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的探索论文_陈健洪

新时期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的探索论文_陈健洪

东莞市中堂镇规划管理所

摘要:本文从建立新时期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的必要性出发,再对城市规划运行机制分析,提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规划管理机制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

一、建立新时期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的必要性

1、城市规划管理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根本保障之一

依据两个根本转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的重要决策,其目标就是要在城市发展方式上转变 以往外延铺摊子和粗放型分散管理为主的模式,走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集中统一管理的道路,提高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整体效益,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新的时 期,城市规划必将适应其要求而发生变化,但又从多个角度对它们产生反作用。城市规划作为协调整合城市各部门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作为统一部署和综合平衡城市建设的一种手段,作 为致力于改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一种行为,是保障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因此,两个根本转变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具体的体现,而其日标将在城市规 划管理运行过程件,得到具体的实施。

2、城市规划管理正面临城市规划从理论到实践、从方法到内容等方面变革的挑战

城市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是一个“独立变量”.它既受内部自身规律的影响,也受到外部 环境有力的作用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从理论到实践、从方法到内容等,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因此,在新时期如何确保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作用是一项历史性的任务。城市规划是城市建一设、管理的基础,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它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起着龙头作 用。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应一该理解为城市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分别在 城市建设中的引导、调控和保障作用。

二、城市规划运行机制分析

针对新时期城市规划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以下就城市规划体系(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管理和实施)中的运行机制(包括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等)作初步探讨。

1、城市规划编制的改革和创新

城市规划编制是城市规划运行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其科学性影响到城市规划的有效性,影响到城市规划是否最终能在实践中贯彻执行并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中的问题颇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资料的客观性、时效性较差;对资料的分析处理不尽合理;限于人力、物力,规划中缺乏多方案比较、论证,特别是小城镇规划尤其如此;规划编制中缺乏民主性,较易受当权者左右。俞正声部长目前指出当前规划工作中问题相当突出,存在规划水平不高,深度不够的问题,但更突出的是行政干预的问题,不重视生态环境,不重视长远发展。他同时指出,要将城乡规划和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关键是要解决好规划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一是要群众参与,要改变单纯由少数人说了算的规划管理办法,要建立规划听证制度;二是要从制度上解决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制约;三是要从制度上解决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督、检查,要有必要的有效的行政措施;四是要改革规划本身的管理办法,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法律化。

2、城市规划方案的审批

深圳市新近成立了一个规划委员会,与其他城市以往的做法不同,这个委员会中不仅包含了一定比例的非政府成员,而且还包括了诸如专业团体、民间组织的代表等,并且赋予了这个委员会规划决策权,被示为我国规划决策民主化进程的重大进展。这种形式的制度革新将对规划起到强有力的监督作用,只有科学的符合全体市民的规划方案才能获得通过。规划编制的改革和创新与规划编制的监督之间的互动将推动城市规划工作向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这是对传统的规划审批制度的一种探索。规划的评审和审批制度如果不健全,或把关不严,就会导致滥芋充数的规划方案得以通过,在许多小城镇的规划编制和评审之间界限不清,往往出现有些单位既编制方案,又参与评审。因此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规划评审制度将是城市规划运行良好的一个关键环节。深圳规划委员会的建立就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其作用之一在于对规划评审机构形成强有力的监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规划评审制度在城市规划中至关重要,如果在审批中不严格把关,规划方案同样也会存在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危及城市规划行业自身的形象,同时给城市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规划灾难。因此,严格抓好规划评审关,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力度,是规划水平得以提高的一个关键所在。

三、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规划管理机制的探索

1、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建立高效、合理、动态发展的城市管理网络,是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尚在探索之中,经过多年的实践,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共识,认为“建管分开、建管平行、管理实体”以及“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模式比较合理,它的内涵是,在坚持集中统一的前提下,通过理顺建设职能和管理职能的关系,合理调整市区分块,理顺条块关系,强化城区的属地管理等功能,朝着“统一规划、分级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条条保证、权责一致”的方向迈进,从部门行业管理转向综合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与此相适应的是,市政管理部门(如环卫、园林、物业等)逐步向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转变。它有利于实现城市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使得城市的建设职能和管理职能并重,形成建设与管理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重建轻管”等问题,同时也理顺条块关系,加强了城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管理功能,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共同搞好城市建设和管理。

2、实现城市规划“经济主导型”向“社会主导型”管理模式的转变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管理上是一种“经济主导型”管理模式,忽视对城市公共社会环境和城市文明的建设与管理。现在,我们应建立“社会主导型”管理模式,它是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城市管理模式,除了重视侧重对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还要加强环境改造与保护、科技文化与教育,以及社会治安、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发展和管理。这种现代城市管理模式建立在系统观念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管理模式从“经济主导型”向“社会主导型”的转变,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必须改革和完善评价、考核城市的政府政绩的方法及其指标体系。除包括必要的经济增长指标之外,应以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环境绿化、美化的程度,科技文化、教育和社会公用事业的发达程度,以及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等为重要指标,来评价、考核政府的政绩,引导和制约政府的行为。

3、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加快城市发展

① 建立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产业结构,着力培植地方财力,利用地方税收政策支持和鼓励国内外资金投入城市基础建设。随着税收,特别是地方税收的增加,使用更多的财力投入于城市建设和发展。

② 采取灵活的资金筹措办法,包括收集城市建设配套基金、收取市政设施有偿使用费、国外政府贷款等多种渠道进行筹集。拓宽引资融资渠道,利用外资通过建造、经营、转让方式,向外资出让部分路桥专营权、筹资建设其他路桥等设施,是国际国国内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经验。这种融资方式,盘活了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国有资产存量,如通过路桥经营权的转让引进资金,使存量的国有资产变为建设资金。通过引进外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弥补了地方财力的不足,给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结语

中国将经历城市化的快速增长期,城市建设应当走集约化道路,创造高效、人性、精致的城市;在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时期,应当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动态规划、规划和管理的衔接,以及城市区域化、城乡现代化、城乡一体比。

参考文献:

[1]赵民,陶小马.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赵民,何丹.论城市规划的环境经济理论基础[J].城市规划汇刊,2000,2.

3]张兵,城市规划实效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年。

论文作者:陈健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  ;  ;  ;  ;  ;  ;  ;  

新时期城市规划管理运行机制的探索论文_陈健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