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健康体检;静脉采血晕针;原因分析;护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静脉采血检查是目前在健康体检以及疾病的诊断、效果评价、治疗工作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临床检查以及体检的常规项目。因为静脉采血属于应激性比较大的侵入性操作,体检者会出现不良的心理情绪,不少采血者在静脉采血的过程中可能发生晕厥症状,不但影响静脉采血的顺利开展,还会对被采血者产生身体损伤。本课题重点提到门诊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其具体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84例,入选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治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跨度为21~63岁,年龄均值为(45.8±1.3)岁;采血部位:17例为肘中静脉、25例为桡静脉。对照组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跨度为22~61岁,年龄均值为(45.9±1.2)岁;采血部位:18例为肘中静脉、24例为桡静脉。在一般资料上,2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有比较的意义。
1.2方法
此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严格按照静脉采血常规护理流程开展相对应的护理工作,及时处理好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观察组则采取门诊护理干预,包括:
(1)积极给予沟通。采血护士与检验患者积极交流。在检验患者采血前的3~5min,采血护士可主动与检验患者进行沟通,在耐心细致的沟通中了解检验患者此时的心理状态,同时询问检验患者对静脉采血的认识。如发现检验患者有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采血护士应进行积极疏导[6-7]。采血护士根据检验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等告知静脉采血的目的和方法以及大致过程,使检验患者对静脉采血有正确的认知,同时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要保持温和的语气、亲切的态度,拉近与检验患者的距离,缓解其紧张、恐惧的心理;(2)告知相关的注意事项。在采血前,应当告知静脉采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指导体检者如何正确地暴露肘部的皮肤,向体检者详细展示采血需要使用的医疗器材。告知其采血过程中握拳,采血完成后将拳头松开,采取消毒棉签对穿刺部位进行按压。(3)疼痛护理。静脉采血因为是一种具有侵入性的操作,会使体检者感受到一定的疼痛。为了缓解体检者的疼痛程度,护理人员可以采取恰当有效的方式转移体检人群的注意力,建议体检者可以深呼吸,转移其对于静脉采血的关注,从而缓解其主观的疼痛感受。(4)采血后的护理干预。采血完成后,告知体检者如何正确地按压穿刺部位,使用中度的力度按压大约5min以上。认真观察体检者的情况,当精神放松、穿刺的部位完全止血才可以离开,以确保安全。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晕血晕针发生率;采取我院自制调查问卷,纳入患者采血舒适度、疼痛改善、满意度三项指标,分别进行评分,0~100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采血舒适度、疼痛改善效果及满意度越高[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数据;计量数据使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备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在晕血晕针发生情况方面的比较
观察组发生晕血晕针2例,发生率为4.76%;对照组发生晕血晕针11例,发生率为26.19%。在晕血晕针发生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对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采血舒适度、疼痛改善、满意度评分比较
在患者采血舒适度、疼痛改善、满意度评分方面,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表1两组采血舒适度、疼痛改善、满意度评分比较
3讨论
3.1常见原因分析
心理因素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因素,从本研究结果看出,晕针者最难跨度的一道坎,就是心理因素,因为对于相关的采血知识,认识不充足,所以产生了一定的紧张和恐惧,焦虑情绪,因为一些疼痛的刺激,会导致大脑皮层影响下步反射性出现迷走神经交感神经紊乱,导致用电情况发生。第二个因素是机体因素,中青年对于事物的刺激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所以对于疼痛更加敏感,再加上抽血过程中过度紧张,会使得痛觉较为强烈,因此和机体神经达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晕针的状态。第三个因素是体内因素,因座位进行抽血,更容易出现晕针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座位采血的时候,会使得回心血量减少,供应脑部的血量减少,导致晕针情况发生。还有一个因素是环境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孕症的发生,或者是因为人员较多,屋子封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过多,周围环境嘈杂的情况,都可能导致在进行抽血时出现晕针。
3.2护理对策分析
静脉采血检查是一项最基础的体检操作是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参考和科学依据。作为侵入性操作,静脉采血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采血前部分患者会产生紧张、恐惧及焦虑的情绪,少数患者还会发生晕针情况,这些不良情绪和不良反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静脉采血的顺利进行,也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隐患。为了有效缓解检验患者的心理负面影响、确保静脉采血的顺利进行,在进行静脉采血的过程中应对检验患者实施一定的心理护理干预。相关研究表明,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沟通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和紧张、焦虑状态。
结果显示,本次实施门诊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晕血晕针发生率方面为4.76%,明显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26.19%;此外,观察组患者采血舒适度、疼痛改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从中可知,门诊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
4结论
综上所述: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采取门诊护理干预具备显著的效果,可降低晕血晕针发生率,改善患者在采血过程的舒适度,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满意度;因此,值得采纳及使用。
参考文献
[1]陆燕,蒋明华,刘田宇.门诊护理干预对静脉采血晕血晕针患者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9):77+81.
[2]黄丽.护理干预对静脉采血晕针晕血的预防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4598-4599.
[3]赵金辉.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晕针的原因及心理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78):283+290.
论文作者: 高运杰 许春蕾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血晕论文; 静脉论文; 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门诊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护理前沿》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