影响,阻碍生长发育,降低免疫力,同时还可引发各类疾病。从最近几年临床治疗的现象可发现,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婴幼儿的身体健康[2]。因此,儿童保健门诊工作开展期间,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成为重点。
研究表明,造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是各类因素引起体内铁元素流失或铁元素存在摄入不足的情况造成贫血,且常多见于婴幼儿。研究表明,婴幼儿的喂养方式是造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主要原因。为更清楚了解这一点,有必要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展开分析。为研究分析儿童保健门诊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本次研究活动发现母乳喂养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36.0%,混合式喂养的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为10.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婴幼儿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骨骼,影响不同组织的发育。如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有可能引发不同类型疾病,如血液相关病症。儿童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而这一时间段的喂养与营养摄入是保证机体正常发育的关键时刻。对此,在儿童保健门诊工作开展中应注意做好这几方面的措施。首先,鼓励母乳喂养。相对比可发现,通过母乳喂养,铁的吸收和利用率明显要高于牛奶。并且母乳是婴幼儿最为理想的纯天然食物。在满足营养需要的同时,还可促进婴幼儿消化。同时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性物质,可对婴幼儿产生保护性作用,减少体内铁的流食。其次,做好喂养指导。对于采取人工喂养或者是无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可通过添加含铁较为丰富且吸收高的辅助性食品。利用辅助性食物能够促进铁的吸收,满足应有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再次,可适当的增加铁剂。为预防出现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可在婴幼儿的食品中适当增加铁剂,以促进铁的吸收,强化婴幼儿体内铁的含量。最后,对于体质量低或早产儿,可在1~2个月内及时予以铁剂。
众所周知,2岁以内的婴幼儿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如出现腹泻或感冒,就会降低食欲,同时还会降低胃肠功能,造成铁的摄入量减少,提高感冒与腹泻的发生率[3]。而此类疾病均会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增加婴幼儿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概率。如出现此种疾病,将会引发系列的不良现象,增加婴幼儿认知发育迟缓。对此,就需要做好预防性教育,指导合理膳食。尤其是基层民众,通过健康宣教的方式,做好家庭与儿童集体机构的营养知识指导,利用健康宣教,可见平衡膳食与合理喂养方式告知居民,促使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改善不合理膳食结构,满足婴幼儿的各种营养需要,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
综上所述,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喂养方式;辅助喂养混合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对降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陆志宏,吕朝治.汉中地区部分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12(5):1053-1054.
[2]黄肯,蒙振刚,游金勇,等.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分析[J].安徽医药,2015,11(1):132-133.
[3]王治涛,黄中炎,孙佳,等.婴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分析和防治措施探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5,12(5):376-378.
论文作者:李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2
标签:婴幼儿论文; 性贫血论文; 缺铁论文; 营养性论文; 发生论文; 门诊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