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6-113-01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同时又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图形与几何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知的基础和进行数学思维的核心。同时图形几何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几何图形教学时,应找准方法、逐步探索,结合几何图形的特点,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培养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具体总结出了以下四点。
一、解读图形,理解几何图形
小学低年级学生接触的是简单图形,所以他们可以很快地辨认出图形,而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组合图形,教师应培养他们的识图能力。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随着学年的逐渐提高,知识难度也要层层递进,教师可以按照观察、动手实践、测量及计算这样的流程来解读图形,同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消化和理解图形,让学生经历数学问题是如何出现的、数学概念是如何形成的、数学图形是怎样构成和应用的、数学问题该用什么办法去解决这四个阶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两张图片。中国建筑中经常能见到“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的设计,如果图中的两个圆半径都是 1 CM,你能求出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的面积吗?
这两张图极其相似,但实际上却暗藏玄机:图1是正方形在外面,圆形在里面;图2是圆形在外面,正方形在里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就引导学生认真解读几何图形,想一想:什么是正方形和圆之间部分?上图中两个圆的半径都是1CM,你会怎样求面积呢?小组交流。当学生发现两张图片的差异后,我便引导学生在纸上画出两幅图,图(1)和图(2),在画图过程中,学生明白了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圆的直径。并且知道了计算圆形和正方形之间的面积。这样一来,学生需要回忆正方形面积和圆形面积的公式,然后在两个圆的半径同为1厘米的前提下,计算出不同的答案。
二、联系生活,感受几何图形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学习几何图形的资料库,生活实际中存在大量有趣的几何素材。在教学几何图形相关知识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要求学生把图形与具体的生活物品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兴趣。在教学《三角形》时,我先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如晾衣架、小红旗、三明治、三角铁、粽子、风筝、小山、煤堆、切开的西瓜等。然后,由我在纸上画出这些图形并裁剪下来,让学生分组观察、归纳这些三角形不同的特点,并对三角形进行归类、处理。最后,由我检查各小组的分类结果,并告诉学生:“小红旗、三明治等属于锐角三角形,晾衣架属于钝角三角形等”。把生活物品引入几何图形教学中,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让学生意识到合作学习的优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还如在教学图形的周长时,在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周长的定义后,紧接着用所学的新知识描述黑板的周长、课桌的周长等,这样的问题是根据学生日常所见的物品提问,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求图形的周长时,让学生根据周长的定义求出给菜园围篱笆需要多少米栅栏,再求一面靠墙时需要多少米,最后求至少需要多少米。这样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几何图形的学习回归生活,以身边的事物作为数学教学的素材,不仅考虑到学生的原有经验,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体会到枯燥的数学也可以妙趣横生,也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助于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联系生活学习几何图形,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一位名人曾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确,作为教师,应该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重要的备课资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几何和图形的美。相信在生活化的数学问题中培养的数学思维能得到更好的应用。
三、动手实践,再现几何图形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把玩带到几何图形的学习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
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二》时,在学生阅读书中有关图形的运动后,我让学生把废报纸裁剪成人物、汽车等,然后让纸片做前后、左右移动,最终学生会发现纸片的方向和大小并没有变化,从而得出结论“平移后图形的方向和大小不会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让学生动手剪出人们结婚时常常用到的囍字,学生把一张纸对折,然后按照我提供的方法进行裁剪。打开纸片后,学生会惊喜地发现,囍字是轴对称图形,而刚刚折过的痕迹就是对称轴。在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二)》中,我让学生课前准备好学过的图形纸片,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判断我们学过的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学生通过亲身操作,直观地得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结论,对于轴对称图形模型的构建更加清晰,印象更加深刻。经过动手实践后,学生会更好地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四、运用多媒体,激活几何图形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教手段教学应用越来越广泛,将书上的知识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呈现出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将抽象的文字叙述变成直观的画面,把书中的插图变“活”,更加容易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时,我都利用电脑课件把书中的转化过程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模型。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首先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剪拼,小组合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形成表象,然后再学生观察、交流的基础上,利用电脑课件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以动画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将看到的和动手操作的结合起来,估计暗处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形成的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几何图形”是一个有趣的知识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上教材,绘声绘色地在讲台上讲解几何图形,避免机械地讲解教材。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几何图形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让学生多发言,甚至可以让学生讲解自己对于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几何图形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犹如几何图形的多样性,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真正解决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唐蓉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6月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几何图形论文; 学生论文; 图形论文; 数学论文; 角形论文; 轴对称论文; 正方形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6月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