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地区的发展与意识形态改革_布依族论文

布依族地区的发展与意识形态改革_布依族论文

布依族地区的发展与思想观念的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布依族论文,思想观念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1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769(2007)05—0038—04

人的现代化既是整个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制约整个现代化的一个关键因素。现代化要靠人来完成,人自身不能现代化,其它一切方面的现代化必然会落空。

人的现代化是传统人向理代人转变的过程。现代人具有多种素质或特征,这些素质或特征的获得虽然有外界因素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的自我努力,即必须在思想观念上认同、接受现代人的素质或特征,否则,外界的作用再大,他们也必然会因内心的不认同或思想上的抵制而拒绝现代人的素质或特征。因此,思想观念的变革是人的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

现代化的这些观点,对我国布依族地区(主要指布依族聚居的农村地区,下同)来讲,具有现实意义。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布依族地区又是我国欠发达地区,要加快布依族地区的发展,必须使布依族群众尽快学会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首先要变革布依族群众中与现代化、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一、布依族群众中的消极思想观念及其对布依族地区发展的影响

布依族主要居住在贵州省的中部和南部。布依族地区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河流纵横、山川秀丽、资源丰富,为布依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贵州省对贫困地区实施“三个基本”扶贫开发以来,布依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布依族地区在总体上仍然处于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

造成布依族地区贫困落后状况的原因很多,但从根本上讲,是布依族群众中一些消极思想观念影响的结果。尽管这些思想观念已受到相当程度的冲击,布依族中的一些人(主要是青年人)已开始接受并形成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些消极思想观念在布依族群众中仍有广泛的影响。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布依族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物产丰富,在一个小区域里大体可以提供人们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加上交通不便,对外交往少,形成了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经济模式。

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给布依族带来了安于现状、恪守传统的负面影响。布依族广泛流传着“手提锄头把,犯事也不大”,“命中只有八角米,走遍天下不满升”,“长齐天高也是棵豆芽菜”的民谚,他们认为“上一代人怎么兴,后一代人就怎么跟”,[1](p83) “耕田便耕田,种地便种地,何必要改变老祖宗传下来的习惯呢”?[2](p83) 在一些边远布依族地区,当农技人员教他们改进生产技术,发展商品生产和经营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尤其是年长者往往会说“我们祖祖辈辈是种田的,这样种田是祖辈传下来的,不要违背,也不能违背”。[3](p81) 政府号召科技种田,搞分段育秧、地膜覆盖,他们认为那“太麻烦,做不起”。[4](p83) 对外出打工,老一代布依人基本持反对态度,他们说“在家一日好,出门万事难,何必出去自讨苦吃呢!”一些没有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对外出打工并不抱肯定赞扬态度,认为外出打工的人只不过是出去“玩了一趟,回来腰包里虽然多了几文钱,但钱来得辛苦,不如呆在家中安逸。”[5](p83) 外出打工的大多数人也心存浓厚的恋土恋乡情结,他们外出打工手中有一定积蓄,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安地基、盖新房,打算从此过上安稳的日子,并不想把钱投入再生产,发展多种经营。这种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创新,严重制约了布依族地区的发展。

2.重农轻商观念。布依族是农耕民族,自古以来即以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为基本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决定了他们重农轻商、重农轻工、重义轻利的文化心态。他们不愿经商,耻于经商,认为“种田是正道,经商是邪道”,[6](p131) 经商是“不务正业”,“经商的人都不是好人”,[7](p181) “布依族做生意富不起来”。[8](p83) 因而,他们大都重视农业生产,忽视商品生产和多种经营,产品交换活动一般限于到集市上出售自己的农副产品,以换取必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种重农轻商的观念,使布依族与市场经济疏离,导致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拉大同发达地区的差距。

