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户信息查证行为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用户信息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网络用户的信息查证行为(information verification behavior)伴随着开放网络环境下信息查寻与信息内容的日益复杂,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目前有一些关于网络信息可信度的研究,努力在帮助用户获得在网上查找可信信息的技能,也建立了一些理论模型以及可信度评估策略,但是尚未有专门探讨信息查证行为形成机理的系统性研究,国内学术界也鲜有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将在笔者前期研究[1-2]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网络用户信息查证行为的相关理论、动因模型以及激励途径等方面逐步展开研究。
1 信息查证行为的研究背景
1.1 开放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研究的深度拓展
信息查寻行为研究一直是传统信息行为研究领域的重点,包括信息采集与信息需求的形成和表示、信息源的选择、检索策略和检索式构造、查询重构、相关性判断等。然而在开放网络环境下,用户不再只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逐渐参与到信息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包括信息生产、加工、发布、评估、质量控制等环节。传统的信息生产专业化、权威化、封闭式格局,已逐渐被互联网更加开放、平等、社会化的大众信息生产方式打破。然而与传统出版业相比,大众生产发布的内容没有通过专业守门人的过滤,也缺乏传统的权威性指示器,例如作者身份或已建立的信誉。以往由专业人员承担的信息质量控制重任,如今转移到了个体信息查寻用户的身上,这就使得信息质量评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和重要[3]。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用户信息查寻行为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过去的研究范围,而应该向深度拓展。网络用户的信息查证行为就是信息查寻行为向深度拓展的研究内容之一,对用户信息查寻的效果起着重要的反馈与保障作用。这方面的研究也使得网络用户从信息查寻行为到查证行为构成一个闭合回路,从而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1.2 网络信息质量与内容可信度评估的迫切需要
用户信息查证行为的相关研究也是在社会化媒体日益盛行以及用户生成内容大行其道的环境下,伴随网络信息质量与可信度评估而逐渐形成的研究领域。传统的信息资源质量评价需要建立庞大的指标体系,例如Stvilia[14]提出的信息质量评估框架,包含41个计量指标,并且建立在专业导向、集中控制、同行评议的模式上,是一个自上而下、专家参与的评价过程,不适合以自下而上、用户参与和大规模协作为特点的开放网络环境。提高对Web信息的评价技能对网络用户至关重要,但是有证据表明,很多人还没有准备好承担起评估网络信息可信度的责任,在评估中也遇到很多困难。目前有一些政府公益机构、民间组织也在努力帮助用户建立评估网络信息可信度的技能,例如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数字文化普及”项目等,以教育和培训信息用户为主旨,帮助用户建立评估网络信息质量所需要的技能。这些培训计划通常会开发出一套评估用的检查列表,指导用户进行质量评估过程。但事实上,有研究表明用户很少努力去检查网上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并且很少使用专业人员所开发的信息质量检查标准[3]。
信息评价能力也是个体信息素养的一部分。根据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标准解释:信息素养是指一个人能够识别何时需要信息,具备查找、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5]。基于观察,不是所有的网站都需要严格的审查,研究也发现不同的检索任务使用不同的评估流程。我们都认识到:有些信息不重要,无需仔细的评价,但是每个人都必须要确定这一判断在何时是正确的[6]。必要时,用户需要评估技巧,以便对互联网上“哪些信息是可信赖的”做出合适的判断。这也是在海量信息的网络世界里成为一个有素养的公民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于用户信息查证行为的相关研究将对网络信息质量以及用户信息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信息查证行为的相关理论
2.1 内容评估活动的双加工理论
