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发展也十分迅速。建筑行业包含建筑设计、施工、装修、项目管理等综合专业。在中国,建筑行业是非常关键的产业,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也非常多,而那些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建筑人员,他们绝大多数是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学习教育,在从业初期也没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自我保护的安全能力不高,而且建筑用工单位对他们没有很强烈的保护意识,产业的安全制度也不够完善,自我保护的安全举措也没有非常的到位,在日常生活中使得建筑过程中频繁发生安全问题,不但会给建筑人员造成了生命安全和经济上的财产损失,同样也妨碍了近代建筑产业的进步。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建筑质量监督;工程质量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建设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施工事故频频发生,其原因多为工程质量问题、倒塌等因素所造成。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筑企业若想得到长期发展,则需要加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且需要提升其安全部门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进而避免各类施工事故发生后影响施工的质量与施工建设的进度,对现代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及其良好社会形象的塑造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将基于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1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①做好施工安全监管有利于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在建项目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因而,建筑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人员要不断强化安全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同时,还要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建立健全安全施工管理体系。②做好施工安全监管有利于建筑项目的顺利实施。施工现场安全隐患较多,一旦疏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就可能酿成无法挽救的灾难。这不仅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同时也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因而,通过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以确保建设项目在规定的周期内完工,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另外,施工安全监管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施工增加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现场安全风险较大,影响施工安全的因素较多,一些突发事件无法进行预测。只有加强现场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及时补救,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数量,降低企业相应的赔偿,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在建筑质量安全中,建筑质量的安全管理是直接的执行者,对原本的综合质量和管理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但在住房建设的实际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中,有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建筑施工的企业经常会录取一些与本企业有一定关系的人员来管理工作,而这些人员没有学习过有关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在实际管理中难免存在违规或漏洞,导致工作中存在隐患。此外,建筑工人的技术水平也有所不同。如果施工质量管理不善,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施工人员可能会在施工质量上出现一些问题。
2.2施工安全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由于受到经费与技术装备等方面的限制,目前的施工安全监管工作还主要凭借着监管人员眼睛看、耳朵听的传统方法进行工作。这一问题不仅使安全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水平得不到提升,同时也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一些监理人员过于重视建筑项目的进度与质量管理,进而忽略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的分析
3.1建筑施工安全
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发生众多的人身事故,而且发生的原因也五花八门,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①因为建设过程的安全监管和安全教育不充分所造成了安全事故;②因为操作人员和机器两者的没有准确的匹配。所以,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也就是的事故产生的根本性原因。按照项目统计说明,因为员工操作过程中的危险行为所造成的危险事故大约是所有安全事故的7%。员工操作过程中造成的危险方式大体可以区分为:有自我意识的危险方式和无自我意识的危险方式,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大部分的危险方式都可以分为违规行为和违章行为。因此,从根本上提升安全监管和普及安全教育才是防止危险发生的根本办法。因为现代科技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我国经济水平的落后,在机器、施工环境不能极大改善的状况下,努力控制建设人员的危险行为就发展成为当今降低危险事故的首要办法,主要包含:a.我们要不断提升安全生产过程里的监管力度。b.我们还需要提升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只有做到提升施工人员防范事故的能力,提升施工人员对安全危害的认知,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知识和项目操作能力,才可以有效的预防安全事故,最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一个完美合格的建设项目,是严格按照规定、实施先进的建设技术的结果。其中,科学质量、有效的规避风险是建筑施工管理的关键构成成分。所以,严格控制建设过程的安全、有效的规避建筑风险是完成优质项目的重中之重。
3.2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监督管理运行机制
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监督与管理部门而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运行机制。一方面,要对监督机构的执法工作进行准确的定位,并且确定不同单位的性质以及相应的行政部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进行有效的执法工作,并且要加快监督机构性质的转变,进而提升执法工作的合理性、合法性。另一方面,要防止多部门集中执法问题的发生。加强监督机构的垂直管理,进而排除其他方面的行政干扰。这一做法可以使监督管理工作更具规范性、标准性,同时也有助于建筑法律、法规的应用。此外,监督与管理部门要不断完善检测手段与检测方法,提升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权威性与全面性。
3.3建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落实施工安全管理条例
健全的建筑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能够发挥一定的监督与约束价值,作为一种行为向导,对现代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安全管理效果的增强等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制度管理的重要价值,基于建筑施工的实际环境进行管理,认真制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为现代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制度建立期间,需要将“权责分明”的管理理念融入其中,每一位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均需要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结合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加以管理,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重视程度。在规范性的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下,更好的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一旦发生各类不良问题,则可以及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严格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避免技能水平较差且缺乏安全意识的人员参与到施工建设活动中。通过质量管理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均能够严格执行各项制度,真正达到预期管理目标,最大限度降低各类不良问题发生率。
结语
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是社会和公民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重中之重,各个部门、各个建筑行业的员工都必须采取非常重视的态度来对待,不仅仅是项目部门、监管部门需要采取重视,项目建设单位和我们其它有关的监督部门都必须提高认识、警钟长鸣。
参考文献
[1]陈开发.对工程建筑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思考[J].江西建材,2017(08):282+289.
[2]高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2):66~67.
论文作者:张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建筑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人员论文; 危险论文; 发生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