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研究的传播学视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播学论文,视野论文,电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电影研究的传播学进路
在传播学理论中,广义的媒介是指一切能使双方发生关系或联系的人或事物;狭义的媒介专指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是指以图文声像等符号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信息的物质实体,它是连接传输与接受双方的中介物,包括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广播媒介、影视媒介和网络媒介,如传统的书籍、报刊、广播、电影,以及现代的电视、网络等。所以,媒介主要指向的是信息传播的物理形态。“媒体”相同于“媒介组织”概念,是指依托书籍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介,把图文声像的信息进行有效组合、传播和营运,并对其拥有完整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机构,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影厂、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等。媒体主要指向的是信息传播的单位组织,指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机构。而“传媒”具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名词意义的“传媒”,它等同于“媒介”,即传播媒介,特指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工具;二是作为动词意义的“传媒”,它重点是指对媒体信息的传播。
电影既是艺术也是商品,更不容置疑的是,电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影响巨大的大众传播媒介。从法国的卢米埃尔两兄弟发明电影起,电影先后经历了从无声片到有声片,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普通单声道、模拟立体声,进而到数字立体声三个重要历程。现在,数字技术已经全面融入电影的制作、传输、放映等各个环节,正从模拟技术全面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电影作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一直致力于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中丰富的影像、色彩和声音,再现艺术家们丰富的艺术创作和想象,构筑人类的精神家园。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对其研究势必要和传播学紧密联系起来。这一点,在电影学领域,已有学人给予关注和阐述。但是这方面的中文研究文献极少,而且主要涉及的是电影作为传播媒介的微观研究。比如,研究电影编码、电影符号、电影信息损耗、电影的单向传导特征等等方面的内容。国内对于电影传播相近的研究有以下情况:
第一种是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电影媒介,如周涌《作为信息传播过程的电影》、邓烨《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闵杰《电影在中国的传播》、李岚《影视受众接受心理比较论》。这些文献主要论及电影媒介的某一个主要方面。
第二种是从电影产业的角度谈电影的发行和放映、市场定位。这方面散论很多,专论也不少,主要是一些史料研究和经验谈,也有一些同国外的比较研究,如陆弘石主编的《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部分章节、李道新的《中国早期电影史:类型研究的引入与垦拓》、陈山的《红色的果实:十七年电影中的类型化倾向》、孟方和陈墨的《观众爱看什么样的影片:重读中国电影史中的热门影片》,还有一篇硕士论文《战前中国电影企业概况与经营模式》。
第三种是关于文化传播尤其是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如尹鸿的《国际化语境中的当前中国电影》、游建西的《近代中国电影文化传播诹议》、戴元光和邱宝林的《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策略检讨》、饶曙光的《社会/文化转型与中国电影产业对策:90年代中国电影论纲》等。
第四种是电影营销研究,比较有名的是文硕的《建立电影的整合营销传播体系》一文,还有贾虹琳主编的《电影营销》、张维著《电影价值和营销哲学》。这些研究试图建立艺术价值的评估体系,但理论性不够强。这方面研究有些论文值得关注,如陈清伟的《香港电影的院线制》,刘浩东的《明星制与电影产业》、《电影营销问题刍议》,等等。目前电影营销在国内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究其原因是懂电影的不懂市场,懂市场的不懂电影。
国外学者关于电影传播的研究也不是很多,由于资料的限制,能见到的主要有[美]坎尔·李伯曼的《娱乐营销革命》,该书是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谈娱乐产业,其中有一章专门涉及电影的传播营销;考林霍斯金斯等人所著《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是从传媒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电视和电影的。
