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敦煌市转渠口中学 736200
摘 要:阅读文章,首先要着眼于整体,立足于全局,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整体感知”以学生为主导,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理解的疑难问题作为教学重点,以达到开拓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在课程改革新形势下,作为语文教师应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探究,不断地改进自己的阅读教学方法,我认为应从重视通读、初步感知、把握整体深入研读、归纳抓眼、点晴感知这几方面来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整体感知 策略
整体感知是通过阅读整体把握课文,而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是一个对阅读材料的认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把阅读材料看做一个有机整体,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整体认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形成虽然粗浅但是完整的印象,并能提出疑问。然后引导学生深入研读,以初步感知为基础,把初步感知的信息具体化、明确化,把各要素深入探讨,最后归纳升华形成整体认识。我们由此培养学生的“自能读书”的能力,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一、整体感知的含义
整体感知就是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和思想,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对课文的内容、语言、结构、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疑问和看法。阅读是基础,而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阅读时“读者先用视觉感之文字、符号,然后通过分解、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对感知的材料进行加工。把经过理解、鉴别的内容归入或并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储存起来,根据需要随时提取并加以运用。”简言之,“整体感知”就是通过初步阅读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和面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就是“整体感知”的几个要点。
二、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的基本策略
第一,重视诵读,初步感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学生若在学习时与课文产生共鸣,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当前的语文教材选文多是文质兼美、富有时代气息的美文,内容更是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教师要使学生对教材产生兴趣、肯去钻研,就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整体感知便是架起老师、学生和教材的桥梁。而诵读(即为有声之读),它是感知教材内容的一种手段、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是读者与文本的情感“交融”。诵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直觉性,一般不需要理性思维做中介,就能敏锐地识别语言的内涵与情味、正误与优劣,就能清晰地看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解就化为自己的东西。”不仅如此,对于文章的精美语言,也只有通过反复的通读,才能真正感受其艺术魅力;对于各种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只有依靠抑扬顿挫、轻重疾徐的反复诵读,才能瓜熟蒂落、自然生成。因此,整体感知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必须把诵读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诵读的各种方式,在读中领悟语文学习的乐趣,还语文学习以真正魅力、还语文以本来面目。学生通过诵读先要对教材在感情上认可,才会积极思考,将所想所学的知识反馈给老师,再通过教师的细心指导,形成自己的知识,这一途径也可以看做是由“要我学”转到“我要学”的有效方法。
第二,把握整体,深入研读。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因此,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现状,语文教学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点应放在教会学生学与思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整体的把握,研读是一个关键阶段,是从感知到理解。从整体转入部分深入探究阶段,主要任务是将前一阶段感知的信息加以具体化和明确化。学生在老师的的引导、启发下,或集体讨论,通过对段、句、词的精读,掌握内容和中心。将整体认读“读”出来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加以解决。研读中,要突出重点、难点,让学生带着问题仔细研读。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三个环节:首先,课前要让学生有时间测览一遍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值得学习的内容;其次,上课时,教师多让学生发问,将学生的问题集中成本单元要重点解决的教学内容;最后,让学生通过互相探讨的方式得出答案。这三个环节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这比孤立地让学生跟着上课教师的教学思路上课所取得的学习效果更好。这样通过整体感知,局部阅读的目标才更明晰;有了深入地局部阅读的基础,整体感悟才更深刻、更完整。
第三,归纳抓眼,点睛感知。通过前两个阶段的阅读分析,了解了“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那么在这一阶段,要引导学生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归纳抓眼、点晴感知,对文章做出整体性判断。抓眼就是从文本的文眼入手,引导学生从一点突破,不枝不蔓,持一点而握全局。所以抓文眼就是抓点,目的是以点带面。要抓文眼,需“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把自己安置在“情动而辞发”的“点”上,引导学生顺着文路揣摩、循着笔意思索。
第四,归纳整理,概括提炼。阅读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和理解,最初自然是零散的、缺乏条理的,所以,阅读过程中必须要有归纳整理概括提炼。只有把最初分散的理解作适当地归纳提炼和正确的概括,才能达到对作品内容、作者意图和文章表现形式有个较完整、全面的理解,实现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论文作者:樊国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归纳论文; 是一个论文; 内容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8月总第27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