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学术向黄老道教的转型_太平经论文

黄老学术向黄老道教的转型_太平经论文

黄老学术向黄老道教之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教论文,学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文章从黄老思潮中心主旨的演变、黄老思想对初期道教经典的影响以及由黄老崇拜向黄老道教的转变这三个方面,探讨了黄老思想的演变对黄老道教形成的影响。作者认为,黄老道的形成决不只是黄老思想演变这一端,其中还掺杂着很多民间巫术、迷信鬼神之类的众多因素,才使张角的“黄老道”在下层群众之中得以广泛的传播,酿成震惊全中国的黄巾大起义。

“道教”一词,最早见于《老子想尔注》。在此以前,见之于史书的,只有“黄老道”这个名词。《后汉书·皇甫嵩传》:“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可见在道教形成的前期应是黄老道,这也是原始道教的开始。只是到后来由于宗教理论的完善,宗教实体的建立与宗教活动的相继开展,才形成正规的道教。

但是,黄老道的形成却是从两汉流行的黄老政治学术思潮转变而来的。本文拟就黄老思潮中心主旨的演变和黄老思想对初期道教经典的影响以及由黄老崇拜走向黄老道教的过程作一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黄老思潮中心主旨的演变

黄老之学演变为宗教主旨,大致经过学术、治国、养生到宗教诸阶段:

一、起于战国而盛行于西汉初期的黄老思想,在战国时期本是百家之林中的“黄帝家”。只是由于它的代表作不传于世,才致使两千年来对黄帝家这一学派不甚了了,而西汉时期流行的所谓“黄老”思想也不明其真象。所以千年以来,凡论述黄老思想的,都以老子之学加以解释,殊不知失之毫厘,却谬以千里。这种黄老混同产生出种种无法解释的史事与理论,一直使人困惑。直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黄帝书,也就是《黄帝四经》才使我们对什么是“黄帝学”,即我们经常所说的黄老思想,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

《黄帝四经》成书于战国中期左右,是在战国这一社会背景下,道家为适应当时社会政治的需要,提升发展老子的学说,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学术思想。所以说黄老思想实际上是一种以“道”为基础的“君人南面之术”。主要体现为文武并用、刑德兼行的治国方略;以法为符、皆断于法的政策原则;无执无处、无为而治的政治方针和以民为本的保民爱民思想〔1〕。 其“道论”要旨后来被西汉的司马谈概括在《论六家要旨》的“述道家”之中。可见,黄老思想最初是一种学术思想,到西汉建国后,才形成一股社会的黄老思潮。

二、在战国形成的这种黄老思想,在西汉初期才真正走上政治舞台,成为治国治民的指导思想,这是黄老学术思想具体运用的时期。

在“黄老”思想的指导下,汉初的统治者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符合于当时国情民心的具体政策,逐年拨乱反正,发展生产。治国在汉初前30年已初见成效,而后40年便大见成效。自刘邦统一天下后,到其末年已呈现“偃兵息民,天下大安”的局面。到惠帝、吕后时,便出现了“天下晏然”“衣食滋殖”的好形势。通过“文景之治”,经济繁荣已超过战国。到汉武帝初年,70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庚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人民与国家都富了起来,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盛世局面。“黄老”治国的功效,无疑是显著的。

由于“黄老”治国功效显著,因此形成了一个上自皇帝、下至庶人普遍信仰黄老思想的热潮,竟使“黄老”思想成为这个时代的潮流,成为这个时代的思想特征〔2〕。

三、自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后,儒家学者利用道家文化的精华,更新改造儒学,这个任务在董仲舒的手中得以完成,形成了新的儒学〔3〕。至此, 黄老学中关于治国的理论已融合于新儒家中,而其养生部分却得到发展,尤其是在东汉末期,黄老之学已逐渐蜕化为养生之学,视为人生要事。一些人或好黄老,清净寡欲,不慕荣华;或学黄老,庶几松乔之福。与国家政教越来越远。《后汉书·光武纪》说:“(帝)每旦视朝,日侧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可见东汉光武帝的勤修朝政,与西汉文帝、景帝的无为而治是大不一样了。而在皇太子的眼中,黄老之学,只不过是怡养性情的一种思想方法罢了。

