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的整体观_语文教育论文

语文教育的整体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尤其强调要淡化分析性操作,避免繁琐的分析和机械重复的练习,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重视诵读、积累、感悟和熏陶,突出人文性、实践性。这些要求都切中时弊,体现了全新的语文教育观。其中更是闪烁着语文整体教育的思想。而整体的被拆解正是几十年来语文教学的问题之一。

一、语文教学在整体性上存在的问题

近几十年来的语文教学的整体拆解的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基于知识体系而建构,知识体系基本上是围绕基本知识(字词句段、语修逻文)和基本能力(听说读写)进行设计,将知识、技能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能力点;教学也以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为重点,围绕着“点”,从部分到整体,一步一步地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设计大量练习题,让学生反复机械地做练习。

语文学习的评价也主要集中在这些“点”的掌握方面,以笔试题、客观题、标准化为主要评价手段。评价注重近期的显性效果,衡量的指标偏于理性,方法单一,强调定量分析。

这样日积月累的后果,教语文学语文的过程变成了将整体的材料拆解为字词句段、语修逻文、听说读写等基本知识点、能力点的过程,不管多鲜活的阅读材料,也几乎变成了阅读练习的素材,理性取代了感悟,训练代替了体验,教学在认认真真、辛辛苦苦的肢解中变得枯燥无味,渐失生命活力——教者与学者之生命体活力以及知识本身之活力。其严重后果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语文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整体下降,更谈不上创新的精神、合作的意识、开放的视野,所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我们必须研究整体被肢解的表现和原因,逐步树立语文教育的整体观,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二、语文教学整体性被破坏的原因

(一)传统因素

1.语文教育界在语文教育思想和语文教育方法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过分追求语文课程的学科化、科学化、体系化。

传统认为,语文知识零零散散,无处不在,不成一门学科。为了形成类似于物理、化学那样独立又成体系的学科,有识之士开始研究构思,自觉不自觉地学习借鉴自然科学逻辑性、客观性、确定性、抽象性等理性分析的思路,逐渐忽视语文这个人文学科形象性、主观性、整体性、模糊性的特点,在追求语文教学学科化、科学化的路上越走越远;为了突出其基础工具性,将大学中文专业研究的语修逻文等知识压缩一些放到高中,再压缩一些放到初中,再压缩一些放到小学,结合专家研究语言文字的分析思路(字词句段、听说读写),语文学科的体系就建立起来了。再分门别类,将听说读写、字词句段、语修逻文各子系统(将语文形而上地看成各部分之和,显然陷入了机械系统论)条块分割,据说分解成能力点48条、知识点108条,分配到义务教育阶段的9个年级18个学期,尤其是小学语文按年级编排的要求都可以列成知识点、能力点。为了落实知识点、能力点,又进行教材编排的演绎化处理:按照知识点、能力点去寻找课文“例子”,然后再编写“导语”“提示”“练习”之类。教师为了好教,易于操作,更关键的原因是要应付考试,教学也无疑是按知识点、能力点一个一个地落实;典型的做法,如某位语文教育专家发明的语文知识树,只要逐个击破,考试就问题不大。这样理性化、十分突出工具性的设计思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能不说其效果显著。比如学生建立起了严密扎实的双基体系,会解词、造句、改病句、概括中心、语法分析、段落分析,惟独话讲不生动、文章写得干巴、优美的诗文背不了多少、缺乏对生活的灵感,更不用说个性与创新。

2.传统的知识观与学习观的局限。

传统的知识观与学习观认为:知识无疑是明确的,是全部可以用来编码、传递、反思的,因而学习时进行条列的线性的灌注则是理所当然的。

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则认为,知识犹如一座冰山(见图),它具有以下特征:知识的共享性与个体性,知识的逻辑性与情境性,知识的批判性与非批判性。我们把冰面线以上的知识称为明确知识,冰面线以下的知识则为缄默知识。所谓明确知识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知识,其特点是存于书本,可编码(逻辑性)、可传递(共享性)、可反思(批判性)。所谓缄默知识指的是怎么做、怎么想、本质上是理解力和策略的知识,其特点是个人经验(个体性)、嵌于实践活动(情境性),难于传递也难于反思(非批判性)。

过去将冰面线以上的明确知识当成知识的全部,认为教这些就是给了学生一切,加之明确知识具有规整、逻辑的特点,它既然是全部,又似乎很好教,还能够一点一点、一节一节线性地教,所以线性思维就成为语文教育的通用思维,而语文教育的非线性的真相,那隐藏在冰面线以下的缄默知识则被教得如此顺畅的线性方式掩盖了。

