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创造性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策略_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课堂创造性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策略_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课堂创意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意论文,初中数学论文,课堂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何为创意?“创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有创造性的想法、构思等.创意活动可理解为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构思其行为方式,把一些有利于学生习得的新想法、新思路、新方案付诸实际行动中,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在生动活泼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

课堂教学创意活动能极大地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主体地位,摒弃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等弊端,从而为学生构建更加人文化、生态化的学习环境.

一、初中数学课堂创意活动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积极投身到数学教学中,强调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学会自主探究知识,并且能做到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具有综合性、多元性和创造性.但是,现实的状况却并不尽如人意.大量的事实表明,绝大部分老师上课仍然停留在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上.教学环节的“三部曲”,即复习旧知识、学习新内容、巩固新知识.学生学习的“三部曲”,即预习、听讲、做练习.虽然近年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不断普及,许多学校、班级添置了多媒体设施,但由于种种原因,要么成为一种摆设,要么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运用手中的鼠标“一点到底”.弄得学生目不暇接,晕头转向.课堂教学没有生机,课堂学习效率低下且不说,这样长此下去,只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越来越失去信心.所以无论从现实的教育现状看,还是从国家对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看,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创意性的学习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教学中合理安排创意活动,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核心,让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领下自主学习;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又能积极探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传统的成功经验的合理运用,使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打开崭新的篇章.

二、课堂教学创意活动特点、类型及实施策略

1.课堂教学创意活动的建构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有意义建构的过程,需要学生有很高的心理参与和智力参与,而不是教师简单地示范和解释.”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当赋予学生以最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经历知识的生成、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意活动中,我们必须要重视给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和机遇,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技能、能力,从根本上让学生“动起来”,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潜能得以最大发展,不断地放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必须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努力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提供契机.

为此学习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和发现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适当的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一方面能一改过去那种刻板的“开门见山”式的直白进入主题,另一方面又能极大地激活部分学生的“慵懒”思维,让学生有旺盛的精力融入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在既没有减少教学任务,又不增加课堂教学时间的前提下,取得课堂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2.课堂教学创意活动的特点

台湾的吴清山教授在“台湾:创意教学的重要理念”一文中将创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做了对比.他认为创意教学理念具有以下六个特点:

(1)活动多元;

(2)主动参与;

(3)资源运用;

(4)人际互动;

(5)学习动机;

(6)问题解决.

其中,他特别提到“创意教学除了方法多样化外,学习内容和空间设计的多样化也是很重要的……”.

韩山师范学院马先皇老师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创意教学理念,不仅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而且还有利于实现课程、教师和学生的整合,从而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创意活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它往往不拘泥于某一具体细节,它不仅仅表现为授课方式的求新、求异,而在很大程度上关注学生的本能的发展,通过适当的活动让学生找回自我.

3.初中数学课堂创意活动的类型

目前对初中数学课堂创意活动的分类如下:

(1)以教学形式为视角可以分为新知识传授、巩固练习、小结与复习、试卷讲评、综合活动等;

(2)以课的知识类型为视角可以分为概念理解、数理运算、分析统计、逻辑推理、实践与应用等.

基于以上类型的理解,形成以下两点认识:一是从课堂教学创意活动设计的需要来看,对其分类是必要的、有意义的;二是对创意活动类型的确认缺乏科学的讨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活动类型进行梳理,并在梳理中形成具有共识性的分类.

4.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意活动的实施策略

自从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形成以来,教学的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了主要角色.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固然有其许多合理的地方,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变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意活动中可施行以下策略:

(1)“勇做老师”,换角色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意活动中,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走上讲台,老师坐在学生的位置上,真正体现课堂上师生的角色转换.

目标 解决单一的具体问题,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等.

方法 事先布置好具体内容,让要讲的同学做好准备,师生在课前共同对问题做具体的研究,商量比较具体的讲解步骤、解题思路.

意义 促成学生自主学习,树立课堂学习典范.适合内容是知识点较单一的新授课.

