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前一步_均衡生产论文

危机前一步_均衡生产论文

比危机先行一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胜在险中求。没有危机就等于没有革命。完全杜绝危机是不可能的。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与危机拼速度,抢时间。比危机晚行一步,犹如泰山压顶方知奋臂,有百祸而无一福;比危机早行一步,犹如万箭射来张囊以收,有百福而无一害。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不容迟钝、不能停顿。当你齐步走的时候,必须随时准备向后转走,向左转走,向右转走……每套方案都得有。时不容人,不能等先“立定”了,待原地缓过神来,然后才转,那就晚啦!

譬如用人。减人容易引发问题,人浮于事又极为可怕。所以,早行一步的关键在于慎重增人。一般的规律,一个部门随着人员的增加,总效益在增大,但边际效益却在递减。这里也有均衡点。这种均衡,不仅是部门内部的均衡,而且也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均衡,“众螺母皆小,一螺钉独大”,也是一种失衡。当超过这个均衡点较多的时候,人事危机即已发生。

这种危机发生的原因,一是先发式,由于各部门都有自我扩张的倾向,因此存在着超越均衡点的内在张力,约束不力,就有可能走向臃肿;二是后发式,由于均衡点随着市场(内部市场或外部市场)变化而变迁,因此,当市场对人的依赖程度降低的时候,原来的均衡点即发生后移,就造成人员过剩。

为什么日本人、韩国人到了中国企业,第一件事就是减人?因为中国企业多数不能依据市场变化动态地、科学地增删机构或分流人员,往往要等到整个公司积重难返,统一做出“精兵简政”的强制性决策时,才会拿出手术刀。我们的手术刀,就是“两头切,中间活”:慎重增人,慎重减人,轮岗调剂。下一步,不妨探讨这一模式是否可行:依据目标对每个部门核定工资总额,总额既定,人员自便,高能激励,刚性约束。以此保持动态平衡。

又如价格比拼。牛奶属同质化产品,价格比拼生死攸关,先行一步的关键在于降低采购成本。我们销售额卖50亿元的时候,其中有很大部分是采购成本。要将价格多卖出一个百分点,都非常困难,因为此时人家是上帝;然而,要将采购成本再少付出一个百分点,却相对容易,因为此时我们是上帝。我们的供应环节,对应的正好是别人的销售环节。人家把最优秀的人员推到销售环节了,所以我们也要把最精明的人派到采购环节。现在跨国企业的集中采购已经发展为全球采购,值得我们学习。

再如市场定位。定位精准,百发百中,定位不准,漫天放炮。先行一步的关键在于市场细分。比如牛奶,各个市场的营销人员都要调查研究,确定在这一市场里,“砖”究竟是哪些人用的,“枕”究竟是哪些人用的,“袋”究竟是哪些人用的?科学评估,动态调拨。不管什么产品,只要没有回头客,统统枪毙。

拿破仑说:“一个司令官必须每日自问几回,‘如果敌军在我前方或左方右方突然出现,我该如何处置’?”一个管理者也必须每周自问几回:在我生产、供应、销售、信息、文化、品牌等领域潜伏着哪些危机,我该如何防患于未然?常言道:“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比危机先行一步,就能胜算在握,险中求胜。

标签:;  ;  

危机前一步_均衡生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