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建筑领域中已经得到十分广泛的运用,其中电气技术在当前的建筑运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将其运用在智能建筑中,能够结合将智能建筑中的通信技术、电脑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建筑技术更好地服务并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同时还可以有效保护人们的信息资源。本文结合电气技术的发展情况而分析其运用于智能建筑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电气技术;智能建筑;应用
智能建筑指的是将信息科、系统、控制以及电脑等技术而综合集成,并将其运用在建筑中,从而可以有效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监测以及管理,进而可以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尤其是一个高层建筑物中,结合电气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物自动化管理,例如在火灾处理、警卫监视以及防盗报警等方面都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本文重点分析电气技术运用于智能建筑的情况,从而为人们的安全居住提供良好的帮助。
一、分析智能化建筑特征
(一)提升建筑服务能力
在当前的建筑结构中融入许多智能化的元素,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服务能力,进而为人们安全以及舒适居住带来良好的服务。例如在建筑物中引入3A系统、多媒体系统以及发宽带综合业务等[1],可以有效监控建筑物的各个角落,提升了建筑物总体的安全性能。
(二)适应性强
智能建筑中所安装的设备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同时又可以应对建筑物中的特殊情况。第一,智能化建筑可以在房间中实施设计工作,进而在良好的空间变化结构中提升建筑物空间的利用效率,使得用户可以获得自己个性化的需求;第二,智能建筑在管线设计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应对能力[2],因为其可以按照用户的实际需求而调整管线的情况,进而使得设备可以在位置以及性能等方面而展示出其独特价值。
(三)提升能源的利用率
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建筑中的空调系统,运用的是焓值控制,能够在空调设备中进行优化控制其启动以及设定自动的控制数值,一方面可以有效节约资源,而另一方面又能够提升能源的利用率。这种系统控制运用在大厦中可以实现大幅度降低能耗的目标。
二、分析智能建筑中电气技术的施工与管理策略
(一)智能建筑中电气技术的施工情况分析
1、照明系统的施工分析
在智能建筑中,照明系统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使用过程中结合电气技术而实施有效控制,例如其中的运用情况就是通过电力电子取代传统的自动开关、熔断器以及手动开关,进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基本开灯的实际需求,同时也能够在建筑物中遇到不同性质的事件而实施临场灵活调整,进而能够随意改变建筑物中开灯的模式[3]。除此之外,智能建筑中照明系统多数采用的光源都可以实施自动调节,例如卤钨灯、荧光灯以及高强气体的放电灯,通过自动调节的方式而提升人们对自然光的运用率,同时还可以有效节约室内的照明能源消耗,保障了室内照明中温度的恒定性。
2、远程通讯系统施工和安装
智能建筑中的3A系统是相互配合的,因此,就能够有效在服务建筑物方面产生需要的新的功能,这也是电气技术运用在智能建筑中的又一集中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一,建筑物的管理系统以及远程通讯的系统相结合技术,可以为建筑物中的各个不同的用户而提供自动化的温度以及湿度的控制,同时还可以对建筑物中的气温以及湿度进行时时确认;第二,针对建筑物中出现异常情况,3A系统还可以实施自动通知以及报警,在建筑群的管理中心,运用外部网络对建筑物进行监控,这就便于管理人员可以在高效管理各个建筑物的情况,进而满足人们为人们的居住提供良好的服务;第三,在建筑物的管理系统中,通过引入办公自动化的系统,这就便于办公自动化建筑区域可以将信息传递至个人电脑以及工作站[4],进而能够更好地对建筑物进行管理。
3、监控系统的施工情况
智能建筑中所运用的电气技术还包含BAS监控技术,它在实践运用中主要是通过数据控制的方式而直接对区域级以及中央级实施控制,其中现场区域以及区域与中央间传输的线路能够在建筑物中组成两级的监控系统。第一个是中央级的监控系统,主要的外围设备有:总线桥、中央处理机、控制软件和其他的外围设备等,第二个是区域级的设备,主要的内容包括:便携式终端、远程处理机以及现场设备等。在现场设备中,基本采用的是执行机构以及传感器,然而传感器设备主要针对建筑物中的湿度、温度、压差、流量、液位以及功率等进行控制这就使得建筑物中的总体情况可以得到最为有效的控制,进而为人们的居住提供良好的服务。在中央级的监控中,主要针对的是设备的运行状态、各种报警系统、显示以及参数等能够实施管理,使得管理人员可以在日常管理系统中通过收集这些数据信息,并进行整体,进而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5]。例如对建筑物中的温度以及湿度控制情况,则可以结合自动控制方式而实施综合管理,为人们居住提供良好的保障作用。
(二)分析智能建筑中电气技术的施工管理策略
1、分析基础阶段管理策略
基础工程的施工中需要配合对应土建工作以及弱电安装情况,此时就需要施工人员安装电气专业的知识而完成对智能建筑的安装任务,其中在墙体的防水处理过程属于重点管理位置,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墙体防水性的控制,一方面是避免因电气施工而破坏防水层,另一方面则是能够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因此,在 电气的施工人员就需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在土建施工中以及电气的安装工作中充分保障质量。
2、分析主体阶段管理策略
第一,电气工程的质量监控工作需要确定对应的配电装置、配电箱以及电力电缆,并能够结合这些不同的设备而进行协调工作,从而使得智能建筑能够达到对应的设备交接的要求,进而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第二,做好施工基本环节的管理,其中电气工程和土建工程之间紧密结合在一起[6],能够充分保障智能建筑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断提升质量,进而可以较好地提升土建浇注中混凝土的质量,从而为智能建筑可以在更好的质量中而为人们提供居住服务。
3 分析装修阶段管理策略
人们对建筑居住的环境进行装修,在实际的施工过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加强管理。首先,砌筑隔墙在装修之间需要和土建工长以及放线员进行核实,并能够充分保障其建筑施工中不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其次,在确定装修中的各种线路中,尤其需要工作人员能够掌握好各种管路的预埋位置和其他的灯具、插座以及开等位置、标高等,从而使得装修工作可以顺利进行施工,同时也能够提升装修的效率;最后,对于建筑中的扫通管路工作,也需要管理人员加强检查,并能够充分保障建筑中的带线以及管盒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使得智能建筑所提供良好的环境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加舒适的居住享受。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建筑发展逐渐走向智能建筑发展的方向,而且这也展示出当前建筑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趋势。智能建筑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将电气技术运用在其中,更好地为人们提供便捷、高效以及优质生活环境,并且在电气技术支持下还可以建立一个低能耗以及高效率的居住条件,使得人们能够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崔骞.智能建筑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23(11):1484-1486.
[2]孙皓月,吕国,张梁等.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建筑电源监控系统的研究[J].电源技术,2014,38(01):113-115.
论文作者:朱培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4
标签:建筑物论文; 智能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电气论文; 建筑论文; 情况论文; 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