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经济看传统教育向创造教育的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1998年2月曾深刻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又指出:“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教育和科研战线上努力开创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江泽民同志还强调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这些论述既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重视,也昭示了高校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极端重要性,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特征
随着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正在形成,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生命要素进入经济生产领域,以高技术为代表的科技知识及其载体——人才被视为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资本,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将比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科技创新和科技知识的应用,创新已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就具备了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缺乏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
1.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所谓“创新”,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J.A.Scnumpter)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的定义,即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它包括以下五种情况:①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⑤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创新在人类进步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对人类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使科学成为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和社会变革的有力的杠杆,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纵观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在古代,以中国的四大发明为标志的科技创新先后传入欧洲,对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给欧洲科学文化的发展带来了黎明,正如马克思曾经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在近代,以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进化论、细胞学说)为标志的近代科研创新为科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知识基础;在现代,以微软、英特尔、IBM为标志的知识经济产业,正以它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巨大的创新威力冲击着辉煌200年的工业经济社会,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总之,创新使人类的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创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2.创新是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源泉
本世纪以来的科技新发现、新发明远远超过了过去两千年的总和,不但使人类的物质文明面貌焕然一新,而且推动了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的改变,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宝库,也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事实证明,没有创新就没有新兴技术,就没有经济建设必须倚重的高科技人才,因而经济的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今世界,创新能力的大小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在国际竞争已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特别是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竞争的时代,为了适应21世纪世界经济激烈的竞争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都在调整经济政策、科技政策和发展战略,对科研创新,尤其是高新科技领域的创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以美国和日本为例,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移,科学研究系统在知识经济中发挥着知识的生产作用,并在知识传播和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技术立国”的日本,进入80年代后,经济增长明显减缓;而注重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欧美,特别是美国,经济发展势头上升,其相对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日本政府及时调整了国策,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增加了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的投入,转而重视知识创新。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该国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就要下决心培养一批创造性人才,建立和健全一批高科技创新基地,不断提高国家的科研创新能力,以保证不断有前沿性的高新技术成果产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否则,就将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3.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工业经济时代,通过技术引进实现技术转移,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新产品、新工艺,这曾经是一些国家和企业实现赶超的基本途径,而且许多实例证明,这是成功的发展战略。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单纯的引进模式及技术创新模式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首先由于随着全球大市场的激烈竞争及全球性信息网络的形成,技术扩散的速度加快,从而造成产品和工艺在技术上的趋同化。其次,技术贸易壁垒也正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而日趋强化。所以各国为提高竞争实力,就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推出新技术产业和新技术产品。在此种形势下,开发自己的技术,提高本国和本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成为知识经济的基本要求。而工业时代的创新主要是技术创新即技术发明,并不是完整的知识创新,它没有形成包括基础创新在内的知识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工程,相反,只有立足于基础性研究的“突破性创新”,才能形成全局的牵动力,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更新或调整,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认为技术发明者不一定是“创新者”,只有那种敢于冒风险,把新发明引入经济之中的企业家才是“创新者”。可见,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素质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有人说“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确有道理,而培养人才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教育的竞争。知识经济作为有别于工业经济的经济形态,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必然有所不同,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日趋激烈的竞争和日益严峻的挑战,目前虽有许多涉及各方面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但是创新能力应该是对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素质的最基本的要求。