3.追求成员众多的大家庭结构的人口观念:布依族群众认为:“家庭成员越多,家庭才‘人丁兴旺’”。“早栽秧子早割谷,早生儿女早享福”,“三代、四代同堂的大家庭被认为是‘子孙繁衍,人财两旺’,而令人羡慕”,[9](p131) 早婚、早育、早生、多生则是实现这种大家庭结构的途径。这些观念严重影响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结果使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的比例失调,造成人均资源减少,人均耕地、粮食下降,严重影响和破坏其生存环境,导致人口素质得不到提高,制约了布依族地区的发展。

4.原始共产主义和平均主义观念。布依族地区盛行平均主义、公吃公喝的习俗。布依族群众认为:“大家都是同族、同寨、同戚,有东西不应分你我彼此,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为了族人谁花得起钱谁最光荣。只要是同族,走到哪里可以吃到哪里。”[10](p131) 这种原始共产主义和平均主义虽有利于加强布依族群众的团结,却严重影响人们劳动致富,更重要的是助长了不求进取,不愿竞争的心理意识,是布依族地区发展的一个障碍。

5.血缘宗教观念和习惯法则的影响。布依族的社会组织一般以村寨为单位,村寨内部又是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家族或亲戚。血缘宗族关系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千百年来就是靠这种关系的内聚力来约束和处理各种关系。这种血缘关系强调论资排辈、强调晚辈对长辈的服从。在这种血缘关系的影响下,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这个体系中的一员,必须依靠它,在它所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否则就是背叛民族或宗族。这种血缘宗族观念和习惯法则有利于增强布依族内部的凝聚力,维护社会秩序,但也制约了法制观念的树立,限制了个人尤其是青年人力量和才能的发挥,使人们缺乏进取精神,难以接受新思想、新观念,不利于布依族地区的发展。

6.原始宗教和迷信鬼神的思想。布依族先民在生产力落后、认识能力低下的条件下,对自然现象无法理解,于是对自然力顶礼拜膜,认为万物有灵,把看到的高大的树、奇形怪状的岩石、山泉、井水、深潭等都视为神灵,加以崇拜。布依族普遍崇拜祖先,他们认为祖先虽然离开了人世,但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只有在祖先的保佑下,才能人畜安康,五谷丰登,否则将灾祸不断。这种对自然的崇拜,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但也限制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祖先的崇拜及其产生的畏惧心理,使人们谨小慎微,不敢开拓创新;各种崇拜祭祀活动的进行,使人们把生产与崇拜联系在一起,造成布依族群众在财力、物力上的巨大浪费,影响生产和生活,更重要的是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新思想的传播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进而阻碍布依族地区的进步和发展。

二、变革布依族群众中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推动布依族地区的发展

布依族地区要加快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首先要变革布依族群众中与市场经济、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树立新的、有利于发展生产,发展市场经济的观念。

1.大力发展布依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布依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从根本上讲,经济落后是科学文化落后的反映,生产力低下是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结果。文化教育落后,束缚人们的思想进步,影响科学技术的传播和生产的发展。发展文化教育可以开发人的智力,启迪人的思想,提高人的素质,进而改变布依族群众传统的生产观念和生产方式,促进布依族地区的发展。

发展布依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除加强布依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培养新一代布依人外,更重要的是要抓好职业技术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广泛对布依族群众进行实用科学技术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树立科技致富意识,实现依靠科技致富。尤其是要对布依族青年进行重点培训,使他们成为科技致富的能手,并通过他们去带动、组织广大布依族群众走科技致富道路,从而改变布依族群众传统的生产观念和生产方式,加快布依族地区的发展。

2.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革除旧的思想观念的催化剂。恩格斯说“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1](p214) 布依族传统观念的革新也必须依赖于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而发展商品经济是改变布依族传统经济条件的途径。

(1)积极引导布依族群众克服单纯依靠农业,轻视商业、不愿经商的传统落后观念,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从实际出发,帮助布依族群众广开门路,实行多种经营;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公司+农户、种植协会、生产合作社等形式,搞好生产和流通的各项服务工作,让他们看到发展商品生产的实惠,从而树立商品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自觉投身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2)面向市场需求,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认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行多种经营。一是改进耕作技术,实行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在粮食增加的条件下,引导布依族群众发展养殖业,增加有机肥料,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二是根据市场需求并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努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拓宽布依族群众增收渠道;三是坚决执行退耕还林政策,保持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水旱灾害的发生,同时要大力发展各种水果和经济林木的栽培,让荒山成为布依族群众的绿色银行,达到既增加布依族群众收入,又绿化布依族地区山水的目的;四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布依族群众把农业生产由单一生产型转变为农工商相结合的生产经营型。

