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和科学发展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唯物史观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3: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4)03-0004-07
解决中国的问题靠发展,解决世界的问题靠发展,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主题。十六届三中全会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统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从“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高度,要求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积极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要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必须首先解决一个科学的发展观念问题。关于发展问题,邓小平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强调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江泽民指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突出了发展在党的执政内容、执政过程、执政基础中的重要地位,是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从而构成了我们党的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 科学发展观是唯物史观的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组成的,它是共产党人观察一切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 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把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 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它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说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由两个有机的理论内涵构成的:一是历史决定论,一是历史辩证法。
历史决定论,其基本观点是:
第一,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人类的发展史、社会的发展史说到底是自然的发展史。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历史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1]也就是说,人类的发展史本质上就是自然史的一部分,人类 的发展史是受着自然发展史制约的,自然史决定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发展是有规律 的自然历史过程。
第二,人类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全部社会生活过程的高度概括。社会存在主要是指人们的物质生活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这是第一个因素;第二个因素是地理环境,也就是人赖以生活的周围的自然环境;第三个因素是人口因素,也就是人本身的自然存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而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赖以存在的自然条件。社会存在还有一部分,即与物质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方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再进一步扩展社会存在的内涵,除了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部分之外,还应该包括作为社会的生产关 系及其相应的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而存在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制度、体制和机 制。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的社会精神生活过程,它不过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包括 社会心理,这是社会意识的第一个因素,比如说,情感、感觉、情绪等。第二个因素是 系统化、理论化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比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科学、 哲学、宗教等。
第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存在决定意识,说到底,就是社会存在中的物质的生产方式,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决定人类社会,构成人类社会的全部前提和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讲:“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2]人类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也就是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文化,物质生活决定精 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 力量。
历史辩证法,其基本观点是:
第一,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对立统一的自然历史过程。人是社会发展的积极的、能动的主体,而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依赖于自然的发展,自然的发展制约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类史前史就是一部自然史 ,只有当人和动物区别开以来,才分离出人类史、社会史。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要受 自然的制约。自然的发展对人类的发展具有严格的制约性,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从自然界 产生和分离出来的,人类社会是物质自然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一刻 也离不开自然,人及其社会对自然有相当程度的依赖性,人类的发展一定要做到与自然 的和谐、协调发展。同时,人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主体,人在一定的自然制约中具有 一定的主体能动性。
第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要受到政治因素、文化因素、意识形态因素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关系,社会意识相对于社会存在来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反作用力,社会的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对社会存在来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反作用力。
第三,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反过来生产关系影响和制约生产力,上层建筑影响和制约生产关系,并通过生产关系影响和制约生产力。相对于生产力来说,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力;相对于经济基础来说,上层建筑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也就是生产关系的具体体制和机制,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也就是上层建筑的具体体制和机制,反过来对生产力有制约和影响的作用。这种制约和影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作用,一是阻碍作用。如果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及其体制和机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会推进生产力的发展;如果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及其体制和机制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第四,人类社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矛盾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充满矛盾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发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是社会矛盾的不断解决。
总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方面强调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就是物质的生产方式、物质的生产力,这是一切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历史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东西、经济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是首先强调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另一方面,是强调历史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发展,不能仅仅把物质、经济、生产力归结为发展的惟一因素,也要讲政治、文化、思想、自然等各方因素在整体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是在解决矛盾过 程中发展的,社会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强调两点:一是强调科学发展观是有重点的发展观,重点 就是首先抓住最主要的东西、决定性的东西,抓住生产力,抓住经济、物质的东西。二 是强调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在讲发展重点的同时,还要讲其他因素的发展,讲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发展 观是重点发展观,同时又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
二 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依据
人们在发展观念上的一些偏误,譬如,讲发展,只强调经济增长,忽视人的发展,只见物、不见人;讲发展,只强调经济增长,忽视社会的全面发展,只见经济,不见社会;讲发展,只强调物质生产的增长,忽视全面生产的发展;讲发展,只强调一时的、眼前的、单纯量的增长,忽视低代价的、高品质的、可持续的发展等等,这些发展观念上的偏误,导致了某些实践上的不合理的、不健康的、不正常的发展。避免发展观上的偏误,就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社会全面生产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重要观点加深理解,才能从根本上走出理论上的误区。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说明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了对人类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的看 法,即经济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关于 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社会形态的基本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阐明。
