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民健身计划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基础论文,现实意义论文,全民健身论文,计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群众体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体育健身计划,目的在于加强全民健身工作,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壮举。我们认为,全民健身,提高身体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是对体育本来意义的复归;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一项宏伟的社会系统工程。
关键词 全民健身 民族素质 社会需要 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 G811.4
On Theory Basis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National Keep-fit Plan
Liu Yaolie Liu Jun Li Xiaoyo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Chengdu 610000)
Abstract It was a great event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of Chinese sports cause to issue and carry out 《The Outlinefor National Keep-Fit Plan》,which markens a new stage of themass spor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physicalquality in China.The national keep-fit plan is a sports keep-fit plan which supported by both the national leadership andthe whole society and enjoined by the whole mass the nation.The plan's aim is to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keep- fit workand raise Chinese people's whole elements.The natioal
keep-fit and the raise of physical quality are both the basiccontents of human's poly- dimension development and
thereturning of sports future significance and the necessaryrequirement for the social modernization. The plan also isa great social systematical engineering.
Keywords the national keep-fit national quality
socialrequirement systematical engineering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虽然,全民健身的核心是加强全民族的体质建设,普遍地提高全体人民的身体素质,切实地把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立足于广泛、深入的群众体育发展之中。但是,还必须指出,全民健身计划不是一项孤立的体育发展战略规划,而是与社会主义中国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相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身体素质的提高也不是孤立的和层面的,而是作为国民素质的一部分,应纳入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综合平衡发展的体系之中。因此,应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视角,深化对全民健身计划的认识;应从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揭示全民健身计划的现实意义;应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解全民健身计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1 提高身体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最根本的意义上讲,是为了人。为了人生存得更自在、舒畅;为了人享受得更充分、丰富;为了人发展得更自由、全面。因此,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作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然要求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自身实现的主要社会特征。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发展,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一种最高追求。它不仅有赖于社会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更有赖于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和人际关系的完全平等。因此,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人类的彻底解放,而不断递进的必要历史铺垫与准备。尽管在现在的历史时期,我们仍不能完整、准确、科学地道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深刻思想内涵和丰富的社会远景。但是,把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机能素质理解为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亦即国民素质),综合平衡,协同发展,普遍提高,无论从理论上或是实践上,都是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历史进行。而这一进步,具体地、现实地发生在拥有12亿人口(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的社会主义中国,其对世界的巨大影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都是空前的。以致我们不能不把为普遍提高国民素质而展开的、以提高和增强身体机能素质为直接目的的、全民健身计划的颁布与实施,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壮举。
2 提高身体素质,是对体育本来意义的复归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表现为,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人类自身发展的目的更明确,条件更充分,方法更科学。体育作为一类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就其本来意义,是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追求人体的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实现人体的协调、均衡和健康的发展。因此,体育活动与改造人身外自然的生产活动,构成人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统一的两类基本活动。
但是,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体育活动不仅在规模上没有形成全社会的人人参与,就是在发展的方向上也经常自觉不自觉地偏离健身这一体育的内源性目的指向,表现为太多的外在性功利追求。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性质的束缚,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物质基础的限制。如在原始社会,体育活动主要与宗教活动相结合,具有明显的娱神性质;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体育活动主要与军事活动相联系,具有明显的娱君性质;在资本主义社会,体育活动虽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较大的社会扩张,但由于过分偏重体育的竞技化发展,而事实上造成了对人体发展的片面和极端,具有明显的克己娱人的性质。
全民健身计划不仅明确了体育的根本目的——健身,也明确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体育是以群众体育为主体,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立足健身,依托社会,全民参与,充分调动和组织全体国民积极投入到各种形式的身体锻炼中,切实地收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实效。“一人动,一人强;一家动,一家强;一国动,一国强;天下动,天下强。”因此,全民健身无论从活动性质上或是从社会规模上,都表现出对体育本来意义在更高层次上的复归。
3 提高身体素质,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以人类工业文明为基础的社会现代化发展,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生活环境不断地改善,生活内容不断地充实;另一方面使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断缩短和劳动强度不断降低,为人们提供了较多的余暇时间和剩余精力。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的发展也给人们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如生活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生存条件舒适所表现出的运动不足,生活物质的丰富所表现出的营养过剩等,造成和引发了诸多“文明病”,而构成社会现代化发展必然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
随着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体育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的体育锻炼,不仅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健美,精神愉快,而且也是生活幸福和生命相对延长的保证。因此,广泛、持久、深入地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对现代社会综合预防“文明病”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和效果。它反映了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全民健身计划,以全民性为其广泛特征,以终身性为其持久特征,以科学性为其深入特征,是最充分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由温饱发展为小康,在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时,绝不能用行政命令,简单从事。而必须注重体育观念的更新和体育参与意义的提高,使人们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基本的生活内容,是追求和获得更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现代生活方式。只有建立在人人自愿自觉基础上的全民健身,才是充满生机和发展活力的真正全民健身;才能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和增强体质的同时起到改变传统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作用;并形成和建立国家、社会、个人三者有机结合,单位、社区、家庭共同发展,国民体质测定系统、监测系统、工作保障系统和服务支持系统相互协同的具有中国现代化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4 提高身体素质,是一项宏伟的社会系统工程
全民健身计划,以分析我国体育的现况入手,并依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实现现代化的时代要求,拟定和提出实施全民健身的目标与任务,措施与方法,规模与步骤,使之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是一项宏伟的社会系统工程。
全民健身作为一项宏伟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具体的实施与运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它的工程性、系统性、社会性,以及三者之间有机联系构成的整体性。
全民健身的工程性,即严格地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具体实施。它集中体现了过程进行中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的工作作风和求实的实践精神,而有别于一轰而起的一般意义上的群众运动。全民健身工程分为3期,采用滚动推进方式,整体规划,逐步实施。 为保证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一方面要强调其法规性和标准性。由政府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是具有法规性质的文件,任何个人和单位的行为都不得与之相违背。并在实施中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和建立不同年龄、性别的体质测定标准。另一方面要强调具体措施落实。如加强领导,统筹兼顾;加强宣传,组织保障;资金到位,场地建设;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
全民健身的系统性,既要突出以青少年为重点,又要逐步减少社会不同阶层参与体育的差距和不同地区体育发展的不平衡。如城市老年体育这一热点,与农民体育这一难点和知识分子体育这一弱点的反差;又如沿海经济发展较快与内地经济发展较慢所表现出的体育发展在规模与速度的差距。也就是说,全民本身是一个多层次、多区域的社会集合,因此,全民健身必须有点、有面、全方位考虑。在实施中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的工作方针,提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创新精神,建立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和突出重点的系统管理思想。
全民健身的社会性,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全民健身体制。使全民健身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生活化、普遍化、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收稿日期:199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