3.语文考试方式对语文教学直接产生的负面影响。

为了尽量克服语文高考阅卷中的主观差异,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出题者对语文双基部分进行了客观化、标准化的处理,确实解决了一些问题。然而这把双刃剑却直刺语文教学,固定化、僵化的模式迅速占领初高中以至小学的语文课堂,不管多鲜活的诗歌、散文等,无一不进行对准知识点、能力点的分析训练。曾经权威的“三主”原则(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将这种机械重复的训练模式推到极至,为选拔而教,为选拔而学,人的发展沦为选拔的副产品,语文教学从此走上应试教学的道路,苦教苦学、厌教厌学局面逐步形成。所谓学生主体归根到底是虚假的主体,因为训练是教大于学的行为,是以知识点、能力点的落实为前提,以操纵为过程,以熟练为目的,学生的生命整体性与知识体所蕴涵的活力基本被忽略。不同的学生在类似于大批量生产的厂房里变得千人一面,哪里还有多少个性、灵感、创新?所以,必须正视和研究高考指挥棒的功能。

(二)思维的整体方式与表述的线性方式的矛盾

人的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发生是整体的。思想的整体性表现在它是具有核心和有机的系统结构。思想的整体性与思想表达的线性,这两者的确是矛盾的。正是因为矛盾的存在,我们往往只看到矛盾的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人的思想是不能用分析的方法加以全面模拟的,所谓象外之旨、言外之意、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即是此意。有机的思想的整体不能真正完全地被分析。

(三)用虚体设计取代实体设计

教育的设计,本质上是对人的设计。对人进行设计的范式有“虚体”的和“实体”的两种。所谓虚体,一般是指用分析的方式把握人的属性和人的内外部关系等,表现为人的理性的某种逻辑构造。而实体则是指现实的有血有肉的人的个体。实体常常被人以综合的方式,如感知、理解、直观等加以把握。无论是虚体还是实体的设计,都分别构成一种体系或完形。虚体不能独立存在,要附着在实体上面,这是众所周知的。但虚体的完形不等于是实体的完形,两者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一点往往没有引起注意,因而,有许多情况下产生了用虚体取代实体的误区。

传统教育的要害正在于此。它离开实体,用虚体的方式进行对象或目标的设计,这种设计容易产生两个趋向:一是离开实体的活动;二是高度分析化,认为只要教育对象掌握了被越分越细的“理”的条文,虚体的设计就算是获得实现。比如虚体设计的语文课往往把学生的语文学习转变为学习老师制定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以后遇到新的问题时,无法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而实体设计的语文课则基于学生以后阅读和写作的需要,必须要能概括出段落大意、中心思想,于是教学转变为学生自身的活动,让他们去作各种各样的概括,积极地对比、归纳、判断,概括的过程比概括的结果更为重要。

应该说,对人进行实体设计,这是人类的自我认识包括对人类的后代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和人类的教育从传统向着现代转型的要求。

三、语文教学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所谓语文教育的整体观,是指语文教材内容的编排不按知识点、能力点进行有序编排,在语文教学中也不进行或尽量少进行机械琐碎的分解式讲授和训练,而更多的是从整体着眼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由此内核生成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在内的综合语文素养,强调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在语文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除小学低年级较短时间的识字学习(识字也放在有整体意义的文本中)外,小学中高年级以至于中学,教材内容的编排主要以话题、主题、专题的单元方式整体推进,接下来就是大量阅读、积极活动、发展思维。将阅读课上成读书课,读整篇、由一篇带出多篇、读整本的书,以量求质,并构建课内外大语文体系。作文课主要研究自己或同学平时写的“放胆文”“自由文”,自改自评、互改互评。在具体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整体输入、整体输出,淡化形式、注重实质、鼓励感悟。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感性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再适当学习有关字词句段、语修逻文的某些知识(仍以专题方式,维护知识体系本身的整体性)。

为了牢固树立语文教育的整体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语文教学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一)人和宇宙世界的有机整体性

人是一种活生生的机体,是相互联系的一切生命交织的现象,是不能断然地还原为任何东西的、拥有复杂多样的丰富性的一种整体。

语文教育教学不过是从一个侧面切入这个整体的一种尝试,它不仅是人的语文基本知识或基本技能的侧面,更应当重视身体的、社会的、道德的、审美的、创造性的侧面乃至也许是特定的精神侧面,亦即人性的人文的侧面,从而回归生命的整体性。

