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及安全管控措施论文_俞佳1,史德丰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及安全管控措施论文_俞佳1,史德丰2

浙江 绍兴 3123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施工管理及安全管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基于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提高对施工管理及安全管控工作的重视,明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项风险因素,制定并严格执行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施工管理与安全管控措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安全管控

1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

1.1施工环境复杂

对我国现有的水利水电工程发展情况来看,目前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位于环境比较恶劣、自然条件较差的区域,而且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素,如气候、地质、水文变化等,均有可能给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带来一定的风险。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滑坡、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不仅严重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也有可能带来安全事故,威胁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给水利水电工程带来了施工风险,不利于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的工期相对较长,需要使用诸多大型设备、各种类型的施工材料,从而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现场存在诸多危险。

1.2对施工人员的要求较高

水利水电工程对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究其原因在于其施工难度较大、施工作业的强度相对较高,需要施工人员保持充沛的体力与良好的体质,才能适应这种体力消耗较大、强度较高的施工作业。同时,施工作业过程中,为避免意外事故的出现,施工人员也要全身心投入、保持精力充沛,不可有丝毫懈怠,才能确保施工的顺利完成。但是,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施工的时候,经常出现为赶工期、赶进度而加班加点的现象,若是施工人员疲劳过度,则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同时,一些施工人员缺乏对安全作业、安全知识的认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淡薄,实际施工作业时不严格按照相关制度,也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

1.3施工流动性较大

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施工设备、施工人员,同时施工工序不同,对施工设备、施工人员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施工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配施工设备、施工人员,这就导致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施工人员处于动态流动的情况下,在密集型施工现场中,危险系数极大,若是安全管控不到位,则可能导致施工设备损坏、施工人员受到伤害,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遵循的安全管控原则

一是全面制度管理原则,要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对施工的所有环节进行安全监督和管控,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的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保证工程施工安全进行;二是预防原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周期长、环节多,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提前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对于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事前预判,并做出预案,尽可能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同时要提高施工和管理人员的安全防御意识,对现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问题;三是强制原则,安全是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头等大事,在足够重视的同时,要加以管制,这不仅是对施工人员自身安全负责,也是对工程负责,要确保安全管理和防护措施落实到位,有违规者要按规定严惩;四是长效原则,安全管理和控制必须是长效进行,因为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安全施工需要建立安全机制,把安全管理和控制落实到施工的全过程,使每个工作人员都养成安全施工的意识,形成一种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安全保障措施

3.1强化施工团队安全意识

安全问题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大问题,管理者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升工人的安全意识,可以通过定期安全知识讲座、培训,使其不仅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使其自发注意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此外,施工现场要制定安全管理条例,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避免由于施工现场的杂乱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还可组建巡逻队定时巡查施工现场,以保证施工过程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3.2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工人的施工行为

鉴于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施工标准以及材料质量,避免由于工人操作不当或材料品质低下导致的工程问题;团队内部也要制定完善科学的规章制度以约束工人的施工行为,从而保证高效的施工效率。此外,管理者需提前对建筑工程的各项情况进行摸底考察,预判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并对工人进行系统、严格的培训,使其对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各项工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在遇到紧急问题时可以迅速想到应急方案。工人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体,其能力与水平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效率。

3.3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

为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能达标,工作人员要严格把控原材料的质量,不但需要对原材料的采购品种及用量标准有明确的规定,而且要对其进行全面检验。企业要设置专业的监督人员在原材料进入工地前对其进行检测,确保原材料达到规定标准,对不达标的原料不予采用,并且要谨防其混入工地。对专业的监督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从思想上认识到材料对工程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监管力度。

3.4加强对施工流程的管控

为提高工程的总体质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就要加强对每个流程的管控,提高工程各流程的质量管理。在此过程中要严格监督每道工艺,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避免其对整体工程造成更大的影响。在施工前要综合考虑工地的实际情况,并时刻关注会对施工造成影响的各种外部因素,如天气、地理条件等,降低外在情况对工程造成的干扰。同时企业负责人员要对工地的具体操作做出相应的管理,使工作流程具备一定的条理性,从而减少工作不合格情况及安全事故的出现。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好防护监督工作,对出现违规的情况及时处置,为工作人员创造安全的操作场地。

3.5BIM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为保证施工安全,需要在工程设计阶段,对其进行统筹规划、细致安排。在实际施工中,因多种因素的限制,施工常常难以顺利进行,此时易增加施工场地、材料运输等条件的管理难度。同时,由于不同施工环节层层交互、相互影响,因此难以完全清晰明确的对管理界面、安全责任界面进行界定,大大增加了水利工程管理的难度,增加了施工危险等级。因此,在水利工程现场,可利用BIM技术实现对其的有效管理,其以建立安全模型为基础,常见的安全管理内容包括:第一,对施工场地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管理、绘制周边实物平面图,第二,对建筑现场需要布设的临时装置进行设计,对临时设施、建筑等进行规划;第三,对现场的施工材料运输路线、施工材料堆放地、施工加工场地、出入口等进行合理设计,并明确进行区域规范;第四,对施工中存在风险的区域进行标示,利用不同颜色标示不同安全等级区域,为操作施工提供参考。第五,利用BIM技术实现不同工种间的碰撞,尝试使用4D技术对施工进行模拟,通过此技术实现对机械、吊车等活动范围与周边建筑物碰撞的实验,进而进行科学的施工规划,合理利用不同空间,保障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提升消防安全率,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率。以此为数据参考,利用可视化模型,实现对施工效果的预估与讨论,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时间、空间的调整与规划,实现对不同力量、资源的整合,强化管理方案的可实施性、可读性,保证施工方案的安全性。

4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不但事关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乎很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有关企业在开展相关工程施工时必须加强相关的安全管理。通过对多方面的控制管理,有效提高工程的质量,同时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董钰国.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1):157-158.

[2]张超.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J].居舍,2019(3):173.

论文作者:俞佳1,史德丰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及安全管控措施论文_俞佳1,史德丰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