其它好黄老之言者,也大多把它视为养生之道。今据《后汉书》所载,如任隗、樊瑞并好黄老言,清静少欲(《任光传》《樊宏传》);淳于恭善说《老子》,清静不慕虚名(《樊晔传》);樊融有俊才,好黄老,不肯为更(同上);高恹少好《老子》,隐于华阴山中,终身不仕(《梁鸿传》)。以上这些人物都把黄老视为养生之学,他们乐为高士远离政治,以清净恬澹无为为乐。可见这时期的言黄老者,已完全视黄老为养性之方了。

四、至东汉末年,好黄老言者又由怡情养性转为求长生不老,已近似神仙家,与道教宗旨颇为吻合。灵帝光和四年,《三公山碑》记云:“或有隐遁辟语言兮,或有恬淡养浩然兮,或有呼吸求长存兮。”碑文中所谓呼吸,也就是吐故纳新的导引之术,即今日之所谓气功,通过导引练功,以求达到长生。

《后汉书·矫慎传》载:“矫慎,字仲彦,扶风茂陵人也。少学黄老,隐遁山谷,因穴为室,仰慕松乔道引之术。……汝南吴苍甚重之,因遗书以观其志曰:‘仲彦足下,勤处隐约,虽乘云行泥,栖宿不同,每有西风,何尝不叹!盖闻黄老之言,乘虚入冥,藏身远遁,亦有理国养人,施于为政。至于登山绝迹,神不著其证,人不睹其验,吾欲先生,从其可者,于意如何?昔伊尹不怀道,以待尧舜之君。方今明明,四海开辟,巢许无为箕山,夷齐悔入首阳。足下审能骑龙弄凤,翔喜云间者,亦非狐兔燕雀所敢谋也。’慎不答。年七十余,竟不肯娶。后忽归家,自言死日,及期果卒。后人有见慎于敦煌者,故前世异之,或云神仙焉。”以上所引,从吴苍的书中尚知黄老之学“有理国养人,施于为政”之一端,亦即黄老君人南面之术。而矫慎却全然把黄老视为仙道。想通过“隐遁山谷,因穴为室”以求淡泊宁志;进而通过导引气功以求长生之道,故言其年逾古稀而卒为神仙,这就完全与道教主旨相一致。

从黄老思潮主旨的演变可以看到,黄老道的产生,实为这一思潮最后演变的结果。下面我们再看黄老学术对道教经黄形成的影响。

黄老思想对初期道教经典的影响

黄老思想的代表作《黄帝四经》,本是君人南面之术的政治学说,由于自东汉以来,把黄老视为养生或长生之道,故其内容亦被好黄老之言者窃其所好而注入初期道教经典之中,如黄老道教最早的经典《太平经》,其中即可见到端倪。

一、“太平”二字,首见于《黄帝四经·经法·六分》篇,其文曰:“天下太平,正以明德,参之于天地,而兼覆载而无私也,故王天下。”《四经》所讲的“太平”是指帝王的美德要象天覆地载一样,养育万物而无私,这样才可称王天下。而《太平经》正是取此义以为名。《太平经》甲部,首页解释“太平经”三个字义时说:“太者,大也;大者,天也;天能复育万物,其功最大。平者,地也;地平,然能养育万物。经者,常也;天以日月五星为经,地以岳渎山川为经。”又说“平者,乃言其治太平均,凡事悉理,无复奸私也。”这里也是把“太平”二字解释为天覆地载,养育万物而无私之意,可见这“太平”二字是上承黄老之学的。

二、《太平经》中的“承负”说,其源也在黄老学中。此说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此主张为人处世应该积德扬善,必有福祉,今世不得,子孙必得;如果行恶的话,必招至灾祸,今生不应,子孙必报。这就是子孙要承负先人行为的后果。《黄帝四经·二六经》中说:“故德积者昌,殃积者亡,观其所积,乃知祸福之乡(向)。”《称》篇又说:“贞良而亡,先人余殃;猖獗而活,先人之烈。”“诸侯有乱,正乱者失其理,乱国反行焉。其时未能也,至其子孙必行焉。故曰:制人而失其理,反制焉。”黄老学中这种行善积恶,子孙必食其果的思想,到《太平经》中即转为“承负”的宗教学说:“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过谪,连传被其灾。……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

