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以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8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焦虑、抑郁评分,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例数。结果:研究组产妇焦虑、抑郁评分,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并减少产后出血量,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值得在产妇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初产妇;心理状态;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4-0290-02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严重的产后出血会导致产妇的失血性休克,严重威胁了产妇的安全[1]。有研究表明,产妇的心理状态与产后出血相关,采用恰当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调整产妇的心理状态,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本研究比较采用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现将取得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8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92例和对照组90例。其中研究组:年龄24~34岁,平均(25.21±4.52)岁;对照组:年龄23~35岁,平均(26.12±3.87)岁。纳入标准:初产妇身体健康,单胎、头位,无经阴道分娩禁忌症。排除标准:有精神障碍、妊娠并发症的初产妇[2]。所有初产妇在年龄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初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常规检查、宣教,心理及生活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包括产前与产妇进行沟通,缓解产妇紧张焦虑的心情;产程中鼓励产妇,适当进行按摩缓解分娩疼痛[3];产后制定合理的饮食、锻炼方案,指导产妇恰当哺乳。
1.3 观察指标
产妇焦虑、抑郁自量表,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例数(出血量超过500ml即为产后出血)。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产妇焦虑、抑郁评分及产后24h出血量比较(x-±s)
研究组产妇焦虑、抑郁评分及产后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焦虑、抑郁评分及产后24h出血量比较(x-±s)
3.讨论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产妇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而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导致产后出血甚至失血性休克[4]。对产妇采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但目前常规护理对产妇产前、产程及产后的护理还存在缺陷,有研究表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帮助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产后出血等危险发生。
本研究表明,经过综合护理干预组的初产妇在焦虑、抑郁评分,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例数方面均低于常规护理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以往文献报道相符。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对产妇产前、产程中及产后的细致护理,有效的填补了常规护理中对产妇产前紧张焦虑、产程中疼痛、产后哺乳焦虑及身体恢复的护理缺陷,对产妇的身体、心理健康乃至婴儿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并减少产后出血量,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值得在产妇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江雪影.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04):156.
[2]李雪丽.观察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244.
[3]孙春英.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5,7(30):40-41.
[4]李玫.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07):87-88.
论文作者:潘燕群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初产妇论文; 心理论文; 状态论文; 焦虑论文; 例数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