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为科教兴国作贡献——高校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与管理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校论文,科教兴国论文,管理模式论文,何为论文,作贡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重大科技项目一般是指,在国家科学研究计划中意义重大、规模庞大、耗资巨大、内容涉及广、研究周期长的科技项目。高校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可从两个方面理解:
其一,高校需要大项目——重大项目研究对高校的意义。(1 )培养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科研项目。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宽的知识面和创造才能,就必须在传授知识技能过程中重视对学生智能的培养。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学是主要途径,但科研则是十分重要的手段。学生在校期间参与科技,接触到科研过程的各个环节,学会科研方法,了解科研前沿,这些“见识”对他们将来是终生有益的。(2 )高校发展学科和科学技术的需要。重大科技项目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规模较大,涉及学科面较广,各学科互相交叉、渗透,能为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条件,并为学科的交叉、边缘学科的产生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例外地要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究。(3)高校通过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直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八五”期间,一批国家级科研教学基地已经形成,承担了大批科技任务,1995年科技经费已达47亿元,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占总数的1/2,获发明奖占总数的1/3,获科技进步奖占总数的1/4。高校还加强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截止1996年年底,进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占总数的14.4%,进入国家级重点推广计划占总数的1/4。这些项目都产生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其二,大项目需要高校——高校对重大项目研究的意义。(1 )从历史看,高校是许多重大科技进步的发源地。纵观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上的许多重大发展和发明都产生于高校。(2)从现实看,高校是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世界上许多经济和科技发达的国家都把基础研究和大部分应用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放在高校进行。这是在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互相促进、互相推动、密切结合下自然形成的。高校各系所、各学科之间、各高校之间进行协作研究,能够解决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复杂的尖端科技项目,从而推动科技进步。目前在高校已建立起一批综合性的研究机构或中心,形成了基础研究、跨学科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3)从未来看, 高校是跨学科重大科技项目研究的集散地。现代科技发展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高度综合,因此需要科技人员大分工、大协作。高校具有跨学科的优势,容易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有实力组织研究重大课题,同时高校科技工作者相对集中,便于及时组织。高校科技工作具有极大的潜力,并从根本上与未来科技的发展相一致。这决定了高校在将来跨学科的重大科技项目的合作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校内多学科、校际、校企、以及学校与科学院系统间等进行合作研究,可使高校人才资源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一、可能性:高校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高校承担重大科技项目研究有着其它研究系统所不具备的条件和优势,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利的条件。如何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高校在科技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科技改革和发展中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
(一)应为:高校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究的优势
高校科研的优势是在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推动、彼此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并随着发展而深化。这些优势主要表现在:
1.学科门类比较齐全。高校专业比较配套,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既有社会科学,又有自然科学,在自然科学中又有基础学科、技术学科和应用学科等不同层次,适宜进行重大的综合性研究课题,容易发展新兴和边缘学科。这种多学科、多层次的结构,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和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可成为开展重大综合性课题研究的良好条件。
