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简略的介绍了城市广场的功能、设计原则、植物配置等。对我国城市广场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做了一定的深化与提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前言
传统意义上的广场是由宗教、经贸、文化和其他公共活动空间所聚集而成,从而建立一个相对封闭区域,以供人们聚集,庆祝节日,宗教庆典,游戏和其他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加快,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特征,广场的发展也趋向多元化。其中,城市的中心广场是城市的主要空间中心,是体现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对城市景观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景观设计时要考虑各种因素,从大处着眼,充分调动有利因素,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丰富多彩的广场。
1、城市广场的类型
城市广场按功能分为市政广场、纪念广场、商业广场、交通广场、休闲娱乐广场5类。城市广场是都市生活的缩影,多呈几何形,人们可以在广场上进行运动、休息、市场买卖、公共仪式、约会等活动。目前城市广场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所以广场的性质也在向综合性的方向发展。
2、城市广场景观绿化的功能
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和人文显示,是城市历史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点,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与发展趋势,也是公众集会和公开的交流中心。广场作为城市重要的景观组成反映了市民大众的审美方式和审美风格。广场景观包括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绿化景观)。广场绿化景观既增加了城市景观风景又丰富了城市文化生活,振奋精神,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居民生活在其间,使之心胸开阔视野,胸怀宽广,有益于身体健康,净化心灵,开发智力,给人以美的欢乐和启示。
城市广场景观绿化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①有利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陶冶美的心灵,提高文明素质;②提供在地震、火灾等灾难发生时的避难场所;③可以使空气清新,减少空气中灰尘含量;④可以消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净化城市空气;⑤可以降低城市噪声污染。
3、广场绿化景观营造的方法
随着园林绿化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近年来各地都加大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投入,纷纷提出创建园林城市,有效改善了城市面貌和城市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品位和投资环境。然而对于实现园林城市,尤其是各个城市都有大大小小的广场,如果绿化的植物配植得比较合理,它不仅可以美化市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也是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的需要,更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市民素质,激发群众热爱家园共建美好家园。
3.1 广场植物景观营造的原则
3.1.1 因地制宜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不同气候特点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造就了特定的城市环境形象和品质。因此,广场空间中的绿化布置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气候、土壤等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
3.1.2 因时制宜
园林植物和其它景观元素不同,它是有生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色彩、形态不断变化发展。以花为例,春夏秋冬,晨午夕夜,花的色彩、姿态变化无穷,可以造成很多的美景植物配置中的因时制宜。
3.1.3 因景制宜
绿化中的树木、雕塑、山石,或是树木所处的周围建筑、环境,均需有恰当的植物相衬掩映,才能减少人工做作之气,达到生趣盎然。在进行种植设计之前首先要确定空间的性质、功能,从整本出发,先抓植物的整体风格,再考虑局部的造景点缀,做到因景制宜。
3.2 广场植物景观营造的方式
3.2.1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根据不同的地势,划分不同的功能场所,利用植物创造空间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同的地形,不同的组团绿地选用不同的空间围合。如在广场四周,可用封闭性空间,与外界的嘈杂声、灰尘等环境隔离,闹中取静,形成一个宁静和谐的活动游憩场所。空间要似连似分,变化多样,才能形成景色各异的整体景观,达到“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的目的。
3.2.2 主次分明,疏密有度
植物景观的营造,要充分发挥不同园林植物的个性特色,根据环境的需要突出主题,分清主次,不能千篇一律,平均分配。主要突出某一树种栽植时,其它植物进行陪衬;种植时,疏密有度,师法自然,避免人工之态的显现。
3.2.3 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丰富园林景观
园林植物景观总的营造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突出一季景观的同时,兼顾其它三季,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妆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人们感觉到大自然的生命气息及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此外,在现代广场的植物景观营造中,要重视乡土树种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彩叶植物景观的营造。借鉴景观性、生态性和经济性三位一体的植物配植理念,营造稳定性好、外观优美、季相丰富的复层植物景观,将是今后广场植物景观营造的发展趋势。
3.3 城市广场绿化植物的选择
植物有许多不同于其它园林设计要素的特点,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生命并生长,它们随着季节的变化不停地改变其色彩、质地等,具有动态特征。另一显著的特点是其生长需要一系列特定的环境条件,供其健康生长。因此,绿化植物的选择非常重要,选择了合适的植物,绿化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广场绿化植物在符合生境的基础上,更多的要考虑种植香化、美化的植物。在确定绿化树种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3.1 适地适树
在具体树种的选择上应以本地区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乡土树种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有地方特色,栽种后恢复生长势较快,对于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应作为学校绿化的主要树种。有可能的话还可以选择抗性强的树种,这些树种对城市中工业排出的“三废”适应性强以及对土壤、气候、病虫害等不利因素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同时引用少部分的外来品种,以扩宽使用植物的范畴。
3.3.2 少用有毒、有刺植物及有刺激性和有异味植物
广场多位于开阔空间,人流量较大,在选择植物时尽量避免有毒,有刺及有刺激性的植物。
3.3.3 满足绿化主要功能要求
不同区域的绿地对绿化功能的要求有所侧重,是美化装饰还是遮荫为主,是作背景遮挡还是隔离防护。在选择时应考虑绿地的主要功能,同时兼顾其它功能。
3.3.4 美化和富有特色
绿化要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尽可能地运用适合广场绿化的植物,多种植一些开花、有香味、或者色彩美丽挂果的植物。
4、结语
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的关键在于强调科学原则、实用原则、艺术原则与文化原则的结合,根据环境条件选择植物,了解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生态需求,体现植物景观的科学性。同时应注重城市广场的特色景观塑造,既要使植物培植与广场总体布局、景观立意相协调一致,又要挖掘广场文化内涵,使植物景观能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孟瑾,陈良.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创作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0
[2]刘芳.浅析城市广场设计的文化性表达[J].科技致富向导,2010
[3]王光新,李静,张浪.城市广场绿化中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7
[4]张锋.城市广场的植物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0
论文作者:陈友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广场论文; 植物论文; 城市论文; 景观论文; 树种论文; 功能论文; 原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