本文认为信息查证行为是用户对开放网络环境下信息内容可信度评估活动的一部分。而双加工理论及其模型在社会认知心理学很多领域都有所应用,并且能够成功解释很多社会性判断问题,包括说服式传播、印象形成、个体感知和决策制定等[7]。一些涉及信息内容评估的著名双加工理论包括: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推理与决策的双系统模型、启发一系统式模型以及受控一自动双加工模型等。
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各种双加工理论有个共同点,就是强调动机和认知能力在引导信息评估和决策制定中的作用。简而言之,这些模型理论都认为人们加工或者深入分析信息内容的程度,取决于信息接收者的动机和能力。在一些情境下,例如人们对准确信息有着较高的需求,或者理解某些问题时带有个体风险,那么在这种个体或环境因素的驱动下,人们会倾向于关注信息内容,仔细考察其论据,并且在加工和评估信息内容及其来源时施加更多的认知资源。在另一些情境下,当人们的动机或能力较低时,这些模型将预测人们对信息的加工或评估会基于相对表面的、非理性的标准。在这些情境中,决策的制定将基于对信息内容或者来源的启发式判断,例如外观或其他吸引人的地方,而不是基于信息内容本身。加工信息内容的能力取决于很多因素,诸如时间的充分性、对主题的先验知识、信息内容理解力。如果将动机因素考虑进来,那么信息处理与评估的双加工模型对于构造内容评估模型可以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3]。
Petty在1986年提出了ELM模型[8],这是理解信息传播过程中说服式传播基本流程的一般性理论框架。该理论阐释了说服式传播的两种路径,一种是中枢路径,一种是外围路径,最终引起传播对象即信息消费者的态度转变。人们原始态度的保留或者转变取决于人们对内容加工过程的动机和能力。动机来源于信息内容与个体的相关性、个体的认知需要、责任感等,能力包括人们的先验知识和对信息内容的理解力。根据ELM模型推理,用户对网络信息可信度的评估源于双加工过程:(1)基于即时可得的线索(诸如网站类型和网站外观设计)做出判断的启发式评估过程;(2)基于内容评估以及查证结果的系统评估过程。而用户最终进入哪一条加工路径取决于用户进行评估时的动机和能力。由此,Metzger提出了Web信息评估的双加工模型[3],如图1所示。模型中有三个阶段:信息查寻、信息评估和可信度判断。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第二个阶段,连接第一、二阶段的流程有四个分支,取决于内容评估的动机和能力的有或无。该模型建议用户评估Web信息可信度的程度依赖于他们查寻信息的动机。如果用户查找高质量、可信信息的动机较弱,则完全不需要评估可信度或者只是简单地考虑一下诸如网页设计和图形方面的简单特征或启发物。另一方面,强动机的用户则倾向于采取更严格、系统的可信度评估路径。例如检查信息内容、作者或来源等,而不只是评估网站的外表特征。
以上评估流程笔者认为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动机可以有强弱之分,但是并无绝对的有和无之分。同理,评估能力也不能简单归为有和无,而是强弱的程度差别。Metzger也认为虽然在信息评估的双加工模型中,动机和能力起着重要的评估路径预测作用,但是并无证据表明用户在无明显评估动机的情况下,不会进行信息评估和可信度判断。动机和能力的强弱总体上影响的是信息查寻用户对Web信息内容评估的程度或深度。对于研究人员和内容提供商而言,可以通过改善信息内容的评估环境,间接影响信息查寻用户的动机和能力,以影响其评估路径和可信度判断。
Hilligoss基于ELM模型和扎根理论的定性研究,提出一个整合后的内容可信度评估框架[9]。该研究框架将可信度判断分为建构层、探索层和交互层三个逐步递进的层次。建构层描述用户如何定义和构造可信度;探索层主要涉及可信度判断的经验方法;交互层指基于内容和线索的可信度判断。对可信度涵义的建构会受到不同信息类型的影响,例如当人们评价新闻信息时,客观性比其他可信度涵义都重要;当评价一手资料的信息可信度时,可靠性更为重要;而对于医疗信息,信息来源的可信赖性又最为重要。因此,不同信息类型的可信度意义建构是可信度研究的一个很实用的方向。该研究框架可以面向任何信息类型,包括传统印刷型、数字型和网络型,也包括同行评审内容和Web用户生成的内容。这一框架还能将可信度评估过程中的各主要活动要素和流程进行整合,揭示了评估过程实际上是信息查寻主体的主观建构与内容客体的客观线索之间进行匹配的过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较强的解释力。
2.2 基于双加工理论的信息查证行为特征与内涵
信息查证行为是内容评估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双加工模型中处于评估阶段,在整合模型中处于交互层。根据双加工理论的分析,结合前期调研工作的成果,本文认为用户信息查证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1)用户对可信度的意义建构会影响其信息查证行为的形式及结果。Hilligoss指出,对可信度涵义的建构会受到不同信息类型的影响[9]。前期实验调查中[2],不同用户对可信度意义的建构不同,直接影响了实证模型中内容可信度五个常用测量指标的内部一致性。这五个指标是笔者在考察了大量媒介或信息可信度研究文献后选取的最频繁使用的测度项,从理论上分析应该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然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却显示这五个指标的潜在结构并不单一。图2中的数据部分截选自SPSS17.0对实验调查所有变量(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子分析结果。各潜变量中,只有内容可信度(CR)的因子结构不显著,其中CR1(可信性)、CR2(准确性)和CR3(可信赖性)形成一个因子,因子载荷均大于0.5。而CR4(客观性)和CR5(完整性)则聚合成另一个因子。除了完整性是受试者在访谈中提出的非主要考虑指标外,客观性常见于新闻媒介及新闻信息的可信度评估指标中。