2.人才集中、设备齐全,投资不多、效益较高。高校是科技人才最集中的地方,其中不少人在学术上卓有成就。这支分散在基层教学科研单位的队伍,蕴藏着巨大的科技潜力。同时,高校的研究设备等若既用于教学,又用于科研,利用率可大大提高。然而,高校科研所得到的经费与独立研究机构相比是很少的。在我国这样一个科技力量比较薄弱、科研经费还比较少的发展中国家,根据高校科技发展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发挥高校科技效益和潜力是一条发展科技的基本思路。
3.信息来源丰富,信息系统发达。高校是智力高度密集的地方,能较快掌握和集中各方科研科技发展动向和经济建设对科技需求的信息,具有开发信息资源的条件和潜力。
4.研究机构灵活,遍布范围大。长期以来,高校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条件,先后建立一批专门研究机构,投资不多,效果显著。由于高校遍布在全国各个地区,与当地社会、经济有着长期的密切关系,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发展方向、学术特点和学术传统,特别是高校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术思想活跃,研究后备力量充足。即科技“驱动力”优势明显。这些可成为我国科研网络合理布局形成的有利因素。
以上几方面的优势,充分说明高校完全有能力承担来自国家和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综合性重大科技任务。
(二)已为:高校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究的现状
一是建立了灵活机动的科技队伍。目前全国普通高校理工农医领域从事科技活动的共有59.6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51.6万人,还有在校就读的研究生11.8万人。这支队伍相对稳定,富有活力,活跃在各学科领域,可以迅速地为重大项目组建提供人员保障。
二是建设了全能高效的基础设施。近年来,政府加强了对高校科研基础设施的投资。目前高校已建10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9 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些部门和省市也在高校设置了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高校开展重大项目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示范工程(CERNET)也已启动,将在高校内外形成信息网络。高校重大科技项目的申请与实施正是依托了高校科技的优势资源。
三是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实践。高校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八五”期间,高校在基础性研究的攀登计划中,承担的课题约占总数的30%;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承担面上项目的67%,重点项目的30%;在高技术“863 计划”中承担的专题数约占49%;在科技攻关计划中承担攻关课题的经费约占总经费的13%。高校充分显示了从事重大科技项目研究的实力和优势。
四是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高校开展重大项目研究的实践使自身积累了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究的经验,培育了良好的校内合作研究的气氛,为高校培养学科带头人,合理解决利益分配等问题提供了参考。
(三)难为:高校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究的不足
高校科技项目研究的现状是项目小型化、人员分散化。高校承担国家层次的重大科技项目占总项目数的比例也是不高的,大体是科技攻关占14%,攀登计划占30%,重大自然科学基金占36%。高校对重大科技任务的竞争力不强的原因是:
1.没有形成适合重大项目研究的工作体系。目前,高校最基层的教学、科研组织是教研室或研究室,一般建立在二级学科的基础上。不少科技机构的建立是系、所合一或研究室与教研室合一,主要从事科研的人员不甚稳定。这样的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在安排了教学所需要的人力以后,能把精力用于科研的为数很少。这样的体制环境,承担重大科技任务是有困难的。
2.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分配主要涉及经济利益和成果分享问题。由于在总课题与分课题之间、课题负责人之间存在的分配不公等问题,引起合作不愉快是高校中常有的现象。但引起众人心态不平的重要因素是成果的分享问题:在成果的署名、报奖等问题上由于互不谦让,常常导致课题研究中断,甚至课题组不欢而散。
3.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手段。在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管理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制度缺乏或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强调合同制管理。二是内部分配缺乏民主化、制度化。重大科技项目一般是由项目负责人通过各种关系和资源优化组合而落实的,因此负责人就像一个“家长”,以个人权威代替规章,在利益分配上随意性较强,常对课题研究产生不好的影响。三是文档管理、办公室管理不规范,导致短期行为或给人一种高校科研“不正规”的看法,影响了进一步申请课题等工作。
4.没有制定有利于研究的配套的政策法规,没有形成重大项目的组织机制。由于高校重大科技项目少,还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组织管理模式,许多高校也没有意识到花大力气去组织人力,集中优势去申请重大科技项目。这对高校来说是不利的。小型分散,使得许多大课题高校无法获得;从“项目效益”的角度看,立项单位愿意将课题给那些“专职”从事科研的单位或机构,而不愿意给既教学又科研的高校。这客观上限制了高校从事重大项目的研究。
高校在重大科技项目研究中的“应为”与“难为”,为我们进一步分析高校在重大科技项目研究中的“可为”提供了基础。高校想在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中大有作为,只有不断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发掘潜力,舍此无法如愿以偿。
二、现实性:高校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究的对策与建议