1.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要求人才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知识经济的灵魂就是创新,创新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才能,而正确的世界观和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能统帅个人的才能,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才能的发展水平及其取得成就的大小。爱因斯坦不仅仅要求他的学生“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的目的”,而且他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还讲道:像居里夫人这样的“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一切知识的最高概括”,“是人类实践的最概括的总结”。他要求21世纪的中国公民“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素质和知识,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工作”。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优秀人才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们应当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工作看成是对祖国,对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种奉献,是对人类进步事业负有的一种社会责任感,这也是他们从事自己工作的根本动力,只有忠于祖国,热爱人民,为了正义、和平及社会进步,不畏艰难险阻,奋力拼搏的人,才能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才能创造出不平凡的辉煌成果。
2.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要求人才具有广博扎实的知识基础
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关键时期。知识和信息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它对国民经济、科技进步、文化教育、社会发展以及军事实力等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得知识陈旧周期不断缩短。19世纪人类科学知识的增长速度每50年才增加一倍;到20世纪中叶,则每10年就增加一倍;现在几乎每3年就要翻一番。如果不注重知识的更新和学习,那么所学过的知识就会迅速老化。因此,只有掌握扎实的知识基础,及时追踪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前沿,不断地更新和扩展自己的知识信息,才能有效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有用人才。
3.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要求人才具有高度综合的创造意识
随着电脑存储量的增加,以及网络化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电脑网络中取出所需要的知识。面对知识的无限性、易老化性、易忘记性,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电脑完成一些机械式的“脑力劳动”,节省下大量记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创造性方面的工作。面对信息,首先要做的是信息的选择。当信息数量较多时,信息的分解将成为必然,必须从中挑选出于己有用的信息,再存入电脑。第二,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归类。第三,对信息进行加工,包括对信息的合成、重组、改变,加进想象的成分等。第四,在信息加工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信息或知识产品。这一连串的工作不要求劳动者具有较强的记忆能力,而要求其具有综合的研究、判断、逻辑推理能力、高度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4.知识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要求人才具有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谁创造出新的满足社会需求的知识产品,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优势,谁就拥有财富。哪个国家能够在科技上有新突破,哪个国家的经济就有突发性进展,国家实力就有进一步的提高。而这种新的知识产品的生产要求劳动者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创造欲和创造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商品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化,而更多的是劳动者智力的转化,商品价值中智力的比重逐渐增大。在这里,必须清楚知识商品的价值具有易逝性,即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一项高技术产品一旦推向市场就很快扩散,或被仿制和改制。进一步说,知识商品的价值会随着新技术的产生,新工艺的出现而变得一文不值,知识产品的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这在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高度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源源不断地研究开发新一代的高技术和高技术产品。
5.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要求人才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流,世界市场经济的发展把我国带进一个激烈的竞争环境。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必将把竞争机制引入各项工作之中。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创新。创新即是指生成、建立和制造前所未有之物的意思。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来说,跟踪国外高新技术,引进或仿制国外高新技术产品,发展自己的进口替代产业,并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地位,而应当在引进、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大力提高自己的高新技术开发和创新的能力,抢占21世纪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只要我们勇于创新,做到比别人技高一筹,出类拔萃,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6.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人才具有团队意识和精神
在爱因斯坦时代,科技发明创造与新的发现往往是一两个人研究的成果。以后的科技研究,从几人合作发展到几十、成百、上千人共同研究,其间愈益需要团队合作和团队精神。例如,物理学上“顶夸克”的发现涉及两个实验组,而两个实验组的人员超过800人,其发现可以说是团队合作的产物,亦是团队精神的体现。因此,在大经济和大科学发展的时代,人们之间的交往,社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协作、交流及联合就成为取得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跨世纪的优秀人才的大多数将成长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工作骨干和行政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面临着组织和带领一批人一道工作的任务,这就要求他们具有统观全局的战略眼光,把握有利的发展时机,而且要学会同其他人员进行有效的合作,善于调动别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各项艰巨的任务。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创造能力的劳动者。教育是人类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而,教育模式也应是一种创造性教育,以便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欲和创造能力。而知识经济的发展又必然促使中国的教育模式必须向创造教育模式转变,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三、传统教育模式的困境及出路