因此,用户对开放内容可信度的意义建构确实会影响其查证行为的形式以及可信度感知的结果,这与Hilligoss的扎根理论分析结果一致。今后的研究人员应对这一问题有所关注,针对不同领域、类型和形式的信息,其内容可信度指标项应有所区别。
(2)用户信息查证行为主要涉及基于理性的分析系统,且主要出现在系统评估/中心评估路径上。早期的网络信息可信度研究表明用户自我报告的查证行为很少[10],随着用户网络经验的增长,用户的查证意识也在增强。当前网络用户的信息查证意识已经比过去有很大的提高,但是查证意识、查证倾向与实际查证行为之间依然有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近期文献的实证研究表明[11],用户自我报告的查证行为与实际观测的查证行为呈现负相关关系,即自我报告的查证行为越多,而实际观测的查证行为越少。这是潜在的反馈偏见问题,就是用户虽然知道他们“应该”认真分析网络获取的信息,但是他们很少有时间或精力去这样做[3]。
双加工理论对于这一现象具有很好的解释力。用户信息查证行为主要涉及基于理性的分析系统,根据推理与决策的双系统作用模型,基于理性的分析系统需要占用更多的认知资源,加工速度慢,但不容易受背景相似性、刻板印象的干扰,主要基于规则进行,其加工过程和结果都可以被意识到。并且双系统模型认为,启发式系统与分析系统同时对决策或推理过程起作用,当启发式系统与分析系统的作用方向一致时,决策或推理的结果既合乎理性又遵从直觉,而当两个系统的作用方向不一致时,两个系统存在竞争关系,占优势的则可以控制行为结果。但在两者的竞争中,往往启发式系统会获胜,这正是很多非理性偏差的根源[12]。
此外,信息查证行为主要出现在系统评估或中心评估路径上。根据信息评估的双加工模型,在用户动机不足的情形下,会优先选择启发式评估路径或者不评估。因此用户自我报告的查证行为与实际观测的查证行为之间存在鸿沟,根本缘由是用户实际发生的无意识、自动化、非理性的启发式评估行为与用户主观认知中具有查证意识的行为倾向之间的矛盾。在行为主义的研究中,确实存在行为倾向与实际行为间的脱节现象。文献[11]也认为,过去可信度研究的缺陷在于对查证行为自我报告式方法的依赖,这容易引发社会意识偏颇,即在社会调查方法中,被调查对象往往会依照他人所期望的方式做出回答,而不是遵从自身实际。查证行为应在更真实的环境下,采用自然主义方法进行测量,允许用户表现他们一贯的行为方式。
在以往网络信息可信度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将用户的可信度评估行为归纳为一系列检查列表。每一个查证项目都对应着可信度内涵的某一方面指标(如表1所示)。如果要全面地衡量信息内容的可信度,则需要检查的项目还可以列举的很长。但是这种方法也遭到一些学者的批评,认为其在实践中很难实施,对普通用户的评估技能要求很高。但是进一步查证、核实的方法却受到学者们普遍的认同。Meola[13推荐了两种基于情境模型的评估技巧,多信源相同信息的比对和进一步的证实,这与前期开放式调研中受试者自我报告的查证行为基本一致(见表2)。
基于前文阐述,本文认为信息查证行为应当被界定为:用户基于内容和内容线索的进一步确认、核实的行为,其目的是评估信息内容可信度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指标。该指标如何确定取决于用户对内容可信度的意义建构。这里我们排除了完全基于直觉的信息评估和可信度判断。虽然用户信息查证行为只是其内容评估活动的一部分,然而通过简单、可操作性强、反馈效果好的查证行为的有效实施,可以明显改善用户对网络信息内容可信度的评估效果,提高评估效率,使得信息查寻用户的主观评估更加接近信息内容的客观实际。
3 信息查证行为的动因模型
根据前文分析,用户信息查证行为涉及理性的分析系统,并且主要出现在系统评估路径上,而当启发式系统与分析系统竞争时,往往启发式系统会胜出,这也是很多非理性偏差出现的根源。双加工模型解释,用户选择启发式评估的原因在于动机或能力不足。因而如何从动因的角度激励用户的信息查证行为,如何提高用户的查证能力,就成为有意义的研究。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中解释动机来源于信息内容与个体的相关性、个体认知需要、个体责任感等。Web信息评估的双加工模型假设动机和能力是用户是否会评价Web信息以及评价程度的关键,动机源于接收到低质量、不可靠或不准确的网络信息的后果,能力与用户知晓如何评价网络信息的知识相关,这些知识包括教会用户采用可信度审查列表或情境模型:审查列表的方法强调评价对象的内部特征(如识别作者,审查信息的最新更新时间);情境模型主要评估对象的外部信息。根据理性行为理论(TRA)对个体行为的预测和解释,个体的实际行为由行为倾向直接决定,而行为倾向由个体对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共同决定。其中主观规范反映人们行为所受到的社会影响,是对社会规范的主观感知。社会认知理论也是一个被广为接受并经过实证检验的个体行为模型。个体的内在认知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一起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其中认知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分为两种预期:结果预期和自我效能。结果预期是人们对增加自身绩效和美好结果的期望;自我效能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仅包含个人所具有的能力,也包含个人对利用其技能完成预期的主观判断。
