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63099)
【摘要】艾滋病是一个高病死率特征的恶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的危害十分巨大,它的传播和流行已经成为了全球重点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尚未发现根治艾滋病的药物和方法,所以,预防艾滋病的发生仍然是主要工作。文章对艾滋病的流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有效的艾滋病预防措施,以便能够降低艾滋病的感染几率。
【关键词】艾滋病 流行现状 预防措施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336-02
艾滋病又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因为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后,导致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或者消失,任何病原的入侵都构成对生命的严重威胁。现阶段,临床并未探究出可以根治的药物和方法,所以,艾滋病仍然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为此,应积极的探究预防艾滋病的措施和方法。
1 艾滋病流行现状分析
艾滋病在全球流行近40年,到2016年底,全球存活的艾滋病感染人数已突破3670万人,累计死亡已超过3500万人,每年仍有近200万人新感染艾滋病,有超过100万感染者死亡。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报告,目前,全球每天仍有5000人新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64%的感染者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15岁以下儿童感染人数约400人,15岁以上感染人数约4500人,女性感染者点43%,15-24岁青年感染者约占37%。在中国,2017年底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75.9万人,该数据仍然呈上升的趋势,各省(市)流行情况差异较大,全人群的感染率报告超过0.1%的省(市)依次有云南、新疆、广西、四川和重庆。传播的方式以性途径传播为主,在新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中超过95%是通过性途径传播的,其次是静脉吸毒通过血液传播感染的;在人群的分布中,以农民为主,占每年报告感染者和病人的67%。另外,从全球的情况看,艾滋病在全球的分布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为主,这些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育程度不高,人均接受教育的水平低下,提供或被提供干预服务的能力低,人群自我保护和预防能力弱;从中国的情况看,5个重点省份中,云南省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群众接受教育的水平不高,自觉接受和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弱,知行分离严重,加之劳动力转移,大量的青壮年人群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加快了疾病的传播和流行。因此,预防艾滋病的措施,应采取针对性途径传播重点抓好行为干预,针对重点人群抓好重点预防,同时加强传染源,也就是感染者和病人管理的多措并举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艾滋病预防措施分析
2.1行为干预措施
目前,全球尚未发现能彻底根治艾滋病的药物和方法,所以预防成为降低感染艾滋病的主要手段,制定预防措施主要是分析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对每种传播方式进行干预,评价其阻断传播的效果。针对不同的传播途径主要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本文重点叙述针对性途径传播干预措施的思考。孔子在《礼记》里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思是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是生活的问题,一个是性的问题。因此,性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受道德和法制所约束。艾滋病是通过性途径传播的疾病之一,当艾滋病病毒完成其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的传播过程后,病毒在普通人群间的传播将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干预难度加大。因此,针对性途径传播采取的干预措施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引导和发挥好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在高危人群干预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针对暗娼等目标人群,其自我隐蔽和弱势心态,不愿与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接触,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因其独特优势和较高的灵活性,更容易被目标人群所接受,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引导和支持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社会组织和社区小组的监管,健全和完善考核评价制度;要给予包容和扶持,社会组织或社区小组因其规模弱小,能力不足,工作覆盖面不大,资源有限,各业务支持部门认识要到位,要多给予理解和支持;要引导媒体正面报道,避免在缺乏了解的情况进行负面报道,造成对社会组织的伤害。
二是要继续保持对卖淫嫖娼行为的高压态势,公安部门不仅要对暗娼人员进行管理处罚,还要对嫖娼给予更加严厉的处罚,没有嫖客的需求,就没有暗娼市场的形成,管理要双管齐下。
三是网络自媒体时代,各种交友工具导致卖淫嫖娼现象更加隐蔽,干预的难度更大,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同伴骨干的发展,而落实骨干的待遇或者说购买服务的费用如何能够调动同伴骨干的积极性来做好工作是关键。
四是阳性暗娼管理中不能简单地将其驱逐出辖区,而应该加强公安、妇联和卫生计生部门的配合,如何引导再就业是关键;对于不听劝离仍然从事卖淫活动的给予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五是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工作中,不能只是强调100%的摆放安全套,摆放只表示方便获取,而积极宣传,促进行为的改变,确保性交时100%使用安全套,全程使用安全套才能达到预防传播的目的。
六是抓好重点人群的干预工作,如青年学生人群、离退休人群、外出务工人群、吸毒人群等。要结合不同人群的特点,由不同的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牵头负责。防治艾滋病工作要求部门配合,全民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经费不能只集中在卫生计生部门,工作任务和工作经费都需要重新进行分配,要切实体现各部门在防治艾滋病工作的作用,同时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2.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宣传普及防治艾滋病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和技能,最终促进行为的改变,达到自我保护和预防艾滋病的目的,这就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目标。所有人群都是艾滋病的易感人群,预防艾滋病在普通人群中的传播,宣传教育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当前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中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能力不强,缺乏跨界学科人才,即熟悉防治艾滋病知识和政策的人员不熟悉新媒体的推广应用,而熟悉新媒体应用的人才又不熟悉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政策,如何做到两者的完美结合是当前关注的重点。
二是宣传工作有效性和针对性不强,宣传资料和广播电视节目的设计没有针对特定的人群对象进行设计制作。如面对广大农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接受能力不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只知道本民族语言,大量的宣传资料和广播电视节目在这些地区达不到预期效果,特别是一些宣传资料,包含了大量的文字,缺乏生动的图片,让人没有想阅读的欲望。
三是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偏重于知识和政策的宣传,缺乏警示性教育的相关宣传和图片。
2.3 传染源的管理
2.3.1感染者和病人管理
一是扩大检测,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和病人,并纳入有效管理是让感染者和病人知晓自己的感染状况,配合治疗和促进行为的改变,避免再传播给其他人的有效手段,工作中要注意检测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是要规范开展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告知和随访服务,提高工作质量。
三是艾滋病感染者管理工作下移过程中要注意基层的服务能力,感染者和病人的意愿及依从性,下移工作要注意与抗病毒治疗和中医药治疗工作的整合和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多头管理。国家应在顶层设计时,将抗病毒治疗管理系统和感染者管理系统整合,将已进入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和病人纳入抗病毒治疗机构管理,将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和病人,以及抗病毒治疗脱失人员纳入疾控机构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双向转诊转介机制。
2.3.2抗病毒治疗管理
工作中要强调愿治尽治的原则,更要强调早期、规范治疗的重要性,要强化依从性教育,以提高抗病毒治疗工作的质量,只有当病毒得到有效抑制时,感染者或病人的传播能力才有可能降低或不传播。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艾滋病的流行程度以及其危害性已经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并且尚未探究可以根治的药物和方法,所以,预防成为控制艾滋病的主要手段。预防工作要突出重点措施重点抓落实,重点人群重点预防,抓好防控工作各个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有效预防的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论文作者:唐乘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艾滋病论文; 人群论文; 感染者论文; 工作论文; 抗病毒论文; 病人论文; 重点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