如果行善反得恶果,《太平经》解释说,这是因为先人作恶,后人承负其果的原因,反之亦然,故曰:“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流灾前后积来害此人也,其行恶及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积蓄大功,来流及此人也。”

把这些话与黄帝书中的话两相比较,可知这段话的意思也就是黄帝书《称》篇上所讲的“贞良而亡,先人余殃;猖獗而活,先人之烈”的理论发挥。可见《太平经》中这一思想是上承黄老之学的。

三、《太平经》中的阴阳五行的灾异学说,部分也是来自《老子》和《黄帝四经》的。当然,中经汉代思想家,特别是董仲舒的发挥,才使之具有更大的影响力〔4〕。

如《太平经》说:“阴阳相与合乃能生。”又说:“天下凡事,皆一阴一阳,乃能相生,乃能相养。”这些都是发挥《老子》书中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观点。至于《太平经》中的“夫阳极者能生阴,阴极者能生阳,此相者相传,比若寒尽反热,热尽反寒,自然之术也”和“极上者当反下,极外者当反内。故阳极当反阴,极于下者当反上。故阴极反阳,极于末者当反本”的阴阳、寒暑、上下、内外、本末极而反的观点,也是《老子》:“反者,道之动”和黄帝书中的“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的发挥。至于《太平经》中把阴阳运用到社会、君臣、父子、夫妇、男女等,认为天、君、父、夫均属阳,地、臣、子、妇均属阴,阳上而阴下,因此“阴顺于阳,臣顺于君”是天经地义的大道理,其理论渊源也是来自黄帝书的《称》篇:“凡论必以阴阳明大义。天阳地阴,春阳秋阴,夏阳冬阴,昼阳夜阴……主阳臣阴,男阳女阴,父阳子阴,兄阳弟阴,长阳短阴,贵阳贱阴,达阳穹阴……制人者阳,制于人者阴……诸阳者法天,天贵正,……诸阴者法地,地之德安徐正静,柔节先定,善予不争。”

以上关于阴阳理论的运用,在汉代已完全为董仲舒所采纳,也为两汉思想家所认同,故在《太平经》中才被广泛地反映出来,只是《太平经》的用意在于宣教,认为只要通晓顺应阴阳之理,社会才能太平,人也就可以长生久视。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到,黄老学中的一些内容,确为《太平经》所采用。除上述观点外,其它如“守一”、“气化”等学说,亦都与黄老思想有关。初期道教除了《太平经》外,《周易参同契》和《老子想尔注》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使黄老之学为原始道教的经典的制作提供了思想资料。

黄老崇拜向黄老道教的转变

由于黄老思潮的中心主旨逐渐的转变,与此同时发生的便是对黄帝、老子的崇拜逐渐的加强,最后由崇拜确立为道教的始祖。

这一演化过程,最先是从神化黄帝开始的,然后则是老子。

战国争霸的历史任务就是统一中国,而黄帝作为统一的象征,在政治上尤为重要。自战国中期以后,黄帝的形象越来越高大,在政治军事上,他是战胜一切邪恶、统一四方的英雄;在思想文化上,他是人类文明的缔造者,也是思想理论上的权威代表。

战国中期的《黄帝四经》所记载的关于黄帝的形象就与一般人不同:“昔者黄宗质始好信,作自为象,方四面,傅一心,四达自中……是以能为天下宗。”

这个一头而具四个面孔的黄帝,显然不是寻常人的形象,而是神的化身。

战国末期至秦汉之初期,黄帝已成为中国文化的缔造者,许多事物的发明都归功于他个人或他的大臣身上。托名黄帝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出现,以至司马迁叹曰:“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而《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黄帝书,就有12类26种之多,而其中又以道家的著作为最,可见黄帝已成为社会上下普遍崇拜的对象。黄帝的形象也与日增辉,至《山海经·西次三经》上则称黄帝为上斢山服食玉膏。而《史记·封禅书》则云:“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黄帝及群臣皆飞天成仙,这正是后来道教奉黄帝为始祖的原因。

