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草)与增收并举:黄土高原实施生态建设与反贫困双赢战略所面临的历史使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黄土高原论文,所面临论文,退耕还林论文,生态建设论文,贫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历史时期的变化过程及机理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曾历经4次较大规模的开发,即西汉的屯垦戍边、唐代的屯田综合大开发、元朝的交通大开发和清朝的全面大开发,每次较大规模的开发,都为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4次大开发,多以屯田开发为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沉重的隐患。
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加速了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进程,导致了区域性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人类大量地砍伐森林、垦殖草地破坏了原有植被,水土流失逐渐加重,沟壑发育并快速延长,黄土塬遭到分割形成小塬或长条形的黄土梁,再进而被侵蚀分割成馒头状的黄土峁。五六十年代,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利用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进行的沙漠历史地理研究,说明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地区,是由于历史上的农业开垦活动超过了生态承载能力,以致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在几百年内变成了沙地。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土地荒漠化面积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每年新增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面积,也大部分发生在黄土高原地区;西北地区沙漠化(含潜在沙漠化)面积已达3.2亿亩(2311万公顷)。5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公里,70~80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扩大2100平方公里,90年代,扩大到2460平方公里,黄土高原林草覆盖率总体不高,天然林比例低、质量差,森林的生态功能一直呈下降趋势。宁夏退化草原占全区草原面积的97%,其中中度以上的退化面积达到3000万亩。
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重灾区,也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尘源地;50年代,沙尘暴出现过5次,60年代出现过8次,70年代出现过13次,80年代出现过14次,90年代出现过23次,其中黑风暴达30次,1993年5月5日西北地区发生的特大“黑风暴”造成数十人死亡和5亿多元的直接经济损失。1998年4月份连续发生的数次沙尘暴,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风沙肆虐已成为危及当地人类生存的巨大灾害,且黄土高原地区林草植被破坏、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重状况仍然在扩展。
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面积占黄河上游流域总面积的2/3,水土流失面积已超过33万平方公里,年侵蚀数一般都在2000~9000吨/平方公里。黄土高原每年向黄河倾泻泥沙5.18亿吨。黄土高原大量水库淤积,大片表层熟土流失,土壤有机质下降到1%以下。甘肃、宁夏两省区流失氮、磷、钾相当于损失化肥2222万吨,为全国一年的化肥总产量,造成土壤瘠薄、产量低下、农民生活贫困。
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缺乏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划。黄土高原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从理论上说,自然地域分异规律是地表自然地理要素和自然综合体有机结合并在空间地域上有规律分布的反映。在自然的状态下,宁夏适合造林的地方也就是20%,而其余80%的地方都只适宜长草。宁夏“年年种树不见树”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违背了自然规律、不讲科学造成的。现在建国已有50年了,如果把这些年种的树累计起来,宁夏早就该是中国的森林公园了,可是时至今日,宁夏的森林覆盖率仍只有6.37%。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目前仍处于无序的盲目状态,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一个科学的生态环境治理规划。这个规划应该是符合生态原理、符合客观实际的,既揭示生态环境特点,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有了这样一个规划,才能高屋建瓴、统观全局,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没有很好的统一。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要有群众持久的支持、参与,激发农民的内在活力,才能将各种生产要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退耕还林(草)工程变为农民的自觉行为。当前的生态环境建设应该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人口增长产生的需求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经济增长又必然给脆弱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在黄土高原“害不除则利难兴,不兴利亦难除害”,只讲生态效益而不顾经济效益,最终导致失败的例子并不少见,宁夏西吉县耗资数千万元,退耕还林(草)多达130多万亩的林草建设工程,如今踪迹难觅。陕西榆林是全国的治沙典型,所治之处,确实有塞外江南、秀美山川之感。生态环境建设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一个重要原因是得到国家无偿投资,每平方公里累计达到40万元。现在的问题是国家要停止拨款,必须通过替代经济寻找新的出路,否则二次沙化也不是危言耸听。生态环境建设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持,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增长与保护生态环境能否同步实现,关键是采取何种发展模式。
(三)以半干旱半湿润为主体特征的自然环境是黄土高原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基础。黄土高原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以半干旱半湿润为主的大陆性气候显著,年降水量在200毫米~800毫米,地区之间差异很大,很少天然防风林,植被覆盖率极低,在半干旱半湿润荒漠气候作用下,西北地区潜水蒸发浓缩作用强烈,若地下水位高出临界深度,会引起大量潜水蒸发,加剧了土壤的盐渍化。降水稀少而又相对集中且强度大,经常形成地面径流,在坡度地势上造成水侵蚀,引发水土流失,所以以半干旱半湿润为主体特征的严酷自然环境,是黄土高原地区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基础。
(四)人口急剧增长是导致黄土高原地区资源、环境失衡的主要原因。人口与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而人口急剧增长及大规模的移民屯田开荒,强烈地冲击着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根据联合国1977年荒漠化会议提出的干旱半干旱地带人口临界指标分别不能超过7人/平方公里和20人/平方公里的标准来衡量,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口严重超过了这个界限。
三、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
“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世纪之交,作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努力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社会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二)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试点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进行周密的、充分的战略准备和全面科学的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三)强化以黄土高原森林环境功能机理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
(1)增强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
(2)认识自然,科学选择植树区域。
(3)对生态林和经济林的比例要科学规划。
(四)走出误区——黄土高原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建设与增收并举的关键在于退耕还草。
(1)大力发展种植沙生药材替代传统粮食种植业,建立具有黄土高原特色的“药谷”。
(2)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大力发展草业。
(3)立草为业——大面积种植苜蓿,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退耕还草与增收并举的有效途径之一。
(4)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
(五)保护增加黄土高原地区的湿地。我国是一个湿地资源大国,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我国湿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遭受破坏,许多湿地物种、景观、生态功能正逐渐消失,有的已经完全丧失。目前,湿地资源丧失和退化的速度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各种湿地资源仍处于严重的威胁之中,尤其是在黄土高原地区,湿地资源显得更加稀少、珍贵。由于黄土高原地区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导致黄土高原湿地面积急剧缩小,合理保护利用黄土高原湿地已是我们当前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
(六)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
(1)借鉴发达国家节水的经验,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
(2)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以水资源为核心的自然资源。
(3)实行量水而行的经济发展战略。
(4)开发空中水资源,进行大规模的人工降雨。一切地表水皆来自空中降水。海洋每年的蒸发,有453万亿吨水汽形成降水,其中90%以上又回到海洋,约有41万亿吨降水在地面形成径流,可供人们使用。
(七)紧紧围绕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做好生态经济这篇大文章。
(八)破解难题——解决吃饭与生态治理的矛盾。
(1)实现两个置换,达到山川共济。地方扶贫财政投入归地方政府统一使用,政府用来购买川区如宁夏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地区的粮食,解决川区的卖粮难问题,川区用这部分资金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使川区农业比较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2)政策稳定,多方投入
(3)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将使全社会受益,所以应要求全社会参与建设,走国家、集体、个体、内资、外资共同建设的道路,帮助黄土高原地区建水窖收集雨水,发展节水灌溉,保证黄土高原大多数耕地的用水,解决吃饭问题。
(九)发展“适当的技术”和“高新技术”,两条腿走路是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