宇宙世界是具有统一性的整体,一切的存在原本是相互关联的,地球这个行星上的一切生命都是以无数的网结牢牢地、精妙地联结在一起的,周围的人们、地球、个人自身,无时无刻不在相互关联之中——这是一种实感。

人是具有生命的整体,宇宙自然以及由此形成的语文世界也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语文教育无所不包,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就是宇宙世界,语文教育的重要作用之一是要促进人这个生命灵性的自我哺育,并形成这种实感,进而通过这种实感去哺育一种责任感: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是外加的沉重的包袱,而是自身从这种关联的感觉之中获得力量,并由此自然地升腾起来的。

生活的人文之美、人性之美、人格之美在我们与丰富的阅读材料的交融汇合之中互相流敞;人这个生命的整体在与语文材料所传达的真善美之中互相追逐嬉戏,从而孕育着更为华美的人生,充实着更为丰富多彩的人类生存的世界。

所以语文教育是健康地哺育生命的精神纽带、使人体验感悟生活目的和意义的活动。而借助分析的方法是无法理解整体的,无休止的肢解、训练可能带来某种感悟,但更多的是局部的社会功利,比如旧体制下应试的成功,然而抹杀了生命与宇宙的整体,甚至导致诸如自私、冷漠、变态、破坏,无法与人及自然和谐相处等对生命整体亵渎的丑恶行为。所以尊重生命自我,尊重宇宙世界,是新生态教育的要求。

(二)语文学习者的整体活动特征

语文教学是一个整体,它是同教育对象的整体性相匹配的。没有语文教学的整体,就没有学生的整体投入,就不能获得人的全情投入的效益。

语文学习者的整体性,突出地表现在人不仅有智慧,还有情感。人的认知活动是由知、情、意组成的系统整体,语文学习者对语文学习材料的认识,也必须是整体输入的,只有这样才能唤醒机体的整体性。

语文学习者的思维活动同样表现了人的整体性。语文学习者在学习语文时的整体领悟是学习者获得自主的关键,一旦有了强烈的自主意识,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学习,喜爱热爱语文,进而使语文学习成为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理想的教育状态——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就形成了,而自我教育力量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力量,也是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育境界。

整体把握领先的学习者学习思路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整体输入、又整体输出,只有这样才能打动学习者。而一点一点地分解分析的思路,无法使学习者很快把握整体、了解整体、形成意义,也就不能调动学习者的全部积极性和经验来支持学习。

第一次使用“整体论”这个词的哲学家斯马茨说:“即使累积了某部分,也决不能达到整体。这是因为,整体远比部分之和大。”整体不能分割为部分,即使分割了,总会丧失些什么,而这失去的什么正是整体之所以成为整体的“什么”。这里的“什么”,我认为就是“教者与学者之生命体活力以及知识本身之活力”,也就是“灵魂与生命”,而它是人文内涵形成的关键。庖丁解牛尽管抓住根本、游刃有余,但要求他还原为原来的牛,他只能是回“牛”无术。平时我们用以指导教学的从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其实是无法真正回到整体的。

(三)语文学习的切身体验性

一般来说,语文学习不是以认知为主,而是以体验、感悟、熏陶为主。除了约定的语文规范、作为后继学习的工具知识,如字的读法、写法、查法等之外,其他的所谓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上是人们后来发现的规律,如语法、修辞,或者是经验性的知识,如逻辑学、文章学,这些知识一般都需要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感悟而获得,更不用说蕴藏丰富的大量的阅读材料,不经学生自身的体验感悟,不经特定情景下的品味熏陶,难以想象在肢解分析中去哺育那种灵性、那种实感。

(四)语文学习的思想性

语文学习与提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技能层面(即表达交流必备的字词句),二是思想层面。此处的思想是指作为语文内核的人的内部思维,它表现为人的言语和写作中的动机与内容,比如写什么,带着什么样的感情写,如何才能写得更好的选择等等。语文学习的关键一般不在于技能而在于思想。而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发生是整体的。思想的整体性表现在它具有核心和有机的系统结构。而所谓有机性就是指不可拆解性,亦即系统论认为的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观点。也就是说思想是不可以拆解和拼装的。

