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事业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获得了良好的发展,也取得一定的成果。智能电网在这其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智能电网中电力调控一体化是重点项目,应该也必须受到重视。要有效的发展电力调控一体化应本着科学发展的原则,调控电力控制系统,实现电 力调控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最终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对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的运用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调控一体化;问题;解决对策
全国各地广泛应用智能电网这个电力管理系统之后,以前的电网运行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的发展需求,不能由智能电网来管理和调控。因此,在以前的电网运行模式上进行改进,实现智能电网模式下 的配网调控一体化,从而达到智能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目的就显得非常必要。相对于主网而言,配网会直接面对客户,让客户满意是配网 运行以及设立的基本,同时配网还应该确保供电量的进一步提高。这 两者在管理思路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从结构上面来看,主网的 架构更加清晰。而配网相对而言较为繁琐,配网是与地理位置紧密结 合在一起的,在对用户的供电方式上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因此本文对 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电力调控一体化简介
做到电力调控与监控的有机结合是电力调控一体化的运行模式。运用高新技术使操作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电力调控一体化的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1)调控,要由专门的调控人员执行,工作范畴主要是设备监督、遥控操作。(2)运维,要由专门的运维人员来进行操作, 要对设备的巡视、检查、作业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操作。电力调控一体化是智能电网的重点项目,主要需要调控和监控电力体系,不断加大电力调控一体化的建设力度,使电力调控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更为出色,关于电网监控与维护的管理工作在体系化中有效推进。旧有的工作模式中,电网的调度、监控、运行和维护都是电网调度中心需要负责的工作,所以内容相当的庞杂,工作内部的分工很难明确,工作效率不仅难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电网的改扩建过程中,电网的发展速度是相当快速的,电网结构得到了重新调整, 工作的难度系数也进一步加深了。这就需要电力企业不断地将自身的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的提高,还要加紧调控一体化的建设,对各项工作都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分工,其实电网调度中心负责的工作与传统的管理模式没有多大的改变,只要同时运行维护站点,负责对调度指令的分解和执行,每个部门能够真正的对自己的职责负起责任,实现调度中心管理的集中化、智能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工作效率, 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经济社会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电力调控一体化的特征有:(1)为地区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样本。作为智能电网的试点项目,电力调控一体化主要是以设计水平年标准而制定的, 以国家的相关规定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明智能电网的未来发展方向,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给电网。(2)安全性高。电力调控一体化自身具有的科学设计、智能化、信息化,使传输数据的安全性更高, 实现调度、集控、计量和配电等一体化,能够实现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2、现阶段电力调控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模式较为局限
城市进步使得高层建筑变得越来越多,这就导致了电力系统之中的高空架线并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所以在现代电网之中,越来越多 的使用电缆来进行电力输送任务,这同样是新时代电力系统的一项转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电网进行管理的过程之中,涉及了较多的管理内容,也就是涉 及到架空线等方面的工作,很多时候纷杂的内容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这种难度不仅仅是因为管理事物较多的原因,更是因为相应的管 理模式较为局限。所以说在新时代的管理之中,应该将管理模式进行 增强。而且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之中,相应的电网存储数据较为混乱, 很多时候便会导致这些存储数据出现相应的问题,出现丢失等情况, 进一步增加了管理工作的困难。
2.2调控工作人员管理方式不当
在现阶段智能电网的系统之中,人员操作仍然占据了非常重要 的作用。伴随着电力设备的基础数量越来越多,现有的管理部门和 管理人员出现了不足的情况,很多时候在忙乱的工作之中,工作人 员忙中出错,进而导致了电网工作之中的漏洞,而且这些任务量较 重的工作十分打击相应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所以说在现阶段针对于
电网调控人员的管理仍然存在问题,不能将人员进行最大程度利用, 导致很多时候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之中,会产生相应的不 间断问题,管理模式的问题也是如同跗骨之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 力系统的发展。
2.3调控工作开展盲目
前文曾经提到过,现阶段调控工作很多仍然是依靠人工来进行开展的,在这种基本调控模式之中,仍然存在漏洞,很多时候人工调控模式便会存在着盲目的现象,这也是人工相应出现问题的必然结果。很多时候,现代电网之中采取相应的分散式管理,这便导致了针对于调控工作的管理仍然力度不够,进而会导致相应的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在电网进行自我发展的同时,仍然以老眼光来看待电网系统是不行的,这也势必会导致调控工作出现问题,降低了相应的工作效率, 并且充分降低了电网智能化的速率。同样调控工作的盲目很多时候是因为不能良好的进行监控信息工作,进而会导致相应的监控工作存在各项问题,很多时候便会导致调控盲目,想要进行调控工作效果的提升, 不仅仅是现代进行的有效提升,更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提升措施。
3、解决电力调控一体化问题的对策
3.1加强电网管理模式
良好的管理模式对电力调控一体化所起到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可以通过以 GIS 为基础的调控体系的实行来加强电网管理模式。GIS 的配网调控是对旧有管理模式的更新与发展,以配网数字化为管理前 提,连接配网自动化信息,达到监控与调度完美结合。还应该加强管 理团队的建设。因为良好的管理团队所能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能挖 掘出每个人身上的潜力,并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3.2强化工作人员的管理
应科学的分析电网的运营情况,再进行人员的优化配置。工作强 度大,压力大的部门要配备足够的人员数量,相反工作强度小的地方 就要少些,有能力者要给予充分的发展平台,能力不足者要采取培训 再学习的方式,这样整个团队的工作能力就有了显著的提升,工作效 率得到了提升,经济效益也相应的有来提高。还要不断提高工作中的 科技含量,使先进的技术不断的作用在电网调控中,实现操作系统的 智能化、信息化,进而节约成本,提高利润。
3.3加强调控的合理化
在自动化设备上应用先进的 SCADA 系统来减少盲目调控的问题。虽然远程监控已经在传统的配电网自动化管理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但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需要应用SCADA 系统。每个系统还要用数据说话,保证数据在传输和交换的过程中做到安全和稳定。除此之外, 还要进一步加强设备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包括系统的改造升级,使设 备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和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能 的需求量及对电网的运行安全和运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调控一体 化的电网运行管理依然存在许多不完善地方,所以必须要深入了解 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现行运行情况,并制定相应改善措施, 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的实际应用价值,为我国电 网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基础,进而更好地提高电网企业的社会 地位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秦晓艳 . 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实践分析 [J]. 广东科技, 2017(12).
[2]王军峰. 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分析[J]. 企业技术开发, 2017(09).
[3]胡怀伟,张刚,王美籽,任涛 . 基于调控一体化的电网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 内蒙古电力技术,2017(04)
论文作者:赵梓淋
论文发表刊物:《福光技术》2019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3
标签:电网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论文; 智能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模式论文; 人员论文; 《福光技术》2019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