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黄山风景名胜区东海景区生态旅游的规划,阐述了黄山东海景区生态旅游是在黄山东海景区内自然环境和景区周边人文环境中展开以黄山资源保护为前提,以最低影响、不破坏黄山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为宗旨,以游客体验生态环境、认知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社区协调发展为目的,使游客获得生态体验、生态知识和生态保护意识,使周边社区获得协调发展,使黄山资源得到更好保护,使黄山旅游发展更具可持续性的旅游行为。。
关键词:风景区;生态旅游
1生态旅游的概念
1.1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
生态旅游一词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Hector H.Ceballos Lascurain于1983年提出。生态旅游可以概括为: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在保护旅游目的地自然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在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允许限度内以及兼顾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的基础上,以当代人的享受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为准则,科学有序、 适度地组织开展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大众旅游活动的最低程度的破坏旅游目的地的资源与环境,尊重当地传统文化和习俗的规范化的旅游形式,是旅游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实现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能够得到当地居民和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并满足其适当的经济利益诉求,有助于实现旅游、环境与人的和谐统一。
1.2生态旅游的特点
(1)发展目标的特点:
1)保护性—要求旅游者和旅游利益相关各方都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保育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
2)学习教育性—满足人们求职和科普的愿望,在旅游过程中受到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将生态理念和环保教育贯穿始终
(2)旅游者的特点。生态旅游的旅游者通常拥有:高环境责任感、高素质与高品位、高消费水平
(3)旅游资源的特点。生态旅游资源具有:自然性、高品位与高层次性、小规模与低资金投入
(4)旅游产品的特点。产品具有高环境体验——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产品开发具有科学性,生态旅游活动具有专业性,生态旅游产品具有精品性。
2 黄山东海景区的生态旅游规划
2.1 东海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1)东海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品质高。东海景区生态旅游资源中,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涵盖地文、天象、生物等所有资源类型,拥有较高的资源价值。
(2)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和层次性。东海景区生态旅游资源在低山区域以河谷、村庄、茶园等资源为主、高山区域以雄峰、松林、溪涧等资源为主、谷地区域以森林、溪瀑等资源为主。
(3)与黄山已开发核心景区联系密切。在东海景区重要景观位置,都能与黄山景区现已开发区域如天海景区等形成良好的视觉联系,空间距离上位置也较为相近,未来可能形成交通线路,贯通景区。
(4)生态旅游资源地域区位环境优良。东海景区拥有较优秀的交通区位优势,与外界交通能够形成良好的沟通。
2.2 东海景区生态旅游定位
(1)总体定位:黄山国际山地旅游经典新引擎;中国生态山地运动圣地。
(2)功能定位:黄山东大门、主入口之一;国际山地休闲体验基地、国际山地运动基地;中国特色生态旅游典范;黄山低山辅助观光区。
2.3 东海景区生态游开发模式研究
(1)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生态安全是东海景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基础,资源开发是在生态安全的基础上,对资源的合理、永续利用,资源开发模式,即针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的景区开发模式。根据生态旅游者的参与程度,旅游者积极参与的生态旅游称为硬型生态旅游,旅游者被动参与的生态旅游称为软型生态旅游,两者并没有绝对的界限。
东海景区生态旅游产品既应该有一定强度、满足高生态体验要求的游客游览需要,也应该有一部分低强度、寓教于乐、满足一定游览服务的游客需要。从东海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状况出发,规划硬生态旅游产品和软生态旅游产品,构建东海景区生态旅游产品。
(2)社区参与模式研究
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的本质需求,是检验生态旅游的重要标准之一。社区参与是黄山自然和文化遗产生态可持续的重要内容,大规模的市场化运作和旅游资本运营会造成社区形态的变化,影响生态旅游的本质。
东海景区周边共有谭家桥镇、夫子村、罗村、山岔等村落,能够参与旅游产业并收益的主要位于谭家桥和山岔,且业态相对简单,以农家乐为主,长时间以来,总体旅游产业效益明显小于汤口镇。实施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充分考虑社区居民利益,兼顾东海景区开发和保护,可促进社区与保护区的和谐发展和社区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3)科普教育模式研究
黄山东海景区汇集了奇峰异石、古树名松、云海幻雾、冰川遗迹等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外围村落人文景观资源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拥有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世界遗产价值,是“黄山世界地质公园”重要组成部分,东海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具备极高的科普教育价值。充分发挥其生态科普教育价值,建设合理的科普教育方法模式,是东海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
(4)山上山下联动开发模式研究
针对东海景区的生态旅游,提出了资源保护的联动,从森林保护与防火、综合执法、宣传教育、生态补偿等方面展开。同时提出了景区游览的联动,从景点资源互补、开发强度区分、延展性体验等方面展开。还提出了景区服务的联动,从服务类型规模业态区别化、游客安全与社区治安、山下社区积极参加拓展服务等多方面进行互动。最后还提出了景区交通的联动,从交通模式的区别化、交通容量控制等角度进行互动。
2.5 东海景区生态旅游规划
(1)生态旅游总体规划
1)规划结构:
东海景区规划结构是为以石门峡生态观光游赏主题为主,福固、天游访古文化游赏与林泉十渡运动游赏主题为辅的“一主两副”指状规划结构。主游赏主题是以石门峡揽胜为主的黄山东海生态观光游赏主题;副游赏主题以福固、天游访古为主的黄山东海文化寻踪游赏主题和以山林十渡为主的黄山东海自然山林运动游赏主题。同时在东海景区外围,依托周边村落社区,形成生态旅游集散点和外核。
2)功能分区
景区内:规划在上述结构中形成四大主题功能分区的规划组团划分。
以石门峡揽胜为主的(黄山东大门)生态观光游赏主题:该主题是东海景区的核心,核心功能是黄山东大门(功能上包含与谭家桥镇相衔接的入口集散区)、是黄山东大门与黄山主景区的重要交通纽带,同时又包括高山景观游览、峡谷水路生态游览、索道高空观光游览。
以福固、天游访古为主的黄山文化寻踪游赏主题:以黄山文化为主题特色的功能区,包含福固寺(及黄帝文化)祈福文化游览、天游古道生态游览。
以山林十渡为主的自然山林运动游赏主题:是以山地生态休闲和体育运动为主题特色的功能区,是黄山生态游的重要实现区域,可以在景区边界区域开展各类适宜黄山的山地体育运动(如生态探险运动、登山运动),包含山林渡水生态游览、山地体育活动休闲游(外围)。
景区外:形成谭家桥旅游度假小镇、黄山东大门旅游服务接待区、夫子村山野民宿特色旅游区、罗村山林运动特色旅游区。
3 结语
目前我国的风景名胜区担负着自然和文化保护以及为公众提供游憩机会的双重功能。生态资源的保护与新的游览方式的组织是一大重要问题,风景区生态旅游的开发是实现风景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论文作者:杜鹏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东海论文; 景区论文; 黄山论文; 生态论文; 生态旅游论文; 旅游资源论文; 主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