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一五论文,加快发展论文,现代服务业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服务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渠道,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因此,“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只有从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入手,才能制定出一个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服务业发展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服务业规划战略研究工作。
“十一五”期间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现代服务业又称新兴第三产业,一般包括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业、物流业、房地产及社区服务业等,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更突出了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等需求。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现代服务业有着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现代服务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撑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此外,科学技术直接推动服务业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化,信息技术也直接推动和影响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督方式完善的过程。
产业经济理论表明,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发展新技术产业提供创业的氛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与现代工业制造业形成互动的机制,所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需要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支撑。特别是对于都市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更为凸现。
“十五”期间,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知识、技术和信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产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其一,现代服务业重要性日渐凸显。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经济发展过程也是经济结构变革的过程,发达的经济都有很高的服务业就业人口。
其二,现代服务业开放是大势所趋,现代服务贸易正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项新内容。现代服务业在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充分显示出现代服务贸易在未来时期内,在世界市场上持续扩张的态势,高科技的发展与应用则为现代服务业国际分工提供了物质前提。这客观上要求打破国家壁垒,实行自由化发展。
其三,现代服务业竞争的信息比较优势日益突出。所谓信息比较优势是指各国或地区在信息的生产、传播、反馈和使用能力上的差异以及一国或地区所获得信息的数量、质量、时效和稀缺程度。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操纵与控制能力将成为服务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产生和传递主要是通过信息业完成的。因此,传统比较优势将逐渐弱化,信息比较优势将成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其四,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服务业已取得显著成效。近几年世界现代服务贸易的方兴未艾,也为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处于经济转轨的国家提供了不少机遇。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纷纷对本国服务业予以扶持,促使其发展壮大,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对我国来说,尽管我国服务业已具备加快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现实条件,但与发达国家乃至部分发展中国家比,“十五”期间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00年全球服务业产出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已经达到63%,其中,低收入国家的这一比例为42%,中低等收入国家为44%,上中等收入国家为61%,而我国服务业总体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由1978年23%升至2002年的33.7%,总体水平仍然偏低。
第二,现代服务业占就业劳动力的比重仍远远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水平。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该比重在1999年已经达到40%以上,而我国目前还不到30%。
第三,现代服务业总体技术含量不高。内部结构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劳动生产率较低。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占40%左右,而现代服务业还不足30%,2000年,美国、日本、欧盟的服务业从业人员人均生产率是6万美元以上,我国仅为2000美元左右。
第四,现代服务业市场开放不够,竞争不够充分,服务业投资在所有制结构上的转换仍然缓慢。
第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城乡和地区差别大,公益性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服务业发展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
第六,产业竞争力不强,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营方式比较落后,服务效率和附加值不高。
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何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司长杨伟民认为七大背景是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这七大背景为:1、由国际分工造成的国际背景,全球化的分工体系没给中国发展服务业的空间;2、增长模式造成的宏观背景——投资循环模式不得不压缩公共服务支出;3、政府职能造成公共服务发展滞后的政府背景;4、管理模式造成的体制背景——国家高度垄断、社会事业改革滞后;5、城镇化程度造成的需求背景;6、经济政策造成的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机制背景;7、思想认识造成的思想背景。
“十一五”期间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战略意义
“十一五”期间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煤、电、油、运输相当紧张,高耗能产业比重过大使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1/4,1/5,1/10和1/22,铁、铜、铝等重要矿产的国内保障程度低,资源供给不足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及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就是要实施科学发展战略,改变单纯靠增加投入,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而加快服务业发展是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需要服务业的支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纯粹的制造环节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而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中物流与营销、研发、人力资源开发、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会计审计律师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服务业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增长速度和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以往我国产业发展方面的一个重要偏差,就是没有处理好工业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把工业化片面地等同于工业的发展。事实上,工业化是一个伴随工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全面变革与发展的过程,其中服务业具有突出重要地位。没有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工业化就只能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无法深化下去。现代服务业的滞后不仅严重制约着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也直接制约着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将服务业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
2.发展现代服务业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GDP要保持年均增长7.2%的速度。就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来看,农业的需求弹性较低,国际竞争力也不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可能进一步降低。过去20年,我国工业年均增长11.7%,这是一个相当高的速度,但再保持20年这样的高速度可能也有困难。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不发达,导致工业企业缺少质高价廉的技术培训、研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金融保险、市场和销售、会计和税务、法律等各方面的生产性服务,已成为制约工业经济效益提高和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的重要因素,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工业品竞争力的提高和市场的扩大。在今后一、二十年的发展中,服务业作为潜力最大的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如果服务业再不取得突破,将对宏观经济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必须在更大程度上依靠服务业的增长。服务业将为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十一五”期间地方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战略目标,这为地方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服务业的重要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放宽市场准入,优化市场环境,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地方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必须提高认识,积极扶持。地方服务业长期以来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不高和增长速度缓慢等问题,这既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有关,也与认识上的不足有关。地方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确看待工业化和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关系,真正把服务业作为朝阳产业对待,充分认识新阶段、新形势下服务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今后,要在继续提高传统服务业服务质量的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突出支持对提高产业竞争力作用明显的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突出支持面向三农的新型服务业的发展,如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民工城市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科技推广、农村医疗和教育等;重点支持一些地区在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方面形成区域优势,重点要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更为优先的地位,继续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对服务业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的投入,增强服务业吸纳就业和再就业能力,努力使服务业结构不断改善,产业素质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提高。