本文将在理性行为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同时在借助双加工模型的基础上,构建用户查证行为的动因模型(见图3)。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中对有意识行为的预测,本研究将用户查证行为的动因分为个体驱动因素和环境驱动因素两类。其中个体驱动因素属于内在动机,而环境驱动因素属于外部刺激。那么个体驱动与环境驱动究竟存在哪些因素与用户查证行为有关呢?换句话说,哪些因素会显著影响个体查证行为。这里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演绎法,将来可以考虑采用实证分析。双加工理论及其模型主要描述和阐释了某个信息活动的形成过程,并且整个形成流程的分流点在于信息活动产生的动机以及相应的认知能力。原模型中将活动过程的分流描述为有和无或者是和否的二元状态,这里将这种二元选择关系转变为关联强度系数。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影响查证行为的个体因素来自结果预期和自我效能。结果预期包含查证结果对个体的影响(卷入度)和满足个体的认知需要(怀疑倾向),这是信息查证行为的原始动因。在各种可信度评估模型中,最接近动机的因素为“信息卷入度”(information involvement)。信息卷入度,即信息内容与个体的相关程度,尤其指由于利害关系所形成的对个体的影响程度,或者由于接收到低质量信息会对个体造成的后果。这些描述使得信息卷入度基本等同于双加工模型中的信息评估动机,而卷入度又取决于信息查寻任务的性质。有大量证据表明,用户查证行为的动机,部分起源于信息检索任务,并调节着用户批判性评估网络信息的程度[3]。例如一个人在网上查找关于喜欢的乐队或运动员的信息时,则卷入度较低;而当一位患者在查找其所患某种严重疾病的相关信息,一个学生正在准备研究论文,或是一个营销人员正在分析市场时,这些信息查寻任务涉及的卷入度较高。总结而言,娱乐信息的卷入度较低,而参考信息的卷入度较高。然而高卷入度未必能形成高强度的信息查证行为,这中间还需要经过几个环节(见图3中标注的①~⑥):
(1)首先,信息卷入度会直接影响主体的怀疑倾向。依据以往的实证研究,高卷入度引发较高的怀疑倾向。张明新[14]认为高卷入度的信息,即与受众个人更为相关、引起更为严重后果的信息,相对于低卷入度的信息可能让受众持更为怀疑的态度。Flanagin和Metzger[11]基于大样本实证研究后指出,用户在处理低卷入度信息的时候更倾向于使用启发式方法(即外围路径),而较少使用系统评估方法(即核心路径)。可见卷入度越高,动机则越强烈。此外,用户怀疑倾向也与查证行为间显著正相关。
(2)怀疑倾向同样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根据理性行为理论,集中表现为主观规范,即社会规范的主观感知。社会影响因素是对个体有影响的他人的期待,也是个体顺从所在社会网络的规范、文化等的体现。
(3)从怀疑倾向到自我效能的环节,可类比于双加工模型中从动机到能力的过渡。自我效能既包含个体查证能力,也包含主体对完成预期的自身能力的主观判断,因此自我效能是对双加工模型中能力的恰当表述。当怀疑倾向足够强时,流程转入对自我效能的判断。
(4)自我效能会受到技术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供查证性正是信息内容的技术特征之一。如果内容管理平台或其技术系统能够提供较强的可供用户查证的功能,则能增强用户对自身完成信息查证任务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即自我效能。
(5)从信息查证的原始动机(信息卷入度和怀疑倾向)到对查证能力的判断(自我效能),如果以上各环节中的每一步都具有强关系,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查证行为的形成。
(6)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可以直接作用于查证行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给定情境下的行为是受环境或情境特征影响的。外部环境既可以通过个体因素间接影响查证行为,也可以直接作用于行为。
4 信息查证行为的激励途径