在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变的过程中,高校应扬长避短,在引进市场观念、强化政策法规、造就学术领导、优化利益机制、选择组织模式等方面采取积极而稳妥的措施,以确保高校在重大科技项目研究领域发挥更积极的重要作用。
(一)用“经营”的思想来从事高校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和研究
高校重大科技项目研究从申请立项、组织队伍、进行研究,到成果评定等各环节联系在一起,从研究到开发、应用是“一条龙”。为了“盘活”这条“龙”,高校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1.引进竞争机制以提高效率。竞争机制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竞争,即通过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参与社会竞争,获得课题立项,这方面大家已有共识;另一方面是内部竞争,即通过课题组内部子课题之间的竞争,实行动态管理,从而促进课题研究进程的高速、高效。比如:暨南大学等单位共同组织的“中国东南沿海赤藻发生机理研究”方式值得借鉴。项目开始之初,对课题经费作了原则的、大体的分配,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进行动态管理,即根据各单位执行的优劣,学术领导小组每年给各单位进行评分,并据此予以奖惩。有些单位根据发展需要补充经费,根据评分结果获得补助,而个别单位年终没有完成任务,影响整体进度,对此删减经费并给予警告。这种通过内部竞争而增减经费的办法,有效地促进了课题的开展速度,保证了质量。
2.利用激励机制以凝聚组织。在激励过程中应注意两个方面:第一,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第二,公平激励。应当努力建立一种“公平机制”,即在获得与付出、奉献与索取、劳动与所得之间建立一种动态的平衡,力求保持“出”与“进”之间的大致比例关系。
3.建立中介组织以强化职能。为加强重大项目课题申请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命中率,可考虑“游离”出一支队伍,专门从事大项目的组织申请、文档管理、科技咨询等工作。建议队伍由有丰富科研和科技管理经验的老教授担任,相当于科技中介机构。这有利于高校少投入、多产出。
(二)建立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持、 鼓励高校开展重大项目的研究
高校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有需要,也有可能,但还应有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得以实现。这可从人(队伍建设)、财(经费投入)、物(提供相应的设备条件)等方面入手,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政策的角度去做许多工作:
1.国家要制定对高校重大科技项目的倾斜政策。高校开展重大项目研究具有长效性、综合性,有利于我国科技潜力的充分发挥,因此,在与其它科技部门条件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国家要在政策上加以鼓励,优先考虑高校开展此类研究工作。这不仅仅是一种“照顾”政策,更重要的是一种扶持高校及国家科技可持续发展、投资于科技明天的战略。
2.课题立项单位要重视对高校的投入。要鼓励立项单位正确分析科研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树立“综合效益是最好的项目效益”的观念,在课题招标的过程中,排除“偏见”,尽可能划出一定的比例用于资助高校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当然,对于这部分支持,国家也应有相应的鼓励政策。
3.高校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高校应尽快建立对开展重大科技项目研究的奖励政策,如在职称评审时优先考虑开展重大项目的负责人及主要参加者。再如工作量的衡量,可按常规科研为参照系,适当乘上一个“合理的系数”,鼓励更多的人去从事重大项目的研究。还可以对重大项目的研究者提供更好的研究条件,从内部推动重大项目的申请和组织实施。
(三)造就一支学术造诣深、懂经营、 会管理的学科带头人队伍
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一般都有一个凝聚组织的“核心”,他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对此应高度重视,努力造就符合条件的项目负责人,为高校进行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提供后劲。
1.负责人的活动能力是争取课题立项的重要前提。他们能够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能捕捉科技发展和科研工作的信息,具有较好的外部声誉及较强的内部组织协调能力,能围绕目标很快形成研究队伍并使之高效率地工作等。
2.负责人的业务资力是课题研究过程的重要基础。学科负责人一般应是学术权威,是本门学科的带头人。这主要基于:第一,学术权威认同度高,在国内是知名专家,在校内是带头人。在申请课题时学术权威“领衔”比较容易成功;第二,学术权威比较容易成为研究工作的核心;第三,学术权威能高屋建瓴,比较容易把握课题研究的进度和方向,指出不足。这是课题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第四,学术权威在利益分配,尤其是在成果分享过程中能够表现出比较好的风范,这对年轻人的提拔也就有了可能。
3.负责人的人格魅力是凝聚组织队伍的重要核心。项目负责人时时都应注意用人格的力量来进行组织管理,并对年轻人进行教育引导。
4.负责人的管理魄力是促进课题成果的重要保证。项目负责人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保证课题研究的进展并取得成果。这就要求项目负责人善于管理。重大科技项目的负责人一般都是学科内的知名专家,同时一般都担任过行政领导,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对于课题分解、知人善任、制度保证等方面,都能表现出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为此,高校应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自觉扶持学科带头人,特别要支持年轻人的迅速成长。
(四)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重大项目的利益分配必须有民主化的决策程序和制度化的执行手段。