我国31个省市服务业竞争力评价排名表
综合竞争力 综合竞争力
地区 地区 综合竞争力地区
得分
排名
得分排名得分排名
上海79.301河北48.5512吉林 36.2922
广东78.042湖南46.5613海南 35.4323
北京77.463重庆46.4514陕西 34.1224
江苏72.204江西44.8715肉蒙古
34.1025
浙江67.705安徽42.6216甘肃 33.7226
山东66.736河南41.9717青海 33.0527
福建59.847黑龙江 39.9018山西 32.4428
天津57.338云南38.9219宁夏 31.0529
四川54.769广西38.7120新疆 30.8630
辽宁52.1410
西藏37.2021贵州 29.3031
湖北48.771122
二是必须以信息化优化服务业结构。我国服务业不仅总量发展滞后,其本身调整结构的任务也很重。我国服务业整体落后,而现代服务业更落后。为生产服务的信息、科技服务等服务业发育滞后,已成为工业企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抓住信息化这个根本,加大服务业创新的力度,为市场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服务产品,为扩大内需创造条件就是地方优化服务业结构的重中之重。
三是必须为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市场体系的完善与规范,是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服务业的发展程度本身是市场化程度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目前我国经济中存在进入管制和垄断问题的行业主要在服务业中,如金融业、电信业、铁路运输、教育、卫生、文化、信息媒体等行业。这些行业由于竞争不足和发展滞后导致了服务供给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我国各类服务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服务业正在成为我国继续较大规模吸引外资的新热点。服务业的改革和开放,可以使中国的经济再增长5个百分点。随着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降低服务业进入门槛与成本,消除阻碍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已成为当务之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垄断行业的改革。下一步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服务业。改革包括放宽准入领域,降低准入条件,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多元化的竞争主体等方面。除个别涉及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领域外,都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完善推动服务业健康发展的环境。因此,要加快开放、改革和促进竞争,为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经济社会繁荣富强的标志,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促进服务业的兴旺发达。而转变观念、规范行业、促进竞争、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适当扶持等,是促进服务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地方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地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路对策
在现代经济中,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十一五”期间,地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课题抓紧抓好:
1.深化改革,推进“三化”
一是市场化,推进服务行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为主向市场为主转变。加快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放宽准入领域,降低准入条件,使外资更多地参与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服务业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使国有服务业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
二是产业化,推进应该由企业经营的服务领域从政府办向企业办的转变。以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业企业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为原则,加快事业单位改制。
三是社会化,推进后勤服务、配套服务由内部自我服务为主向社会服务为主的转变。企事业单位及有条件的政府机构,其后勤服务设施都要面向社会开放,营利性的后勤服务机构都要改制为独立法人企业,鼓励各种所有制经济兴办面向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
2.优化结构,提高水平
一是优化行业结构,重点发展以信息、科技、金融、会计、咨询、法律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准;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
二是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主要是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公司和大集团,促进企业联合重组,实行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同时,鼓励经营方式灵活、服务品种多样、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发展。
三是优化服务业地区结构。优化地区结构,主要是要求中心城市逐步实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着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中心城市要按照城市功能定位的要求,着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有条件的要逐步实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具有交通、商贸、旅游等特定优势的中小城市,要进一步突出特点、强化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其他地区和农村,要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发展服务行业。
3.扩大对外开放,增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和人才会流入到服务业,这必将有利于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扩大对外开放,就要求建立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投资环境,包括方便快捷的交通和方便舒适的居住、旅游环境等,这同样对现代服务业是个推动。
4.加强区域规划,制定合理的区域产业政策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有两个,一是市场机制,另一个是政府干预。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结构产生作用的途径是供需关系、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政府干预是指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杠杆和产业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调控,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在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的同时作用下进行的。只有两者彼此配合,才能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因此在建立起规范的市场体系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区域规划,制定合理的区域产业政策。
5.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含量
当前现代服务业正呈现出技术化、国际化、标准化的趋势,传统服务业之间的界限正逐渐消失。因此,加大科技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含量和渗透,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结构上,要优先发展技术含量高、关联性大的现代服务行业,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和管理手段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全面提升企业素质、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6.加快服务业人才培养
有计划地在现有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紧缺的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有序扩大实施范围和领域。
7.多渠道增加服务业投入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要适当安排一定数量的投资,作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引导资金,主要用于国家鼓励的服务业建设项目的贴息或补助,以更多地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投入。银行要在独立审贷的基础上积极向符合贷款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及其建设项目发放贷款。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
8.扩大城乡居民的服务消费
改善服务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政策,营造有利于扩大服务消费的社会氛围。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与实施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调整城镇规模结构,扩大城市服务消费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