(五)语文学习的创造性

每个人学习语文,其实都在创造属于他自己的语文,形成着具有个性的语文,可以说,张三有张三的语文,李四有李四的语文。个体形成的语文是语文的一般规范和人的具体思维相结合即内化的产物。个性语文的产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个体的心理和生理的特质;二是个体所处的环境;三是个体的经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辐射状、发散状的思维,而不是条列状态,因而不能依靠局部的积累来发展人的创造性。当我们在拆解分析的过程中,基本上是学生的思维逐步向教师的思维收敛,达致同一性,也就一步步排斥了一个个学生独特自我的兴趣、情感、意志、灵感等非认知因素。而这些正是创造性思维所不可缺少的。企图用一般规范加教育虚拟的同一思维来条列地灌注,是常见的破坏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方法。所以对整体的习惯性肢解,不但培养不了创造性人才,反而一天天束缚着甚至扼杀着学生的虽不大规范但确有创造性火花的思想。

四、加强语文教学整体性的若干建议

(一)突出主干性,避免拆解

所谓整合,其中一个重要的启发就是削枝强干——突出主干,剔除杂草,修剪枝叶。为了尽早进入阅读,必须先扫除生字障碍,所以需先识字。只要在儿童发展语言的最佳黄金期集中识常用字达3000个左右,就可以尽早进入阅读状态。

接下来大量阅读集中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直接接触大量感性的语言材料,不作或不少作理性的分析讲解,这是古人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也体现着朴素的语义教育整体思想,我们应该继承和大力提倡。在阅读中积累佳词丽句,培养语感,形成丰富的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材料,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可以看作是生活经验材料,也可以看作是现象材料,或者是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

当学生有了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语感和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如果真有必要,再进行适量的语法修辞文学知识的理性分析,学起来,几乎是一点即破。小学阶段不必进行语法修辞文学知识的理性分析,到了初中,可以学一些,也不要系统讲授,高中可以更多一些,系统学习应是大学中文专业的任务。

那么一篇篇文本的阅读教学如何进行呢?不再条分缕析、精雕细刻,也不再分析讲解语法修辞、文学知识,更不能人为地分层分段、有意地概括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应该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与使用、图书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社会活动的参与和组织等。

(二)突出体验和感悟

学生学语文,学习的是母语,不是外语。“儿童进学校学习母语,是有在学前生活中早已获得的母语口语语感作为基础的(前面也已提到:‘儿童在入学前头脑中已经储存有3000个左右的常用语’)。从小学到中学,母语学习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到书面语,是要在原有的口语语感基础上,通过识字写字和阅读写作的学习,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培养起书面语的语感,与此同时又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交流的能力。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语言心理机制为基础,具有对本国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身处在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环境中,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因此,学习母语不需要像学习外语那样,从学习语音语法知识和规则入手,分成细密的知识点、能力点,围绕这些‘点’反复操练,通过大量带有一定机械性质的操练来强化对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记忆与掌握,从而再形成口语和书面语的语感。”

那么怎样学呢?除了核心的基础知识需要分析讲解(也可依靠学生)外,其余的,都需要通过学习在整体的体验和感悟中获得(参看前面“语文学习的切身体验性”)。

阅读教学,更需如此。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参看前面“语文学习的创造性”),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本文中自己特别喜欢、特别有兴趣的部分作出反应,甚至也许是幼稚的质疑,也许是极富创意的个人理解与设计。《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这些就是阅读的整体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三)还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

人之初,性向学。任何一个正常的儿童都会问无数个为什么,这是人天生向学的表现。教师的帮助、引导作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正如助产士之于产妇。但无论助产士多么高明,最后必须而且从根本上必须由产妇自己来完成“生产”任务(“剖腹产”另当别论)。同样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过程的完成、教学结果的好坏,最后的落脚点、根本点只能是学生自己。从这层意义来说,学生即根本,学生即目的。不是确立主体地位的问题,而是还给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权。一旦主体回归,“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即成为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张扬个性、激发创新”,便成为语文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

为了实现主体的真正回归,语文教育必须用整体的观点来全面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充分认识每个学生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集体中的一员,存在于各种关系当中。比如,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必须用新生态教育的要求来进行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

(四)进行整体性的评价

正如国家课程标准所言,评价不应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语文的评价更应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建立档案袋。

还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不宜动辄就进行单元考、月考、期考等,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将精力放在学习与探究兴趣的延伸发展上。提倡围绕较小课题展开研究的开卷考及研究过程与结果的口试汇报。即使是必要的正规的笔试,语文试卷的命题,尤其是阅读部分,也应选取具有相对完整的意义和易于发掘有价值的探究点拓展点的段落,从整体驾驭上去设问,从思维发散的角度去设问,不宜问得太碎太细,甚至变成基础知识的变相考核。答案的评定,除了核心的基础知识可有标准答案外,其余的,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对于具有创意的回答与设计,要加分,要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予以鼓励。

标签:;  ;  ;  ;  

语文教育的整体观_语文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