(3)大力发展布依族地区的旅游业。布依族地区溪涧纵横、林茂竹丰,形成众多优美的自然景观,极富特色的民族村寨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为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目前,乡村旅游业、农家乐已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实践证明,发展乡村旅游既可以促进布依族群众增收,又可以让大量的外来文化和先进思想进入布依族地区,冲击布依族群众传统、守旧的思想观念,使他们开阔视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迅速提高布依族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布依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3.克服狭隘的民族观念和地域观念,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加强与发达地区和兄弟民族的经济技术交流。

(1)破除“肥水不落外人田”的传统观念,实行对外开放。要引进资金、技术,开发本地资源,这样,虽然免不了“外落”一些“肥水”,但同时也使自己取得了经济利益,促进了本地的发展,达到了“你帮我发财,我助你发展”的双赢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在同其他民族和地区的交往中吸收新思想、新观念、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布依族地区的发展。

(2)大力发展交通、通讯,加强对外联系。布依族地区的贫困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是重要原因之一。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大力发展交通、通讯事业,使布依族群众及时了解外面的各种信息,合理安排生产,及时销售产品,使布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外地、全国乃至世界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实现合理的社会分工和优势互补,加快发展步伐。

4.切实搞好布依族地区的劳务输出

组织布依族青壮年外出打工不仅可以挣钱,使一部分农民尽快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而且还可以使年轻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学习技术、增长本领,塑造一代农村新人,促进布依族群众思想观念的更新和与发达地区民族的经济、文化、技术、信息交流,从而加快布依族地区的发展。

(1)要把劳务输出作为解决布依族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开阔眼界、转变观念、传递信息、培养人才、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途径。布依族地区的各级政府要在认真调查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上,制订劳动力转移的规划和劳务输出目标,积极开拓劳务输出渠道,开发劳动力市场,努力扩大劳务输出规模。要大力发展以劳务输出为指向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努力提高外出劳务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提高劳务输出的层次和实效。要开展面对劳务输出人员的法律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树立法律意识,形成健康的心理。保护劳务输出人员的合法权益,避免犯罪和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劳务输出工作健康、顺利地发展。

(2)布依族地区的各级政府,尤其是农村的基层组织,要加强对外出打工归来人员的引导、组织和管理,引导他们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一是引导打工归来人员立足于回乡发展,因地制宜地为他们创造致富条件,为他们经商办厂给予政策支持,提供信息帮助;二是有计划地把打工归来人员和资本组织起来,根据他们的特长和当地的资源创办加工企业,或引导他们把资金投入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三是充分发挥打工归来人员在转变布依族群众思想观念中的推动作用,带动布依族群众转变旧的思想观念。

5.实行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努力转变布依族群众的生育观念。人口的过快增长是布依族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为此,要转变布依族群众追求成员众多的大家庭结构的人口观念,把计划生育与发展经济,与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相结合,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优先向计划生育贫困户安排各类扶贫开发项目,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使计生户从中得到实惠,从而使布依族群众树立“要想富,少生儿女多种树”,“要致富,晚婚晚育抓科普”,“要想富,优生优育牢记住”[12](p214) 的人口观念和生育观念,走出一条在新形势下抓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总之,布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而又富于聪明智慧的民族,布依族地区又是一块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的风水宝地,我们坚信,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布依族地区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布依族人民一定会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契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昂扬斗志、开拓进取,在不久的将来走上繁荣兴旺、美满幸福的社会主义新生活大道。

收稿日期:2007—09—27

标签:;  ;  ;  

布依族地区的发展与意识形态改革_布依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