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的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结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2—3]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对整个人类社会 的发展结构,人类社会发展形态进行了宏观描述,得出了经济社会形态这个重要的范畴 。建立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力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了一定经济 社会形态。这个经济社会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经济社会形态”概念。
经济社会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它是指以一定生产关系总和为经济基础的社会。马克思说:“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1—2]经济社会 形态理论指明,每一个处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都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之上的 ,它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存在、发展 的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巩固、发展的政治、思想、文化条件。一定的经济社会形 态表现着一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的社 会;表现着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的社会;表现着 一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的社会;表现 着一定的物质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的社会;表 现着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的社会,社 会历史的发展就是不同经济社会形态的更替。
经济社会形态理论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科学地剖析和描述了人类社会整体结构及其发展。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横断面上来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 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整体结构,即由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 筑竖立其上,并由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在生产力基础上的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就构成了一定社会阶段的经济社会形态。从人类社会的纵向发 展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不同的经济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历史。经济社会 形态范畴实际上描述了人类社会动态和静态的、横向和纵向的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根据 经济社会形态范畴,马克思构筑并提出了社会结构理论。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从大的方面可以把人类社会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叫社会存在,或物质生活;另一部分叫社会意识,或精神生活。再具体划分,可以把依属于社会存在、物质生活,介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的中介部分,如政治、文化等也划出来了,又可以划成三大部分。从人类社会生活角度,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从社会文明角度,可以划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社会构架角度,可以划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总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分两个部分:一是政治的上层建筑;一是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从社会分类角度,可以划分为经济、政治和文化。按照历史决定论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活决定政治生活及其精神生活;物质文明决定政治文明及其精神文明;经济决定政治及其文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这里,首先强调社会存在、物质生活,物质、经济、生产力是决定性的东西;但是反过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精神对物质起制约和反作用,文化、政治,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反过来对经济、物质文明、物质生活又起制约和反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一是强调决定论;二是强调辩证法,强调社会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强调决定论基础上的反作用力。按照这个理论,科学发展观在讲社会发展重点的同时,必须讲其他因素的反作用,讲人是发展的目的和能动的主体,讲协调、均衡、兼顾、可持续。
(二)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阐述
在传统观点中,有一个误区,认为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就是只讲物质生产的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理论就是狭义的物质生产理论,马克思讲生产只讲物质生产资料的生 产,这些认识都是源于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的全面理解。
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框架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的理论。所谓全面生产理论,即把人类的全部活动(全部生产和生活活动)乃至人类的繁衍和社会的延续都理解成社会生产的过程和结果。实际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理论,可以理解为广义的生产理论和狭义的生产理论。广义的生产理论是关于整个人类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理论,即全面生产的理论。狭义的生产理论是单指关于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理论,即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理论、生产力理论。马克思、恩格斯都曾经在广义和狭义上论述过生产理论。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狭义的生产理论阐述得比较多,对广义的全面生产理论有所偏离。
一定要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的理论。在马克思著作中的全面生产的概念,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说:“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3—1]。那么什么叫作人的全面生产?马克思明确指出:“宗教 、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 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正象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3—2]由此看来,马克思的全面生产概念不仅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也包括人的生产、 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人的生产主要是生产人口和家庭;精神生产主要是生产宗 教、法、道德、科学、艺术;社会关系的生产是生产社会和国家。因此,在这里,马克 思把全面生产看作是整个人类及其全部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指:第一,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这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第一个历史前提。第二 ,人的生产,即人自身的生育繁衍。单纯的物质生产可以使生产者和通过生产可能被养 活的人生存下去,但是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生存无法解决人类种族繁衍的问题。第三, 精神生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讲:“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 接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 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 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4]。精神生产主要是指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精神生产是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第四 ,社会关系的生产。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讲:“通过异化劳动,人不 仅生产出他同作为异己的、敌对的力量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行为的关系,而且生产出其他 人同他的生产和他的产品的关系,以及他同这些人的关系。”[3—3]也就是说,马克思 的全面生产理论还包括社会关系的生产。生产社会关系最初突出地表现在生产出家庭, 后来生产出国家,生产出更为复杂的多种社会关系。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理论,可以清楚地划清唯物史观同坚持经济惟一决定论的庸俗唯物主义的界限。恩格斯在1890年9月21日致约·布列特的信中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惟一决定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5]恩格斯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与阶级斗争的各种形式,法律、政治、哲学理论、宗教观念等也会发挥重要作用。必须辩证地考察和认识一切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一定要避免走到把经济因素看成是惟一的决定因素的庸俗唯物论的立场上。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撑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来说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历史就是通过他们的活动而实现的他们自身发展的历史。追求人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构成了人的历史的全部 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就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人为根据,以现实的人 的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说:“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 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 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6]马克思在对社会历史进行科学分析时,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人,人 类社会存在的本质是人,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人。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规律本身 就是人本身历史发展的规律。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只见物,不见人,只重物,不 重人,是人的缺位理论,这是错误的。正因为这样,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把社会规律理解为人们自己的活动的规律,理解为人作为历史主体活动的规律,恩格斯把历史唯物主义 称之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从现实的人出发,强 调现实的人,揭示现实人的活动规律的理论。正是从这样一个历史观出发,马克思主义 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关于创建未来社会的本质要求。《共产党宣言》最早提出 了未来社会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分别提出了每个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本质,是未来社会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全面提出 了关于现实人的理论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 。