用户信息查证行为的动因模型(见图3)构建于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并由其推演而来,而且也能够在实证研究中得到检验。在前期研究[1]的半开放式调研中,关于开放内容可信度评估意识和评估能力的相关研究结果,可以部分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这里可信度评估意识可类比于用户进行可信度评估活动的动机,而基于开放式问题的回答结果也可反映出用户的评估能力。评估意识较强的受试者,其评估能力也较强,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查证行为和评估方法。然而没有证据表明原始动机(主要指信息卷入度)无或者弱时,就不会产生内容查证行为。即使是高卷入度的信息查寻任务,倘若用户缺乏可信度评估意识和能力,同样不会产生有效的信息查证行为。对用户查证行为的激励可以通过对外部环境中相关因素的改善,包括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间接增强用户个体认知因素的强度,从而促进查证行为的形成,也可以直接作用于查证行为。
4.1 基于社会规范的激励途径
用户对开放内容的怀疑倾向会受到社会性因素的影响。由于信息卷入度来源于个体信息查寻的任务和目标,因此无法直接干预。但是可以通过社会性因素的干预途径来间接刺激网络用户对开放内容的信息查证行为。社会影响理论描述了三个过程:顺从、认同、内化。顺从意味着个人接受影响从而获取他人或者群体的支持或者授权,主观规范常用来反映社会影响的顺从过程[15]。例如,大学教授们规劝学生不要以免费的网络百科作为参考工具,极力培养学生对纷繁芜杂的网络信息的批判性态度。在某些学习情境中,学生被强制要求不能将开放百科内容列为参考文献,这种社会性影响则会增强学生对Web信息内容的怀疑倾向。顺从的过程既可以发生在现实社会的情境中,也可以发生在虚拟社区的情境中。用户总是处于一定的现实社会网络中,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也会处于一定的社群网络中。
未来几年中,虚拟社区建设将是网络应用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16]。而虚拟社区可被视为一活动系统,由要素和媒介物构成,其中社区规则媒介物包含社会性规范、原则、指南、文化等。社区管理者及其主办方在维护社区和谐、引导社区健康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社区规则来引导用户的查证意识和查证行为,这是切实可行的途径之一。例如可供查证是维基百科的三大方针之一,加入维基百科的内容必须要发表在可靠来源中,并且能被读者查证[17]。百度百科也要求词条内容应包含参考资料,以供核实查证[18]。但是可供查证这一重要的社区规则在国内协作网站并不是很强调。国内知名的协作社区运营中,主办方看重的是流量,各种激励机制主要鼓励用户编辑和创作更多、更全面的内容,而并不强调内容的来源可靠性、真实性和可供查证性。对于这样的问题,除了加强社区规则的有效执行,还可以将查证行为的激励与监督功能交给社群成员,或许虚拟社群的协同信息质量控制更为高效、有序,符合目前大规模协作的精神。
4.2 基于技术系统的激励途径
除了社会性规范的引导和激励,技术环境因素也是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并且这两方面可以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于用户查证行为。技术系统的设计主要围绕信息内容的可供查证性功能展开。为了描述基于技术系统的激励途径,这里采用内容可信度评估整合框架[9],同时将技术系统融入该框架内,将用户与内容间的交互层改为技术系统与信息内容间的取证层,将用户选择信息评估方法的探索层改为用户通过技术系统间接与信息内容交互的查证层(见图4)。
这一描述性框架将可信度评估过程简化为用户主体对可信度的意义建构以及查证行为的实施过程,并且查证行为是建立在技术系统对内容客体的线索取证基础层上。技术系统以信息内容为基础数据来源,通过相应的建构模型和内容线索的抽取算法,为用户提供有效的可供查证功能,这一过程可以形象地概括为技术系统的“取证”过程。
用户查证行为与技术系统提供内容的可供查证性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用户的查证意识越强,查证行为越多,就越能激发技术系统努力发展其“可供查证”的属性,否则可供查证性就会沦为摆设;而如果技术系统的可供查证性增强,也会减少用户查证过程的障碍,促进用户更多地实施查证行为。
5 结语
本文基于前期研究成果和借助双加工理论,对网络用户信息查证行为的特征与内涵、动因模型以及激励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主要结论有:用户信息查证行为是其内容评估活动的一部分;用户对可信度的意义建构会影响其查证行为的形式及结果;查证行为主要涉及基于理性的分析系统,且出现在中心评估路径上;查证行为的动因主要来自个体驱动和环境驱动,其中基于社会规范和技术系统的环境因素成为其激励途径。接下来的工作将是对文中提出的若干问题与假设开展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标签:自我效能理论论文; 动机理论论文; 激励模式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用户研究论文; 自我分析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网络模型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用户分析论文; 信息加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