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渐进性的几点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政治体制改革论文,我国论文,渐进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4;B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0)04-0077-02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采取了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的改革方式,由点到面、由下而上、由内而外、由双轨到并轨,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取得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很大成功,这是举世公认的。但对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却有不同的看法。有一种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我国的政治体制并未真正改革,也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或者认为中国的改革是先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而后才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即所谓“先后论”。我认为,之所以存在这些看法,关键在于没有认识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同样具有渐进性这一特点。
一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虽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因此,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的关系就决定了经济体制改革必然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而独立进行。
关于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的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过明确论述。他在1980年8月1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弊端,如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职务终身制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这些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1986年,他又尖锐地指出:“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于贯彻”;“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邓小平文选》,2版,第3卷,177、17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这也就是说,在我国改革的指导思想中,政治体制改革从来都是与经济体制改革并列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的。
从我国改革的实践进程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这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并行状态。在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党都不失时机地提出了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与目标。如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同时,相应地建议修改宪法,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载入国家的根本法,从而使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得到了法律上的确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其法治经济的特征初现,因而党的十五大又作出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定,为市场经济走向成熟和完善奠定了法治基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确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改革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相应地就表现为改革“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基层政权和改革政府管理体制、社会保障机制等内容;而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攻关能否成功的关键也在于政府职能能否彻底转变,企业能否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因此,二十多年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我国的经济改革从没有离开过政治体制的改革而单独推进,而且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特点相适应,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明显地表现出渐进性特征。从成果上看,党政分开、政企分开、行政分权、机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等,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体现。所以,不能说我国先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而后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更不能说我国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
政治体制改革采取渐进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抉择。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地大、人多、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人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传统思想的影响和小生产者的习惯势力在相当一部分人头脑里根深蒂固,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思想普遍存在,大多数人习惯于传统的、既定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首要的任务是保障社会稳定、政治安定。
邓小平多次强调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摆脱落后状态,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建设。”(同上书,第284、208页。)苏联改革失败的教训之一就是企图用剧烈变革政治体制的方式达到改革的目标,结果使社会矛盾呈“核裂变”式突然爆发,并一步步推动了改革方向的变异,不但使原有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落空,且使政治体制的功能失调、瘫痪,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分离断裂,终致改革失败、国家分裂。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决不能照搬西方那一套,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国家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所以,我国改革开放的设计者和指导者邓小平从改革始初就高度重视改革的程序和步骤的安排。如伴随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的进程,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大体是先对农村生产队为基础、人民公社为基层政权组织进行改革,然后再进行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
实践证明,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由于经济和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加剧,不稳定的因素日益增多,政治上的相对稳定和集中可以减少改革中磨擦和冲突引起的损耗,有利于党和政府从全局的利益出发推进改革。同时,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质,又要求保持一个强有力的有权威的政治结构,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保证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综观二十多年改革历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采取渐进方式,是利国利民的惟一选择,它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同时,也使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三
历史上的大部分政治变革都经历了刀枪剑影、血雨腥风的洗礼,改天换地的社会变迁。因此,人们习惯于政治变革的翻天覆地式的思维定势,不大容易认同和感知渐进式的政治改革。其实,政治体制改革不同于社会制度的变迁,一般不需要急风暴雨式的巨大社会变革。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改变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衡量政治体制改革的成败、得失、利弊,有一个客观而决不可忽视的标准,即必须利党利国利民。具体说就是: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所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正是合乎上述要求的。中国的渐进式政治体制改革不同于苏联和东欧的政治改革,它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它的目标不是实行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了共产党的领导,保持了政治秩序的相对稳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改革政治体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总之,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显著的渐进性特征,不但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性需要,而且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保障了改革所取得的成果。
[收稿日期]2000-01-20