当今的学校教育模式脱胎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初期阶段。由于当时的社会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教育只限于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社会需求的从事简单技术操作的劳动者。当今的学校教育中,这种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基本上没有改变,布莱克斯利曾对美国教育现状进行了大量调查,他认为,当今美国学校几乎全都忽视非语言知识的教育,忽视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美国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将一些工程师原来在学校学习时最后两年的成绩,与其所在公司对他们独创性等级评定相比较,相关系数为0.26。对56位物理学家的类似研究提供的相关系数则为0.21。在另一项研究中,对267名学院学生进行直觉思维能力测验的得分,与他们正规学习累计成绩的平均数相比较,结果是不相关的(相关系数仅为0.048)。这些数据大体能够反映出现代社会的高等教育不重视创造力培养的情况。布莱克斯利还认为,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可见,当今的教育还没有“自觉”地去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我国这种传统教育的一些陈腐观念也严重存在,其主要表现在:
1.教育评价应试化
教育评价体系是应试指标,且是静态评价,方法单一,致使受教育者对知识过分记忆,总认为学习就是吸收知识,用知识记忆的多少反映教育的全部效果,似乎知识被记忆到脑海中就是掌握了知识。这种评价指标,无论是在基础教育,还是在高等教育中都处于绝对统治地位。积累和学习前人留下的知识遗产成为中国教育的绝大部分内容。由于偏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积累,从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2.教育方式灌输化
教师整堂课讲解,学生一字不拉地速记,课堂纪律严肃得缺乏生气。尽管有敢于创新的教师也不时提问,但回答要么机械简单,要么问而不答,结果老师自问自答。课堂成了老师一人言、众人听的场所,强调书本,突出教师,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主动性。
3.理解内容记忆化
学生对教师讲解内容的消化方式是记忆。中国素有记忆力强的雅称,中国人对书本知识不仅可以顺背如流,还可倒背如流,背功“超人”,圆周率可以背到小数点后一百多位。由于片面突出智育,不断强化考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情感的发展,而影响了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以至中国至今还未在自己的本土上造就出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4.学生素质片面化
强调基础教育,就片面加强数理化语言等的教育而忽视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教育。尽管基础教育中有自然常识、历史、地理等课程,但因对升学影响甚微(除文科生外),因此,只是敷衍了事,草草了结。因此,一些理科生在文科知识方面笑料百出。此外,强调人才的专业化,就片面加强专业知识的课程,而忽略其他知识的学习,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偏窄,基础偏差,导致学生全面素质较低。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分析传统教育时,指出:“很久以来,教育的任务就是一种刻板的职能,固定的情境,以一时的生存,一种特殊的行业或特定的职位作为准备。教育灌输着属于古旧范畴的传统知识。这种见解至今仍十分流行。然而,那种想在早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一套有用的知识或技术的想法已经过时了。传统教育的这个根本准则正在崩溃,现在不是已经到了寻求完全不同的教育体系的时候了吗?”为此,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70年代初用了一年多时间,研究了国际教育界的形式、观点和改革的情况,并提出一份报告,认为:“解放人民的才能,挖掘他们的创造力,在发展明天的世界教育的未来前景中,居于首位。”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创造教育方面作出了种种努力,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在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例如,美国布法罗大学开设了指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验课程。曾对330名学生进行观察和科学研究:将刚刚听完一个学期的实验课程并用创造性方法解决问题的学生和那些没有受过这方面教育的学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受过创造教育的学生在产生有效的创见方面比没有受过创造教育的学生相比,平均提高94%。所以说,创造教育是开发人的创造潜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
创造教育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顺应了世界发展的趋势。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体系和目标,把培养创造性人才作为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基于这一认识,要使中国的教育走出困境,唯一的答案就是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向创造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人,以适应当前及未来社会的需要。
四、创造教育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对于一个科学人才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他不但应该有很好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的能力,以及顽强的毅力、信心、刻苦和献身精神,还应该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没有这一点,就不可能创造出科研成果。各个科学家的专长不同,研究方法也不一样,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创新能力强。创新能力就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创造新东西的能力。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科学人才最重要的是要具有想象力,有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创新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李政道教授对学生说过:“最重要的是要会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甚至连大文豪托尔斯泰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因此,开展对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是培养人的创造力的一条有力途径,也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措施之一。
1.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的前提是要渴望创新,也就是要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一个不想战胜对方的棋手是永远不会在棋赛中获胜的。研究化学的人很多,为什么偏偏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呢?因为他做梦都渴望把元素排列成一张有规律的表格。爱德华·琴纳为什么能发现种牛痘可预防天花?因为他亲眼看到天花病人的痛苦,看到一个个母亲变为聋子、瞎子,看到一个个天真的儿童悲惨地死去。他作为一名医生,时刻都想着创造一种办法来防治天花,所以才能从挤牛奶的农妇身上发现问题,获得成功。爱迪生由于有很强的创新意识,非常盼望发明电灯为人类造福,所以才能在上万次实验失败后仍然坚持不懈,最终取得胜利。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创新意识的重要。因而在学生的日常教育中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意识。
2.在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
兴趣的力量是极其巨大的。兴趣可以使一个人几天几夜不睡觉地工作,可以使人把毕生精力都献给它。兴趣可以使达尔文把甲虫放进嘴巴里;可以使舍勒尝氢氰酸;可以使罗蒙诺索夫以白帮别人干40天活的代价换一本《算术》书。很多科学家终生未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全部兴趣都被科学所占据了。创新与兴趣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科学的兴趣在哪里?在于创新。试想,死记硬背,你会有什么兴趣?创新过程中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兴趣,而兴趣又反过来促进创新。如果一个人对某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创新。兴趣越大,创新能力就越能够发挥出来。所以在教学训练中要注意逐渐引导学生的创新兴趣。
3.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