1.民主化:合理利益分配的环境需要。高校教师的特点决定了对他们的管理必须讲究民主。第一,民主协商。重大课题的利益分配主要表现在经济利益和成果的“所有权”问题上。利益分配,可以通过工作量和“贡献率”的大小来确定,也可以事先有共同的“约定”。这是一个民主协商的过程。第二,办事公开。课题组内信息要公开,使大家产生一种“被告知”的心理效应。这有助于形成研究组内互相信任、互相谦让的良好气氛。第三,榜样教育。对项目组成员,尤其是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进行教育引导,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对待利益的谦让精神“传递”下去。这才是我国高校科技发展的长远希望所在。
2.制度化:合理利益分配的规范需要。第一,合同管理。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技术的保护制度越来越严格、科学、规范,高校也必须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化建设,将一些利益问题用合同的形式加以确立和保护。合同中要明确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合同就是法律依据。合同管理是相对科学的管理方法,它有利于保证各方面的权益不受损害,是一种重要的法制保障。第二,完善规章。建立、健全包括合理利益分配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十分重要。关于利益分配的制度应包括:经费分配制度、成果分享制度、奖惩制度等。其中,成果分享制度应明确规定成果的“所有权”问题,即什么样的成果应该属于课题组,什么样的成果应该属于个人。这样做有两好处:一是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使大家在研究过程中力往一处使,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可以避免在人员流动过程中技术泄密的问题。
(五)科学地设计组织结构,合理地设置组织机构
根据参与课题研究要素的不同组合,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管理可划分成不同模式。
1.组织管理模式。重大科技项目研究一般可以分为自然科学研究类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软科学研究。据此,组织管理模式可以分类。如:基础研究类的项目负责人领导下的小组负责模式、应用研究类的科研经济合同模式、开发研究类的产学研协同攻关模式、软科学研究类的协作中心模式等。这里,我们将重大科技项目的组织管理分为以下三类:
甲型——矩阵组织。它一般适用于同一所高校组织的有多个系所参加的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是目前高校较为普遍采用的。优点主要有:在不改变成员原有隶属关系的前提下,能迅速地组织起一支跨学科的科研队伍,有利于重大项目的协同攻关;课题组成员在多个课题研究过程中能较为全面地得到锻炼,投入、产出效益较高。但最大不足就是人员关系不在一起,不利于“项目效益”的提高。
乙型——板块组织。它一般更适用于多所高校联合开展的重大项目研究工作。总成果在子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经过一定的“内化”和“组装”形成。总课题与分课题的关系更多地采用系统分解之后再综合的方法,这种分系统实际上就是若干板块。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每个部分自成系统,子课题负责人实际上就是一个“部门经理”,他的工作成绩直接关系到自己将来的职称晋升和根本利益等,所以子课题研究一般都比较顺利,同时,这种板块模式也有利于依靠各子课题所在单位的力量,在组织管理上具有较强的“地缘性”,研究条件较有保证。当然,这种模式由于约束力较弱,项目负责人必须有足够的权威,来合理安排成果整合的过程,以确保项目整个研究目标的顺利实现。
丙型——系统组织。又可以称为混合组织、科学组织。它是根据系统论和运筹学理论,将系统内部的各要素有机组合,达到结构功能最大的一种科研组织形式。它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是根据课题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组织体系,使每项研究能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角色”,发挥最大的效用;第二是合理安排研究进度,使实验设备等物质条件发挥最大的作用。这种模式是基于项目组成员有过很长时间的合作基础,各方配合较默契为前提条件,它更多地适用于同一学科内部成员共同开展的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
不同的研究可以有不同的组织模式,应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特点,有选择地运用某一种或某几种模式,使科研工作更自觉、更有效地运行。
2.保障条件。选择何种组织管理模式,还必须有一些外部条件来保证,这些条件起码包括:第一,体制保障。首先要解决的是体制问题。即在项目组上建立一个监督保障体系,这一方面有利于课题学术研究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组织管理实施民主化监督。有两种成功的做法:一是类似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课题实施的监督与保障体系,这可确保课题研究的规范化操作;二是课题组自行建立领导小组,对课题研究的进展、阶段性成果检查、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议、监督和指导。这对激励大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能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二,分级管理。调查表明,重大项目一般都实行分级管理、合同制管理,并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整个项目根据合同的要求分解为若干子项目组,总负责人和分负责人组成技术核心组,负责项目的运行。第三,合理流动。应鼓励研究人员在课题项目组内部各子课题之间流动,也允许项目组内外人员之间流动。项目组择优而纳,经常有新鲜血液,队伍不会老化。还可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进行广泛的交流,激发创造性。可在人事关系暂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科研协作、协同攻关、科技咨询和兼职研究等方法实行事实上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