在18世纪到19世纪期间,资本主义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教训,就是经 济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以牺牲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代价,是物对人的统治,人仅仅成 为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人成为资本、财富、金钱的奴隶,人不能真正全面发展。资本 占有劳动,人成为奴隶,使人不能平等发展;机器支配人,人成为机器的一个零件,使 人不能自由发展;分工限制人,使人不能自由发展。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强烈地 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生存和发展的悲惨处境与非人道的境遇,希望建立一个以每个 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新社会。马克思在描述未来理想社会状态时指 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未来的新社会 ,消灭了旧式分工,不是物对人的统治,而是物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的服务,人能获 得真正的发展;不是资本占有劳动,而是劳动占有资本,劳动者能获得平等发展;不是 机器支配人,而是全面发展的人驾驭机器,人能获得自由的发展,人能获得完整的发展 。所以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所追求的,是马克思所预见的未来共产主义社基本原则和本质特征。也就是说,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分析 与揭示,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为工人阶级以及每个人的解放 和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之所在。
在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历程中,没有真正解决好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只见物不见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简单地理解成为机械的物质决定论,忽视了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认为讲人的问题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一谈人道主义就认为是资产阶级思想泛滥,忽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忽视人的需求的全面满足,忽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我国在一段时期以来,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好,对人的作用有所轻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但是,由于一些地方一定程度上只注重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表明,必须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一方面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又强调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提高人们的素质,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享受。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7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以实现人的发展和全面进步为目的的发展观。
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以实现物质财富的增长为惟一目的的单一经济增长观,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发达国家战后经济的崛起和繁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奇迹,也一度成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的示范。然而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严重的社会问题,促使人们从经济增长等于社会发展的简单化思维中走出来,从增长热中冷静下来。人们认识到,经济增长的目的并不在于经济本身,而在于为人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健康的物质产品。经济增长只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经济增长可以为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公平的、健康的、足够的保障,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在重视物质经济因素的同时,强调经济因素之外的社会因素作用,把发展的内涵由经济推向各方面,特别强调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积极促进人类社会整体的协调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意味着经济就可以代表社会发展的一切,一定要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发展不只是经济的单方面的增长,还应包括卫生、教育、环境、道德、政治文化等社会的全面发展,应强调的人的全面发展。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思想武器,以发展为根本任务,以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为主题,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发展先进生产力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南。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的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对于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过论述。马克思、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作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 一项根本任务提了出来。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 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结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 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8]邓小平高度重 视发展问题,早在1986年他接见外宾的时候就高度概括地指出:我们所做的工作可以概 括为一句话:要发展自己。1992年春他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讲出了那句“发展才是硬道 理”[9]的名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指出:“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 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 背、事业兴衰。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 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10]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主题全面论述发展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比如,在发展的重点上,它强调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把发展和执政兴国联系起来,突出强调发展与执政、兴国与执政的内在联系。在发展机遇上,强调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世界的发展、全球化的发展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我们又面临着最大的挑战。在发展目标上,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动力上,强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创新是发展动力。在发展环境上,强调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发展主体上,强调以人为本,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既要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关注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在发展速度上,特别强调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发展机制上,提出要统筹兼顾,经济、政治、文明全面协调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论指南。发展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大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与否,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要极端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高度,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高度,要求全党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收稿日期:2004-05-20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论文;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物质文化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历史政治论文; 生产方式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恩格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