二、电影传播的整体模式
所谓电影传播,“是指以电影为媒介传递、输送社会文化娱乐信息的社会活动,是沟通电影生产与消费,实现电影社会机制运行的中间环节;它既表现为以电影为联结的编导与观众之间的信息互动关系,又表现为以社会为本体的银幕与生活间的相互投射”。①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电影,就是要将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效果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大众传播过程。将电影放在一个宏观的背景下去研究,而不是研究被单独看待的、某一局部的环节。
涉及到电影传播模式与传播过程的问题,也许必须回到传播学史上一个重要人物那里去获得启示,这就是拉斯韦尔。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对传播学的许多基本问题进行过研究。他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测、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考察了传播的基本过程,将其解析为五个主要环节,即著名的“5W”传播模式(如图1):
图1 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
在拉斯韦尔那里,任何一个传播过程都由五个部分组成:传播主体(传播者)、传播内容(讯息)、传播媒介(媒介)、传播对象(受传者)和传播效果(效果)。在分析了传播的五个要素之后,拉斯韦尔又提出了五种与之对应的传播研究领域:对传播主体的研究称为“控制分析”,对传播内容的研究称为“内容分析”,对传播媒介的研究称为“媒介分析”,对传播对象的研究称为“受众分析”、对传播效果的研究称为“效果分析”。这五种分析涵盖了传播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事实上,传播学的发展历史也表明,一切致力于传播及其规律的科学探讨都离不开这五种分析,都直接或间接地围绕这五种分析做文章。
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在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表述为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当然,作为早期的传播过程模式,拉斯韦尔模式并不完善,属于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对它的批评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其一,这个模式将传播视作劝服性过程,认为传播是传播者打算影响接受者,并且总能取得一定效果——对此人们表示理解,因为拉斯韦尔是从研究政治传播和宣传的角度进入传播学的;其二,这个模式忽略了反馈(图2);其三,将传播划分为五个部分,忽略了传播行为的复杂性,同时将研究领域划分为五个部分,忽略了相互之间的关联。事实上,传播在不断进行,很难独立出一个具体和单一的传播行为。
图2 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加上“反馈”环节示意
国内有学者运用传播学的若干理论对电影进行了考察,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建构了一个“电影传播的模式”。这个模式严格按照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解释了电影生产的直线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图3)②:
图3 一种电影传播模式
但是,这个模式尚没有揭示出电影的社会、经济语境中的实际状况。电影远不是一个纯粹的加工过程,在宏大的社会的经济的叙事背景中,电影的传播是复杂多义的。应当注意到,电影传播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它的两大背景,一个是国内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另一个是伴随经济全球化而带来的域外电影的冲击及其日渐强劲的影响。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的典型特征表现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更多关注经济的增长,经济发展带有霸权性的话语和控制力量;全球化的传播环境又要求中国电影增强影响力,以保证其生存和海外的开疆拓土。
凡与媒介相关的研究都可统称为媒介分析。媒介分析也有微观与宏观之别。微观的媒介分析主要专注于各种媒介的传播特性,通过比较发现它们各自的优势所在,从而为提高传播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和开辟道路。媒介的宏观研究是“从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上考察媒介的社会作用,揭示媒介给人类的生活、发展以及生存环境所产生的或显著或微妙的影响。”③
为此,本文提出电影传播的整体模式(图4),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这个模式并不期望成为可以包罗一切过程的最终的或权威的模式,而是想要强调模式建立的效用,即把电影传播看作为一种持续不断的活动,揭示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同时有助于电影传播研究适应传播现实的变化。
