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高新第七小学 719000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在尝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涵义
1.自主学习: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学习,是具有自我制订学习计划、自我确定学习目标、自我设计学习过程、自我解决问题以及自我评价等特征的学习。
2.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学习的团队、明确的分工、复杂的任务等因素。
3.探究学习: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基本的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质疑、讨论的机会,让学生尝试通过个人、小组、集体展开各种解疑问难活动。
4.自主性学习:是指课前学生自己熟悉教材,借助工具书、实验仪器,查找相关的资料,并能简要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课中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学习了什么、还想学习什么,对老师或同学提出的一般性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后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有选择地完成作业,到社会活动中发现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验证知识能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自己独立思考为主,充分实现个体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价值。自主性学习多用来解决一般性的问题。一般性的问题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学习最基础的环节,如语文的识字、写字,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理解词语及句子,初步读懂某段内容,用唱歌、表演等形式展现课文情景等。二是指难度较小的问题。在单位时间内,个体获取的信息量多,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设计的各个环节,都应把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放在首位。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施策略
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落实探究式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探究学习的时间、空间,并采用新的灵活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地探究知识。教育领域有一个很有名的“三主”论,即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但在教学中,常常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真正的落实,教师成了课堂的主宰者,学生被动听课,不会思考。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一个人一旦失去了探索冲动的年龄后,这个人一生的发展就很有限了。
由此可见,还给学生主体学习的地位已是必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动探究式学习的着眼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学会必要的探究方法,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良好习惯。探究不是追求某种达成度,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养成观念,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要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体验,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作出的回答,无论对与错,教师都应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表扬他们勤于思考的可贵精神,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真正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反思
现代教育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学校、教师及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准则,关注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立足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对教育和教学作经常性的反思,才能创造出适应学生的教育、适应学生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而探究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能发挥其能动性和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问、创设情境,并且鼓励学生提问,积极营造主动探究学习的氛围。
1.教师走进新课程,如何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和教学。
2.怎样“把人当成人来培养”“把人当成人来教育”,注重人的潜能开发。
3.如何科学操作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学生好学、喜学、乐学、会学,教师爱教、乐教、会教的良好氛围,师生得以共同发展。
4.教师何以变经验型为科研型,靠教育科研提高教学质量;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教育事业,撒在学生心田;变重“知”轻“能”为“知”“能”并重,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美好生活”。
5.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教育应是“大语文”、生活化,教师怎样创建现代性的语文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主体,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大语文”教育,将语文学习生活化,在生活语文化,研透《标准》,理论联系实际,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需要深思的重要问题。
论文作者:拓振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自主论文; 主体论文; 教学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