科学家们认为,科学教育的目的一是提供已经从自然界获得的系统知识基础,二是有效地传授过去和将来用来探索及检验这种知识的方法,而且认为后者比前者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不应对所有细节特别是对最后的数据和结论进行面面俱到的叙述,而应提倡在教学中着重对讲题进行有感受的、富有启发性的评述,着重向学生交待清楚有关学科所达到的水平及其来龙去脉,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思考。丹麦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重要创始人玻尔在教学中采用的“不教之教”的方针,颇有启发意义。玻尔的“不教”,是指对那些知识性的原理、结论、定律、事实等是不需要教或者是不需要以此为主进行教学的,只需要教师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就可以了。而他认为“需要教”的,应是与进行创造性活动有关的能力和品格,是创造活动的一系列规范、标准、价值和态度,包括创造的意识、创造的价值、创造活动的思想方法和操作方法等。所以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就应转换观念,敢于面对自我,勇于自我否定,由灌输式教育转向启发式教育,创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在教育行政管理中,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方式的改革,培育一种有利于把课堂教学的权力真正交给老师和学生,培育一种有利于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挥的宽松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在科学研究中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科学研究是为了拓宽和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所以无论是任何层次的大学都应毫无例外地进行科学研究,大学教师也应毫无例外地参加科学研究,这是因为,为了培养现代人才必须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会理解也要学会探索。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把学生带到科学发展的前沿,在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反映现代成就使之再现,这是最生动的探索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早期参加科研,这在一些学校中已是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加深了对本门课程的理解,也初步学习了研究的方法。教学与科研相隔合,是对学生进行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对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必要的。英籍科学家卢瑟福一生培养出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共达11人之多,其关键在于他有一个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的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科学体制,这就是:大学办实验室,实验室招收研究生,把教学寓于科研之中。卢瑟福认为大学必须进行科学研究,否则教育就不可能有生气,就难以培养出优秀人才。
5.在学术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的火花
让学生及时了解新的学术思想和使他们思想活跃的最好办法,是加强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内容广泛的学术活动,给学生以自由地进入各种学术领域进行有选择地吸收知识的机会,可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追求和探索。学术活动也可以使人得到多种思维方法的借鉴。在不同学科的学术活动中,各种学科都表现出对特定的研究对象所采用的特定的理论依据、概念运用、研究方法、价值取得和判断准则,以至于工具和语言,综合起来说就是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为人们提供了借鉴的机会。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家们对问题的思考决不局限于个体思维,而是需要借助于“集体思想”。通过学术活动这种形式,可以依靠和发挥集体力量,让学生在“集体思想”中受益。在这些学术活动中,教授、研究人员和学生一般都是以平等的地位参加,随意交谈、辩论。这种自由悠闲式的思想交流,常可迸发出新思想、新观点的“火花”或使个人的新思想、新观点“火花”在与别人的交流、辩论中得以系统和完善化。对学生来说,参加这样的活动,既可拓展思路,集思广益,又可在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掌握优良的学习和科研方法,因此是很值得提倡的。
6.在知识传授中培养学生创新的基础
知识为能力奠定基础,在科学研究工作中要有取得创造性成果的能力,一定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搞科学研究就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深入钻研的精神,这也是使创新思想得以实现的根本。因此,科学家们都很重视教育学生尽可能地认真打好基础学科的基础,尤其注意掌握与各自专业有关的那些基本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工具,特别是与各自行业有关的那些技术工具。如我国著名科学家茅以升曾指出:“许多知识都是互相联系的,要想学得深,在某一方面作出成就,首先就要学得广,在许多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有些知识,看起来与自己的专业无关,但学了,见多识广,能启迪你的思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习。”又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渗透中产生的。”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的教学目标是“为解决具体问题搭一座桥”。他认为在为学生搭起桥梁之前,先应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以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新的知识,更好的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7.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创新的毅力
创新的过程是一项异常艰苦的过程,创新的完成需要百折不挠、持久不懈的毅力,需要有抓住目标后锲而不舍、不得结果决不罢休的意志。不然,就不可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同样,科学研究作为一项探索未知的人类活动,其任何成果的获得都必须在智力和体力方面付出艰苦的劳动,忍受着各种难以忍耐的挫折,必须勇往直前,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居里夫人之所以能在实验科学历史上罕见的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从8吨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镭,主要就是靠她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献身事业的热忱和执着。她说,当你“一旦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就要毫不妥协地并且极端顽强地坚持走下去”。优良的素质对创造极为重要,是构成创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所以培养学生具有勇敢、坚强、乐观和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是发挥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和保证,也是许多科学家所特别强调的基本素质。
8.在教学评价中增加学生创新的比例
建立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具有动态性的教学效果评价制度是非常必要的。评价的内容包括:第一,知识掌握的考核,包括知识量和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第二,创造力的考核。同时,合理确定知识考核与创造力考核所占的比例。例如,知识考核占60%,创造力考核占40%,以体现素质是基础,创造是目的的基本指导思想。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知识考核可采用应试方式,创造力的考核可采用试验的方式、设计的方式或调研的方式等。坚持评价制度的动态性,随时间的变化对评价制度作出相应调整。评价教育效果时,既要纵向比较,也要横向比较,力争全面。
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高校作为科教兴国的生力军,肩负着时代和社会赋予的历史使命,因此,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根据未来科技社会的需要,作出教育战略决策,开发人力资源,造就创新人才,发展创造教育,为更快的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造性人才和更好的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