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公用工程任务重、时间紧,同时又处于人口数量密集地,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影响严重,目前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单位的管理人员加大重视,确保施工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市政公用设施的高效利用。
1.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1.1施工安全管理项目繁多,环节复杂
我国市政公用工程的一大特点便是施工项目繁多,环节复杂。然而,我国目前许多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队伍仍然保留自己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方法,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在结果的验收标准上也存在着诸多不同,有些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队伍甚至“挂羊头卖狗肉”,名义上虽然以质量为本,但是却常常敷衍了事,不仅严重影响了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不利于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2施工队伍综合素质较低
长期以来,市政公用工程建设都是以道路建设居多,出现事故的几率较小,这就导致了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忽视,很多施工企业的各级职工和管理者对安全生产标注和规范等都不了解、不熟悉,这直接导致安全管理的不合理、不到位,整个施工过程中,安全检查工作缺失,有了安全隐患也不能及时发现和解除,给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温床。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人员有很多都是单位临时使用的民工,施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综合素质较低,没有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常识,加上又没有有效的监督措施,也给安全生产带来威胁。
1.3管理和处罚机制不到位
一项工作要想真正做好,就必须以机制、体制的建立为保障。但是,我国市政公用工程生产中却缺乏安全管理制度的制约,安全管理混乱无序,很多项目经理虽然管理项目,但是却不是项目的负责人,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时找不到负责人。另外,缺乏有力的处罚制度,安全问题出现之后,只是扣分或扣工资,对很多人员都无关痛痒,没有切实可行的严格的处罚,这些处罚措施虽然能起到惩罚的作用,却难以达到警示的作用。
2.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2.1利用政府职能加大奖惩力度
政府应利用职能作用将对违规行为的处罚上升到了刑法的高度,一方面,使得建设各方在安全生产上将慎重行事,依法管理,另一方面,也为安全监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对规范建设市场、完善激励机制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监管部门在强化激励机制,运用市场规律对施工企业安全监督管理上进行安全生产与市场挂钩、不良行为上网公示并计入企业档案以对安全生产结果进行监管的同时,以起到超前安全警示作用,也有利于各类安全检查的针对性和长效性。同时,行政处罚的力度必须加强,在现有项目管理部门的基础上必须开展有效的经济处罚手段,对工程的经济收益人进行直接的处罚。这样既能对项目实际负责人进行督促,又能避免违规执法现象。
2.2对项目部的管理转变到建立施工企业安全诚信机制
监管部门对项目部安全体系直接进行监管既约束了项目部的主观能动性,又不具备有效的管理依据,反而直接面对了企业所承担的安全责任和市场。因此,有必要将单纯对项目部的管理转移到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行为以及企业与项目部之间的安全管理接口和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程序实施符合性的考核上。这就需要建立企业的诚信机制。对施工企业的内部安全管理行为予以诚信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市场和企业资质挂钩,将有效地促进企业自发、主动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内部安全保证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规范施工队伍的安全行为
由于市政公用工程包括了道路、桥梁、排水、隧道等多种类型,加上地理环境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经济性角度的考虑,对市政施工的安全管理完全基本采用建筑安全管理要求势必难以适应,因此,需要根据有关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安全生产要求。同时,对于通讯、电力、绿化等配套施工队伍必须合理列入管理范畴,明确实施细则。要保证施工区域内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必须确保施工区域内所有作业队伍的安全行为受控。规范施工队伍各各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安全管理素质,做到高素质管理,高素质施工。
2.4完善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围墙式的管理并不适宜市政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城区、郊区、城郊结合部,交通繁忙地段等不同区块的文明施工难度都有所不同,文明施工的好坏也间接反映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现有的规范基本上是“一视同仁”,这不仅不利于管理,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文明施工企业的逆反心态,因此,我认为,现有的管理办法的修订是完善文明施工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市政公用工程市场逐步规范,建设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管理模式正在形成,如何做好依法监督、长效管理,对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个机遇。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作为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既要与时俱进,又要针对市政施工特色,刚柔相济,解决既有和潜在的管理问题。
2.5实行安全生产问责制
由于施工中安全问题难以落实到人,所以要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问责制来将事故责任落实。首先,要制定具体、详细的安全责任制,注意制度的可操作性。安全制度要对各个级别的负责人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规定,保证安全生产的层层把关,那一层出现问题,就追究那一层负责人员的责任。安全制度制定之后,不仅仅要公布,更重要的是要落实,通过分层制约,落实到人,通过各个安全环节的责任人签字制度来进行落实。其次,要设置有力的处罚制度。对于事故的责任人,要对其进行经济处罚,经济处罚不可无关痛痒,加大处罚力度。除了经济处罚,还要进行对其他处罚,如通报批评、职称限制等。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条款对违反安全管理条例的的人员给与法律处罚,同时,引入法律因素也可以提高安全监督力度,起到有效的监督和警示作用。
2.6重视市政公用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
第一,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即使是设备的“小毛病”,也要得到相应的重视,并及时的维修,同时,相关部分也应该制定详细的机械设备维护流程,做到定时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第二,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采购时,应注意和生产商之间的接洽,了解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同时,当设备在启用前,要严格的按照说明书的内容去制定详细的设备安全操作手册,只有在规范的、正确的使用下,设备的安全性能才会大大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大增加。
2.7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一,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第二,在横跨公路作业时,要保证在200~300m的范围内无车辆通行。第三,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切勿闲聊、睡觉,时刻保持安全意识。第四,施工现场要设置1~2名监察人员,时刻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第五,施工现场的材料和机械设备要分门别类放好,同时设立必要的隔离带,保护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安全。第六,施工完毕后,要做好日常的巡查工作,直到市政公用工程验收结束。
3.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整个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而各项管理中安全监督管理又是重中之重,我们应针对安全管理的现状,建立长效对策,使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完善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牛水云.浅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15(17)
[2]周启雯.我国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浅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3).
[3]闫利荣.浅谈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18).
论文作者:谭伦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市政公用工程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项目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队伍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