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教育思想体系的逻辑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逻辑论文,结构论文,思想体系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所创立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前进的指南。在这个理论宝库当中,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邓小平在探索和回答如何巩固、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战略问题加以考察,并亲自抓教育,作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内涵十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思想。在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从逻辑结构上把握其科学体系,无疑会对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要求,发挥邓小平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指针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逻辑结构,是指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总体思路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内在的逻辑关系,我们把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分为哲学基础、立论依据、核心内容、教育战略和目标模式等5个层面。
第一层面——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同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立新理论的哲学基础或思想路线。它也是邓小平教育思想体系的精髓和灵魂。
首先,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便没有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创立和形成。正因为有了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始的新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1], 实事求是地总结和研究我国教育的历史经验和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形成的。
其次,十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每前进一步,每作出一项决策,每实现一次理论突破,都离不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导。例如,当年,邓小平运用实事求是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推翻了“两个估计”[2],指出“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 “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劳动更辛苦。现在差不多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大都是建国以后我们自己培养的,特别是前十几年培养出来的。如果对十七年不作这样的估计,就无法解释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了”[3]。又如,他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 不仅提出了不少新的论断,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作了新的发展,而且他的许多新思路、新观点都使用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语言,言简意赅,具有新的意境。他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基础在教育, 深刻地反映了近代以来世界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方法和途径。再如,他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5], 既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又把握了时代特征和对世界未来的科学预测;既总结了教育改革的基本经验,又阐述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世界发展和民族命运的高度,对教育提出了总体要求。
再次,无论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还是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的确立;无论是关于教育与政治、经济、科技辩证关系的论述,还是教育领域内部自身的改革与发展等等,都是靠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来突破旧框框、开创新局面、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理论的。
总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教育思想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这一伟大思想体系的哲学基础。
第二层面——立论依据
任何一种理论在构建科学体系的时候,都要首先研究它的立论依据。从当代教育的政治、经济功能观点出发来谈教育,是邓小平教育思想体系的立论依据。这是因为,邓小平有关教育的一切观点或主张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例如,社会主义教育的政治功能规定: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又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因此必须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等等。
第三层面——核心内容
邓小平教育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指带有纲领性的,与国家的政策、路线相一致的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包括教育强国论,教育优先发展论等。
邓小平不仅从政治的角度出发来观察和解决教育问题,把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看成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6]; 而且更侧重于从经济建设的角度出发来观察和解决教育问题,把教育与经济、生产力、科技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与提高等视为彼此联系、辩证统一的发展整体。这是邓小平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出发点。正如他所说的“教育要狠狠地抓一下,一直抓它十年八年。我是要一直抓下去的”[7]。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8]。很显然, 邓小平是把我国教育的发展视为实现强国富民目标的必由之路而予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教育强国论为我们提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指针,同时,它也是对传统的“教育救国”理论的升华和超越。
教育强国论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这在1994年的全国教育思想研讨会上已经得到共识。“邓小平确立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思想,既是其教育思想中的核心问题,又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邓小平从指导全党工作的角度,从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战略高度确定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重大变革和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这种变革和发展就其主要内容而言,包括着三层含义和两大理论突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这个命题中包含的两突破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建设上由以扩大外延、 注意物质投入为主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9]。
第四层面——教育战略
战略问题是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大问题。邓小平教育思想体系中的“三个面向”、“不平衡发展”都属于教育发展全局性、长远性的战略问题。
邓小平从党的基本路线出发,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在1983年10月1日给景山学校的题词中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是当代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取向。这一战略思想同他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的构想是一脉相承的,从更广更深的涵义上说,也是反映了他从当代世界发展和民族历史命运的高度对教育提出的总体目标要求,即教育要为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为迎接世界经济、科技、文化挑战,为民族的未来、社会主义的未来培养合格的人才。教育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这种适应和服务应该是全方位的,正如邓小平所说,“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10]。这种需求既体现在宏观方面教育的发展规模、各级各类学校比例、专业科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结构相适应上,也体现在微观方面办学思想、教育教学模式及人才的素质规格要适应社会多样化的要求上。
邓小平教育发展战略的另一大突破是运用不平衡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平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战略思想。它来自对我国国情的透彻分析。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我国是一个大国,地区间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只有承认不平衡,实事求是地提出不平衡的发展要求,才能真正造成前进的势态。让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发挥示范、带动和帮助作用,帮助后进地区,才能推动整个教育事业波浪式向前发展。
第五层面——目标模式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不仅提出了教育发展的途径、任务,而且对我国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模式作了精心的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出人才、出优秀人才、出优秀成果,以此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服务。
教育的职能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邓小平从新的历史时期的特点出发,提出了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的目标。它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对人才素质提出的要求。首先,培养“四有”新人,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具体体现。其次,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建设的现代化,更主要的是人的现代化,即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培养“四有”新人,是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根本之举。
注释:
[1][3][6][7][10]《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2版,第279页,49页,95页,70页,108页。
[2] 即所谓“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4][5][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 版, 第274页,35页,120页。
[9]郭戈、叶之红:《认真学习、研究、宣传、 实践邓小平教育思想——“邓小平教育思想研讨会”综述》, 《教育研究》1994年第7期。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邓小平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