图4 电影传播的整体模式④
电影传播的整体模式,具体来讲,包括了构成电影传播活动的三大圈层因素,即核心要素、次级要素和边际因素。
第一,核心要素。这是电影传播整体模式中最基本的要素。由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可引申出电影传播研究的五项内容,即电影传播者控制分析、电影传播内容分析、电影传播渠道分析、电影受众分析、电影传播效果分析。
第二,次级要素。按照传播学的有关理论,传播过程中包括一系列的次级要素,包括传播或反馈的信息从哪里来(现实或事件)、以什么形式传播(编码或符号)、怎样传播(谋略与技巧)、谁参与了信息互动(参与者、决策者、咨询者、守门人、中介者等)、受者接受讯息(译码或读解)、谁回话(反馈)。据此引出的穿插在五项内容之间的来源分析、符号分析、谋略分析、技巧分析、参与分析、接受分析、反馈分析等等。
第三,边际因素。它包括电影传播活动的参加者所追求的各是什么(价值)、传播活动在哪儿完成(环境)、有没有一系列传播和接受的规则(规范)、传受两者之间有没有大体相同的经验(经验指符号编译、思想意识、经验体察等)。这四种因素作为电影发展的语境,理应做相应的研究。
电影整体模式要求自觉地和正确地将整体与局部、要素与因子、内在结构与外在关系等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忽视问题的任何一个方面。电影整体模式的特点是强调电影传播过程和传播研究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强辩证性和互动性、动态性和发展性、多向性和复杂性。
三、将传播学导入电影研究的意义
将传播学和电影学结合起来,在两个学科的交集中多维度扫描和理解电影媒介,这个研究进路的裨益显而易见:
第一,有助于中国电影市场理论的建设。有学者在梳理中国电影理论的构架时,曾就“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电影)市场理论”方面提出:研究市场理论的前提是在把持艺术审美标尺的同时,引入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研究理论,充实丰富电影理论。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从量化指标探讨观众审美层次、年龄、接受习惯等对创作接受的影响,从宣传发行体制、成本核算、集约化经营等角度研究电影艺术理论的适应性,从票房、环境、档期、票价,以及媒体冲击等几个方面研究市场构成的要素等等⑤。传播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在构建电影市场理论时,不仅和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有着同等的优势和条件,而且传播学在电影实证研究、市场调查、电影观众行为与心理、营销效果等方面,还有着独特的研究旨趣。
第二,有利于建立审视中国电影的一个“圈外”视角。恩格斯说:“每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⑥多维性的思维是一种综合型、开放型思维方式,就电影学而言,不应囿于本学科的特质和视野,而应当建立科学的态度与开放的思维。建立电影的传播学视角,有利于重新认识和定位一些困扰中国电影的重要问题。比如,从艺术的角度看中国电影,确实面临困境,这固然原因很多,但从电影媒介的角度看,电影自身信息渠道不畅通、传播媒介不健全,也是重要原因。再比如,传播学的研究证明,媒介的叠加能产生出聚合优势。换言之,电影学如能深入研究电影和“兄弟”媒介(尤其是电视和因特网,而有一种声音将两者视为电影的大敌)的聚合,是能够为电影的自身发展壮大开辟高效的传播渠道的。
第三,重要的是要建立电影传播的新理念。“双向、互动、共享”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普遍常识,同时也是现代传播执著追求的新理念。詹·莫纳柯曾说:“严格地说,电影不是互通信息的媒介。人们很少和电影对话……电影,和一般非再现性艺术(以及用作艺术手段的语言)一样,是单向传导。”⑦单就一次观看电影的过程来说,观众是无法在现场和“电影”(这个时候,“电影”就是特定的厅堂场所、银幕、影像设备和活动影像的组合)交互和对话的,但观众能通过情绪(喜、怒、哀、乐)和态度(欢迎与否)在现场做反应;离开现场,观众还能依据自身感受撰写评论(发表在纸介质或者因特网上);观众还可以延迟做出持续的反映,比如,决定“不再看某导演拍的任何电影”,甚至通过人际传播鼓动周围的人同样不去看某导演的电影,等等。电影的所谓“单向传导”观念,不利于电影的健康发展,而应代之以“双向、互动、共享”的现代电影传播观念。
注释:
①汪天云等:《电影社会学研究》,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3年版,第115页。
②李立:《当电影遇上传播——电影传播的状态分析》,重庆工学院学报,第19卷19期。
③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页。
④本图中的“观影界面”一词,不光指物理的电影院,还包括影碟、移动播放设备中的人/机阅读环境(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同样,本图中使用了“电影影响”来界定电影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
⑤周星:《关于中国电影理论构架的梳理》,《当代电影》,2004年第6期。
⑥恩格斯著:《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82页。
⑦詹·莫纳柯著:《怎样读解一部电影》(四),《电影世界》,198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