老子是确有其人的,不过由于年代久远至司马迁写《史记》时,其人的真面目已难分辨。所以在《史记》中,对老子的叙述已有一半近乎神话。如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不过这个老子还不是神仙。但是它的影响对神化老子所起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到东汉中期以后,边韶在《老子铭》中就写到:“老子离合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始终”,“道成身化,蝉蜕度世。”这个老子显然就是神了。至汉末的《老子想尔注》中,则更云“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老子不仅是道的化身,而且成了“太上老君”这一尊神,这便是道教“一气化三清”的开始。老子也就正式成为道教的教主了。自此以后,道教的著作愈来愈神化老子,如《黄庭外景经》、《抱扑子内篇·地真篇》和《杂应篇》等,对老子的描述就更离奇了。

以上是从战国到两汉思想文化界对黄老崇拜的大致情况,这些见诸文字的著作和注解,为黄帝、老子成为道教始祖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但是思想文化上对黄老的崇拜并不能形成宗教。进而对黄老偶像的膜拜和祭祀,这才是走向黄老道教关键的一步。

对黄老的祠祭并不发生在东汉末年,而早在东汉明帝时就已在统治阶级上层出现,以后从上至下才普及到老百姓中,形成普遍的黄老祠祀。袁宏《后汉纪》卷十谓楚王刘英“晚节喜黄老,修浮屠祠”。《后汉书·楚王英传》亦载:“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明帝诏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可见楚王刘英是把诵黄老之微言,与祭祀黄老浮屠同时进行的。到了东汉末期汉桓帝的时候,宫中已正式建祠祭祀。《后汉书·襄楷传》载:“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同书《孝桓帝纪》亦曰:“(延熹九年)庚午,祠黄老于濯龙宫。”

由于最高统治者的提倡,并带头在宫中祠黄老,又两次派中常侍到苦县祠老子,因此朝野无不仿效,故祠祀黄老之风,实已成为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只是老百姓的祠祀有些颇具革命性,如同书载“(熹平二年)冬十月,长平陈景自号‘黄帝子’,署置官属……悉伏诛。”这大概就是黄巾起义的前兆了。

从一般的信奉黄老微言,到崇拜祠祀黄老偶像,这已经是近乎宗教了。所以俗称黄老道这个名词是非常恰当的。黄老道的倡导者在于统治阶级。而广大下层劳动人民信奉黄老道自然而然是合法的,张角正是在这面合法的大旗下,组织起规模浩大的黄巾起义。《后汉书·皇甫嵩传》载:“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过首,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

可知,张角所信奉的叫“黄老道”而不叫“太平道”。“太平道”这一名称出现较晚,《三国志·张鲁传》才有记载:“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

可见,“太平道”这一名称是后来命名的,这当然与张角拥有《太平经》有关,也与他领导的黄巾起义有关。《后汉书·襄楷传》载:“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於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号《太平清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之。后张角颇有其书焉。”

文中所述《太平清领书》也就是《太平经》的别名。但张角什么时候得到这部书,史无记载。直到后来曹操镇压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史家追源溯流,以为“黄老道”既为上层统治者所信奉和提倡,不意竟酿成大祸,故为尊者讳,遂把张角的“黄老道”更名为“太平道”。史家这种惯用的手笔,我们是要注意的。

以上所论,只是从黄老思想演变的经过看黄老道教形成的过程,但黄老道的形成也决不只此一端,这其中还掺杂着很多民间巫术,迷信鬼神之类的众多因素,才使张角的“黄老道”在下层群众之中得以广泛的传播,酿成震惊全中国的黄巾大起义。

注释:

〔1〕详见拙著《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第32~54页,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

〔2〕参见拙著《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第59~62页。

〔3〕〔4〕参见拙著《董仲舒与黄老之学》载1992年《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标签:;  ;  ;  ;  ;  ;  ;  ;  ;  ;  

黄老学术向黄老道教的转型_太平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