例如在学生探究了勾股定理后,我提供了一道题目:一块长约120 m,宽约50 m的长方形麦田,被人沿对角线踏出一条斜路,老师请大家思考:1)人们为什么要走斜路?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2)这样走能少走多少路?谁能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没等老师说完,就有学生举起手来,我鼓励他走上讲台,他边说边画图演示,很快用勾股定理求出走“斜路”的长度是130 m,而不走“斜路”是170 m,同时他还表明现实中仅仅为了少走几十米路就踏坏庄稼是不应该的事.此题不仅让学生运用了所学知识,还能通过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并且无意之中借学生之口教育了学生.

(2)“争当裁判”,大“PK”

在课堂教学的创意活动中,为了树立较多的学习典范,在进行单元综合复习时,可以同时选几个基础较好的尖子生,对同一学习内容进行比赛.

目标 解决班级优秀人才的选拔问题.

方法 教师事先准备好测试材料,让参加被测试的人集中坐在前台,用五至七分钟现场测试,现场公布测试结果,现场接受师生提问并由评委打分,评选优秀选手.

意义 有助于发现班级的新型人才,培养班级的后备力量.通过活动,观众席上的同学也增长了知识,对某一阶段性学习的知识起到了一定的巩固与拓宽作用.

(3)“走进基层”,一帮一

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栏目开播以来,收到了各界人士广泛关注,其原因之一恐怕在于它比较贴近百姓的生活,真正走到了老百姓中.事实上,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同样应该多多关注中下层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应该多关注那些所谓的“学困生”.我也“走基层”,一对一帮扶,为班级的优生与“学困生”的交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目标 解决少数学习基础较差、自学能力较薄弱的同学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方法 让优秀团队同学离开座位,主动到需要个别指导的同学身边,一对一进行单独辅导.

意义 既正面解决了后进生的学习困难状况,同时又让优秀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了提升.

(4)“一站到底”,我最棒

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栏目,一方面为人们充分展示个人才华搭建了平台,另一方面融入了科学性与趣味性,走进这个栏目,就像打开一本百科全书.在课堂教学创意活动中,为了培养拔尖人才,有必要开展这一活动.

目标 树立班级的学习典范,培养班级的顶尖人才.

方法 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收集大量相关材料,概念、计算、数学历史人物等方面的,或将数学知识设计成谜语,让学生在课内答题.

意义 揭示数学本质的属性:源于生活.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真谛.

(5)生做“诊疗”,生“问诊”

数学学科有着本身独有特点:高度抽象、逻辑严密、广泛运用.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意活动中,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必须做到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由于目前普及教育的实行,班级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开展学生做诊疗,学生“求医问诊”,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目标 为班级的学困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外部条件.

方法 让部分学习优秀的学生做好准备,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带上问题,前去咨询.一个学生问题解决后,另一个学生继续前去咨询.

意义 学生帮学生比老师帮学生更容易使学生接受,而且“小老师”协助“大老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小老师”的学习力.

在课堂教学创意活动中还有许多形式,如:一一对话,游戏传信息;超越梦想,实现自我等.无论开展什么活动,其目的是要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激活状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交流和讨论,要给每一个学生“机会”,使学生长期保持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假它山之石,雕精美之玉

《诗经·小雅·鹤鸣》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说别人山头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教育发展至今也不例外.教师要练就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学会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牛顿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意活动的开发与实践要求师生在“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要始终行走在借鉴与创新的大道上.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学生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功能,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的内在的学习潜能,是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而学生的潜能只有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得到发挥.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典范,但是所谓的后教,却大有文章可做.何时教,怎样教,谁来教,教什么等都值得探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少教或不教.换句话说,就是由扶着学生走到半扶半放,直到能完全放开让学生自己独立行走.

综上所述,教师积极开发课堂教学的创意活动,就是要具有那种超越功利性追求的胸怀,让我们的教育真正做到“返璞归真”.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的学习材料、具体的课堂情景等,大胆地开展一些尝试性的活动,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标签:;  ;  ;  

初中数学课堂创造性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策略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